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一季度,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运行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 73.42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40.0%,增速远超同期深圳市平均水平。
这一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强势驱动,其增加值达 59.33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54.3%,其中以比亚迪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同比激增 110.6%,较深圳全市平均增速高出 54.3 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比亚迪已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 315 亿元,其汽车工业园一、二、三期项目已全面投产,四期项目近期完成厂房交付,满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 2200 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核心引擎。
此外,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 39.5% 和 3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1%,反映出区域发展的强劲后劲。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速构建 “轨道上的大湾区” 核心节点,未来将通过多条高铁线路实现与深圳的深度融合。
首先,广汕高铁将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正式通车,这条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高铁线路途经广州、惠州至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深汕站与深汕高铁交汇。
通车后,广州至深汕合作区的通勤时间将压缩至 1 小时以内,而深圳市民可通过广汕高铁在 1.5 小时内直达粤东地区。
深汕站作为核心枢纽,总规模达 5 台 13 线,集成广汕场与深汕场,可同时满足日均数万人次的客流需求。
其次,深汕高铁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 “五铁五高” 外联交通的关键工程,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线路全长 125.5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起自深圳西丽站,经罗湖、坪山、惠州惠阳等地,终至深汕站,全线桥隧比高达 92.6%。
截至 2025 年 4 月,深汕站已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箱梁架设工程预计 2026 年 7 月完成,项目计划 2027 年建成通车。通车后,深汕特别合作区至深圳南山区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 30 分钟以内,到坪山仅需 10 多分钟,真正实现 “半小时生活圈”。
该线路还将与广汕高铁、厦深铁路等形成网络,强化大湾区与海西、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预计可使深汕合作区承接深圳外溢产业的效率提升 40% 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深汕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 “站城一体化” 发展的典范。其总建筑面积达 35.6 万平方米,集成高铁、城际、公交、商业等多种功能,屋顶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商圈,预计可带动周边土地增值 20%-30%,吸引超 10 万人口集聚。
此外,规划中的广深第二高铁也在加速推进前期工作,虽然目前未明确线路走向,但作为大湾区东西向骨干通道,未来有望与深汕高铁在深汕站实现接驳,进一步强化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大湾区东部门户的战略地位。
总体而言,2025 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与高铁建设进展,标志着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从 “深圳飞地” 向 “湾区新城” 加速蜕变。
随着广汕高铁与深汕高铁的陆续通车,区域经济将进入 “高铁驱动” 的新阶段,预计到 2027 年,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 GDP 突破 500 亿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翼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