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为西部大开发擘画新蓝图,将西部陆海新通道比作“实体经济的筋络”。今年5月18日,一列满载“重庆造”的陆海新通道班列从江津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呼啸而出,首次实现重庆陆路启运港退税突破——重庆润通科技通过电子口岸在班列发出后立刻获取退税资格。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西部开放规则革新,将推动“陆海联动、双向互济”的重庆内陆开放能级跃升,正是总书记部署的生动实践。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制度创新:破解"身份困境"
过去,内陆企业出口退税需待货物实际离境方能启动,资金占压成为“不能言说的痛”。而今重庆的突破性在于:海关转关放行即触发退税机制,让重庆企业提前20天锁定现金流。这种将海港特权向内陆腹地平移的制度创新,实质是打破地理桎梏,赋予内陆与沿海同等的国际贸易"身份认证"。位于江津双福工业园的润通科技首单业务中,从货物启运到退税申报的"零时差"衔接,标志着重庆正式加入全球贸易便利化的"VIP通道"。
▲全市五大区域性重点港口之一的珞璜港
枢纽穿透:折叠时空阻碍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四向穿透力”构建战略纵深:东联长江水道至上海、舟山,北接“渝满俄”班列通达俄罗斯,南抵东盟枢纽,西融中欧班列,其十大通道覆盖127国家560个港口。此次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江津发往柬埔寨的班列经钦州港出境,恰是南向通道与陆港退税政策的黄金组合。当重庆通机装备在启运瞬间即享受沿海口岸待遇,实质是将2000公里外的出海口“折叠”进了内陆腹地。这种空间压缩术,正推动重庆从“内陆物流节点”向“亚欧贸易服务器”转变。
▲重庆首例!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启运港退税落地小南垭。图为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海关查验货物信息
优势叠加:联动产业发展
重庆是全国首个拥有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在前期水路启运港退税基础上,陆路退税政策的突破,蕴含更深层的改革逻辑:将政策试验田与产业生态圈深度耦合。今年4月,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如中冶赛迪的机电冶金装备未来可借中欧班列享受“退税+保税”政策接力,瑞标科技的新能源汽车部件可通过南向通道实现“一次申报、多国通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正在重庆的实践中具象化。当钢铁驼队载着“启运即退税”的重庆方案驶向RCEP国家,西部开放已步入以规则变革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重庆将进一步打通政策堵点,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物理联通迈向“规则对接”,全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记者:黄昌怀 侯 璨 赖 宁
主持人:周浩然
视频编辑:田思进
编辑:傅婧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贺宝胜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