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您今天怎么样?”许志强轻抚着父亲枯瘦的手背,眼中满含期待。
老人浑浊的双眼忽然闪过一丝清明,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志强……地窖……茅台……”
“什么茅台?爸,您说什么呢?”许志强心头一震,父亲已经十年没叫过他的名字了。
“藏了……二十年……”老人断断续续地说着,随即又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1
七十岁的许长庚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梧桐叶片一片片飘落,眼神空洞得像失了焦的镜头。
![]()
十年前,阿尔茨海默病悄无声息地偷走了他的记忆,让这个曾经在县城酒厂担任技术员的老人,变成了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家人们早已习惯了他的沉默和迷茫,习惯了他把儿子当成陌生人,习惯了他反复询问“这是哪里”。
就在2025年深秋的这个下午,奇迹般的一幕发生了。许长庚突然抓住了正在喂他吃药的儿子许志强的手,那双平日里毫无神采的眼睛,竟然透出了久违的清明。他的嘴唇颤抖着,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地窖……”老人的声音沙哑而断续,“茅台……藏了二十年……”
许志强愣住了,父亲已经整整十年没有这样清晰地说过话,更别说叫出他的名字。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在什么地方藏了酒,更何况是价值不菲的茅台。
![]()
但是,老宅后院确实有一个废弃的地窖,那是爷爷留下的,用来储存红薯和白菜,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地窖就一直闲置着,久而久之,连入口都被杂草和泥土掩盖了。
许志强的妻子张秀琴听到动静赶过来,看到丈夫一脸震惊的表情,不禁问道:“怎么了?爸又说什么胡话了?”
“不是胡话,”许志强摇摇头,“他说地窖里藏着茅台,藏了二十年。”
张秀琴撇撇嘴:“都病成这样了,还能说出什么真话?再说,咱家哪来的茅台,你爸那点工资,买得起那玩意儿吗?”
但许志强却陷入了沉思。父亲虽然只是县城酒厂的技术员,但对酒类的了解确实比一般人深刻。
而且,二十年前正值父亲事业的巅峰期,那时候茅台虽然珍贵,但价格还没有现在这么离谱,以父亲当时的收入,咬咬牙买几瓶也不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父亲今天的神态和语气,与平日里的混沌状态截然不同,那种清晰和坚定,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不是随口胡言。
当天晚上,许志强辗转反侧,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父亲的话。地窖、茅台、二十年,这些词汇像拼图一样在他脑中排列组合。
如果父亲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些陈年茅台现在会值多少钱?他想起前段时间新闻里报道的,一瓶1980年代的茅台在拍卖会上卖出了几万块的天价。
![]()
十八瓶茅台,如果真的保存完好,岂不是一笔巨款?这笔钱足够支付父亲后续的医疗费用,甚至还能改善全家的生活条件。
第二天一早,许志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后院,仔细查看那个被遗忘的地窖。入口确实被厚厚的泥土和枯草覆盖着,看起来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动过了。
他试着用脚踩了踩,下面传来空洞的回声,证明地窖确实还在。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也许,也许父亲真的在这里藏了什么宝贝。
2
许志强叫来了几个邻居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地清理着地窖入口的杂物。随着泥土和枯草被一点点清除,一个用石板盖着的方形洞口逐渐显露出来。
石板很重,几个人合力才能搬开,一股潮湿霉臭的气味瞬间涌了出来。
用手电筒往下照去,可以看到下面是一个约两米深的地窖,四壁是用青砖砌成的,地面铺着石板。在地窖的一角,确实放着一些用油纸包裹的物品。
许志强的心脏狂跳不止,他顾不上潮湿和异味,直接跳进了地窖。
那些包裹果然是酒瓶,透过破损的油纸,可以清楚地看到茅台特有的乳白色瓶身和红色飘带商标。他小心翼翼地数了数,一共十八瓶,正好和父亲说的数量吻合。
![]()
瓶身上蒙着一层灰尘,标签已经有些模糊,但“贵州茅台”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见。这些酒看起来确实有些年头了,瓶盖上还保留着当年的封蜡。
“真的有茅台!”许志强兴奋地喊道,声音在地窖里回荡。
邻居们也都惊呆了,纷纷探头往下看:“真的假的?这老爷子可以啊,还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这可值钱了,一瓶少说也得几万块钱吧!”“十八瓶,那岂不是得有几十万?”
许志强小心翼翼地把酒瓶一个个递上来,每一瓶都像是珍贵的文物。他的手都在颤抖,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这代表着希望。
父亲的病情日益严重,医疗费用越来越高,这些年来已经掏空了家底。如果这些茅台真的值那么多钱,那么父亲的治疗费用就不再是问题了。
张秀琴也闻讯赶来,看到这些茅台瓶子,她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的天啊,这真的是茅台!看这包装,看这瓶子,肯定是真的!咱爸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但是,许志强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些酒瓶虽然看起来是真的茅台,但保存状况似乎不太理想。
油纸包装早已破损,有些瓶子上甚至出现了霉斑。更让人担心的是,几乎每个瓶子的酒液都不满,有些甚至只剩下三分之二的量。
“这酒……好像少了不少啊。”张秀琴也发现了问题。“可能是挥发了吧,毕竟放了这么多年。”许志强安慰自己说,“只要酒还在,应该就没问题。”
为了确保这些酒的真实性和价值,许志强决定请专业人士来鉴定。通过朋友介绍,他联系上了在省城小有名气的鉴酒师陈世荣。
![]()
陈世荣不仅有着二十多年的鉴酒经验,还曾经揭穿过多起假茅台案件,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电话里,陈世荣听说有十八瓶陈年茅台需要鉴定,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你们先别激动,陈年茅台的鉴定很复杂,不仅要看真假,还要看保存状况。我明天就过来看看。”
当天晚上,许志强一家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他们开始计算着,如果这些茅台真的值几十万,该怎么分配这笔钱。
首先当然是父亲的医疗费用,然后是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许还能给孙子买套学区房。
但许志强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些酒看起来保存得并不完美。他安慰自己,即使品相差一些,陈年茅台的价值应该还是很可观的。
第二天上午,陈世荣准时到达。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金丝边眼镜,举止斯文,但眼神中透着专业的犀利。
他没有急着看酒,而是先详细询问了这些酒的来源和保存环境。
当听说这些酒是在地窖里保存了二十年时,陈世荣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地窖?什么样的地窖?”
许志强带他到后院看了看地窖,陈世荣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了地窖的结构和环境,脸色越来越严肃。
![]()
陈世荣直起身来,摇了摇头:“这个环境……”他没有说完,而是回到屋里开始仔细检查那些茅台。
他戴上手套,拿起一瓶酒,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时不时用放大镜查看细节。整个检查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期间陈世荣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许志强一家人紧张地围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
3
陈世荣放下最后一瓶酒,摘下眼镜,用手帕仔细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在许志强看来异常缓慢,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
整个屋子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墙上老式钟表的滴答声。“陈师傅,您看这些酒怎么样?”许志强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陈世荣重新戴上眼镜,叹了一口气:“先说好消息,这些确实是正宗的茅台,从瓶身、商标、封蜡来看,都是真品,应该是1995年左右的产品。”
听到这话,许志强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张秀琴甚至忍不住小声说:“那就好,那就好,真品就值钱。”
“但是,”陈世荣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