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于2025年创新峰会召开之际,同步举办“产教融合创新论坛”。以“融合·创新·绿色”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产业界的各领域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新质时代产教融合新方向。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夏学英分享了施耐德电气赋能青年人才发展、助力产业新质转型的前瞻观点和实践成果。
![]()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夏学英
当前,数字技术正快速迭代,全球产业格局深度重塑。同时,新质生产力正以创新推动中国产业加速构建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夏学英指出:“除了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质人才’,这对于教育机构和企业来说都是新的挑战。”
![]()
面对挑战,如何形成相应的培养机制?夏学英认为,“培养‘新质人才’,企业是重要一环。以施耐德电气为例,我们将创新和可持续的理念,与数字化和绿色技术深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业界最前沿的理念和技术、以及实践平台和实操经验,全面加速成长。”基于长期校企合作的深厚经验,施耐德电气今年成立了教育合作中心,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参与伙伴等全方位升级,着力培养更具跨学科创新思维和能力、更好掌握数字化技能、更拥抱可持续理念、更具国际化视野的“新质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秀的人力储备。
![]()
同时,培养“新质人才”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协同、价值共创。夏学英表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施耐德电气与各界伙伴紧密携手,我们共同搭建了从少年可持续理念启蒙、青年职业培训到高校创新实践的校企合作体系,发起了世界级和国家级青年绿色创新大赛,并赋能员工和生态圈伙伴提升专业技能,向下一代传递知识与经验,形成了覆盖全价值链的新质教育服务。”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已与100多所中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育人,获益学生超过10万人;与30多所高校及职校共建创新实验室,支持师生针对产业真实挑战开展科研,提升创新能力,并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本次论坛共迎来超过三十家机构、学校、企业等生态伙伴参与。各方代表表示,通过此次论坛的深入讨论,各方将着力推动形成更强大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夏学英呼吁:“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新质时代,这一需求更为强烈。作为全球产业技术领导者,施耐德电气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全面赋能于人,共创高效与可持续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