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好数学,就是刻意练习、科学重复!别怪孩子“不开窍”

0
分享至

文|凝妈悟语

陪孩子学习近一年,发现孩子很少一学就会,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拆解,然后做同类题重复练习多次才掌握。

像5以内的加减法,看上去是一学就会,没有耗费很多时间,只是学习轻松的假象,因为在幼儿园提前学了而已。想当初,学习这个加减法,也是想了很多方法,蹉跎了几个月。摆实物、看动画、做练习,过程也异常艰难。

上小学后,遇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像看图列算式、排队读书之间推迟等问题、带括号的加减法等等,学习困难重重。没办法,想了很多应对策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帮助他理解,结合学校的学习进度不断练习,终于在学期结束时彻底搞懂,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应用起来游刃有余。



曾经不太理解,孩子为什么总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总要比别人花的时间要多才能学会?

后来看了一些观点,发现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学好数学,就是不断刻意重复练习

重复练习是孩子的智力体操

蒙台梭利观察发现,孩子要专注地重复42次练习才能掌握一个技能。孩子认识世界从感觉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归纳,才能产生概念,继而内化成经验。

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刻意练习。不管是乒乓球、足球、篮球这类运动,还是语文、数学、科学这些学科,都离不开重复练习。孙颖莎夺得世界冠军,她是队里训练最多的一员,哪怕刚结束比赛,她已经又开始新的训练。

在数学上,重复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和复刻神经元。最初可能是磕磕绊绊地读题目、找关键信息、想解决方案,到最后就能练成一眼看出关键信息直接解题的能力。



重复练习是长久记忆的法宝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可能立即形成长久记忆,有一个遗忘的过程,需要趁热打铁、不断间隔重复,在即将忘记的时候重拾记忆,知识才可能在大脑中长久留存。

孩子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觉得什么凑十法、破十法等各种方法很难,但是每天练习、重复使用,半年后早已形成条件反射,练成肌肉记忆,拿来就用,无需思考。这些看得见的进步,就是无可辩驳的效果。



重复练习才会熟能生巧

卖油翁能精准地将油倒入壶中,是经过大量练习,将倒油的技巧和感觉等信息存入长期记忆,在使用时可以迅速提取。

做数学题做多了,遇到不同的场景会随机调用,不至于卡壳。

比如,竖式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数,掌握了这类题型,在解决不同形式的填空题、选择题时就可以作为工具灵活使用,理顺解题思路,简化解题步骤,得到正确答案,提高得分几率。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需要重复练习而担忧,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当我们耐心陪孩子走过这段难熬的时光,未来就是坦途一条。



学好数学,是多方面的科学重复

刚写过一篇文章《学好数学的关键措施,错题复盘,早养习惯早拔尖》,这篇文章只谈谈其它方面。

知识点要重复

每个新知识点都需要一定量的重复才能掌握,只是重复的次数或多或少。

一年级下学期学习补砖问题时,总是搞不清楚砖缝怎么对齐,会计算砖数,但是不会画一画补砖。每日画一画砖,刻意练习一周,有些开窍,又过了一周,才感觉灵光一闪,忽然懂了。外出时,看到墙体,还会惊呼:看,那就是补砖,砖缝是错开的。

笔算加减法又是新挑战,练习两周后,一张试卷还会出现近20个错误,在第三周的强化后,出错率降低到10个左右,进步的希望已经显现出来。

知识点难度再大,孩子最后也都能学会,只是练习多少和时间问题。



做题方法要重复

成功做对一道题目,都有对应的巧妙方法,要不断重复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刚学习解决问题的题目,孩子很茫然,或丢三落四、或抓耳挠腮迟迟不下笔。帮孩子总结了四步做题法:读题、找关键信息、整合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要求孩子每次做题时都按这个步骤来,孩子老老实实地去实践,果真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这学期再做题,列算式行云流水,直接难不住。

孩子都能学会解决难题,只需要重复使用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做题习惯要重复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做题的习惯当然也是如此,养成一个好习惯,效率和准确率都会显著提高。

比如做题时定闹钟,孩子开始不习惯,做题时总是贪玩不专心。

我们每次都和孩子约定时间,定好闹钟,孩子就感觉有了自主权。同时,为了能提前完成收获成就感,也会更专注、快速完成。

不断给予表扬,孩子尝到了甜头,每次做题都会定闹钟。时间一长,孩子就有了固定的秩序,不定闹钟就感觉做题不自在。

比如列竖式计算,孩子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对,结果错误连连。

给孩子准备一个草稿本,每次做题前都拿出来,建立做题仪式感。开始时是强制列竖式,孩子会偷懒马虎。但是最后让孩子看到准确率的变化,感受到草稿本的好处,以后就会坚持用下来。

孩子都会养成好习惯,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督促。



当发现孩子需要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个知识点时,会感觉沮丧,怎么这么“不开窍”?

其实,重复练习是正常现象,是大脑发展的本能需要。保持耐心,陪孩子做到极致重复,总会有果实累累的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14:36:44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我爱英超
2025-11-02 04:42:24
郑丽文就职,马英九落泪,国民党前民代赞:振奋人心

郑丽文就职,马英九落泪,国民党前民代赞:振奋人心

林子说事
2025-11-02 15:15:32
中央公布重要文件,2026年养老金有望调整,如何调整哪些人能多涨

中央公布重要文件,2026年养老金有望调整,如何调整哪些人能多涨

云鹏叙事
2025-11-01 10:17:39
不是胰脏癌!坣娜真正死因曝光..老公心碎发声:在床边抱着她离世

不是胰脏癌!坣娜真正死因曝光..老公心碎发声:在床边抱着她离世

ETtoday星光云
2025-10-31 11:22:10
中部第一城,想进AI城市第一梯队

中部第一城,想进AI城市第一梯队

时代周报
2025-10-31 20:55:16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顾史
2025-06-23 21:36:45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21:55:51
最新报告发布!我国稳居世界第一

最新报告发布!我国稳居世界第一

陆弃
2025-11-01 08:46:33
演都不演了!徐帆回应离婚传闻才4个月,冯小刚"小心思"藏不住了

演都不演了!徐帆回应离婚传闻才4个月,冯小刚"小心思"藏不住了

易昂杨
2025-10-29 20:01:07
42岁朱亚文在南京旅游被偶遇,他打扮潮流,戴着眼镜好洋气 好帅气

42岁朱亚文在南京旅游被偶遇,他打扮潮流,戴着眼镜好洋气 好帅气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09:55:37
最新发布!广东有4波冷空气!化州一夜入冬→

最新发布!广东有4波冷空气!化州一夜入冬→

化州社区
2025-11-02 15:35:58
胖东来“后遗症”现象:第1批从胖东来离职的员工,已无法上班了

胖东来“后遗症”现象:第1批从胖东来离职的员工,已无法上班了

阿柒的讯
2025-10-31 17:41:38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01 18:55:03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天津这8个片区拆迁征收公示!看看有你家吗?

天津这8个片区拆迁征收公示!看看有你家吗?

全接触狐狐
2025-11-02 09:50:18
数百万国人去越南打工,为啥不愿回国?越南待遇难道比中国更好

数百万国人去越南打工,为啥不愿回国?越南待遇难道比中国更好

南权先生
2025-10-24 13:05:38
随着朝鲜5-1日本 女足世界杯4强定2席 亚洲剩独苗 中国队淘汰不冤

随着朝鲜5-1日本 女足世界杯4强定2席 亚洲剩独苗 中国队淘汰不冤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02:51
皇马4-0造惨案!各项6连胜+7分领跑西甲 姆巴佩双响 维尼修斯失点

皇马4-0造惨案!各项6连胜+7分领跑西甲 姆巴佩双响 维尼修斯失点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37:36
詹姆斯被湖人打包甩卖!维金斯+希罗要联手东契奇冲冠?

詹姆斯被湖人打包甩卖!维金斯+希罗要联手东契奇冲冠?

阿晞体育
2025-11-01 14:42:15
2025-11-02 16:35:00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
1877文章数 86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数字太大,课代表无能为力?思维难题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房产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常州考点,江苏优秀学子在此集聚,祝他们好运

艺术要闻

被溥仪卖给日本的王羲之真迹,内藏20幅罕见手稿,揭露草书最深层奥秘!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