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一条抖音视频刷爆全网:12岁的王恒屹手持毛笔,在洒金宣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
这条视频瞬间收获上万点赞,评论区炸了:“这还是当年那个‘小诗库’吗?”“杜甫要是活过来,得跟他拜把子!”
这个曾以3岁识千字、6岁夺央视诗词大会冠军震惊全国的“神童”,如今怎么样了?
2000多张识字卡铺满客厅地板,这是王恒屹1岁半时的“游乐场”。
奶奶何霞至今记得,孙子抓着卡片跌跌撞撞追着问:“奶奶,这个字念什么?”
退休前当教师的她,把《三字经》编成拍手歌,把李白杜甫的故事当睡前童话。
菜市场里教“粒粒皆辛苦”,阳台上看落日讲“长河落日圆”,诗词成了祖孙俩的秘密游戏。
3岁那年,这孩子在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现场,奶声奶气背完《将进酒》,观众席炸了锅。
主持人孟非随手翻开《唐诗三百首》,他盯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字挠头:“这个字像两个人吵架分开吗?”
全场哄笑中,奶奶在后台抹眼泪,没人知道,为让孩子觉得学习像玩捉迷藏,她把《静夜思》编成月亮躲猫猫的故事,足足讲了37遍。
6岁拿下央视诗词大会冠军那天,王恒屹抱着奖杯问了一句:“能换巧克力吗?”这句话让全家惊觉:该踩刹车了。
当时广告商把门槛踏破,有个奶粉品牌开价200万,只要他举个奶瓶说句广告词。
父母连夜开会:“咱家不缺钱,缺个正常长大的孩子。”第二天,所有合作邀请进了碎纸机。
回归校园的头个月,王恒屹成了“问题学生”,上课总举手:“老师,这句诗和《论语》里说的不一样!”
班主任哭笑不得,偷偷找他奶奶:“要不让孩子跳级?”何霞摆摆手:“让他教同学背诗吧。”
于是课间出现奇景:一群小孩围着他,学《悯农》时集体摸肚子感受“饿”,背《塞下曲》时拿扫帚当弓箭比划。
现在的王恒屹书包里总塞着两样“违禁品”:颜真卿字帖和NBA球星卡。
书法老师说他握笔像抓篮球,他却把《兰亭序》临出洒脱劲儿。
考完十级那天,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卷死同学也没用”,气得班主任追着他满楼道跑。
去年校庆,他干过件轰动全校的事,把《滕王阁序》编成rap,带着篮球队边运球边唱:“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更绝的是他自制的“古诗词编程器”,用Python把李白的酒量、苏轼的食谱做成数据模型,信息技术老师看完直拍大腿:“你这脑洞,能申请专利了!”
今年清明节,王恒屹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视频:奶奶包饺子,他边擀皮边背《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面粉沾在镜片上,活脱脱“诗坛小厨神”。
粉丝们这才发现,伤仲永的故事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最正确的成长方式。
他的最新梦想是当历史老师,理由很实在:“考古现场比游戏刺激!”
上个月跟父亲去陕西看兵马俑,他盯着陶马突然冒出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
导游竖起大拇指。其实他私下跟同学吐槽:“背诗不如打游戏爽,但想到那些诗人也爱撸串喝酒,突然觉得他们特亲切。”
当全网还在争论“神童该不该平凡”时,12岁的王恒屹用沾着墨汁、篮球灰和饺子馅的生活给出答案。
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聚光灯下复读机般的背诵,而在菜市场里认出一味中药时的惊喜,在篮球场上脱口而出的半句诗,甚至在被老师追打时还不忘篡改名句的顽皮。
他那当过教师的奶奶常说:“诗词不是奖杯,是看世界的眼睛。”
如今这双眼睛,既能在博物馆里辨认甲骨文,也能在夜市摊前帮同学算烤串钱。
或许这才是“小诗库”最珍贵的打开方式:让千年文字落地生根,在炸鸡和试卷、游戏机与毛笔之间,长成少年热气腾腾的人生。
正如他写在作文里的话:“李白喝醉酒能写诗,我喝可乐也能写作业,我们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