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为什么越来越强硬了?

0
分享至

10多年前的中国在面对美欧等西方强国欺凌时,更多的是抗议谴责,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忍气吞声,韬光养晦。

没办法那时候我们还很弱,这也是所有弱国面对不公时的唯一方式。

而现在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

现在的中国外交上措辞开始强硬,说的是你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对中国说话,说的是“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军事上也频频亮剑,海军舰队直插澳大利亚实弹演习,寇可往吾亦可往的压迫感让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咄咄逼人”

中国强硬的原因很简单,实力到了,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是这个星球上唯一可以和美国掰一掰腕子的国家。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相当于每3美元全球增长中就有1美元来自中国。

但比数字更震撼的是其结构性优势: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60%,光伏组件出口覆盖200多个国家。



当美国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施压时,中国反以“一带一路”连接149个国家,中欧班列十年运货量增长740倍,硬生生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撕开新赛道。

而在科技上中国也在不断追赶、抹平乃至在部分领域开始反超美国,中国连续十年超GDP增速的研发投入:

2023年3.2万亿元的科研经费,造就了全球44个关键科技领域中37个的领先地位。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连续五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论文贡献量占比达45%,超越美国;量子科技方面“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实现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量子通信网络规模全球最大;

新能源领域,中国生产全球77%的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和风能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量的一半以上。

此外,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8%,在64项关键技术中57项处于研究领先地位,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



尽管部分核心技术仍存差距,但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正加速构建自主创新生态,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技术输出的核心力量。

中国近年来军事实力呈现跨越式发展,海军以370余艘舰艇规模位居全球首位,福建舰电磁弹射航母、055型万吨驱逐舰等尖端装备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远洋投送能力突破第一岛链;

空军列装歼-20五代机超200架,六代机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歼-35隐身舰载机实现弹射起飞与滑跃起飞双模式适配,空警-600预警机构建起600公里探测半径的"海空一体"预警网络;

火箭军装备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4万公里射程东风-41洲际导弹等战略威慑力量,核弹头数量预计2030年突破千枚;



在军事科技领域,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指挥系统、蜂群无人机作战体系等颠覆性技术进入实战部署,天基卫星系统达500余颗,反卫星机械臂技术取得突破。这些进展标志着中国正从区域防御型军队向全域机动型战略力量转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25年中美博弈,中国用185年时间走完西方300年的现代化之路。这种“压缩式追赶”带来的不是冒进,而是沉淀千年的生存智慧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的强大,意味着中国实力的变化。

中国在坚守核心利益时,正以“精准威慑”重构国际对话规则

当美国发起301调查,中国立即公布同等规模反制清单;

当七国集团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联合全球南方国家推动金砖扩容至25国;

当美舰擅闯南海,解放军三大战区实弹演练同步亮剑。 这种“以实力求和平”的策略,源自对西方权力逻辑的深刻解构。

中国将稀土出口管制扩大至17类关键矿产,用西方熟悉的“实力语言”守护发展权,使美欧在WTO改革等议题的对抗性提案撤回率从70%降至35%。

这不是简单的强硬,从“厚往薄来”到“全球发展倡议”,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惹事不怕事”,变化的背后不是逞强,而是综合国力抵达临界点后的必然外显。

未来十年,这种强硬将更趋精准:在芯片战场寸土必争,在气候谈判主导议程,在数字规则制定中争夺定义权。

强硬,不过是尊严最自然的表达。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炸裂!江苏男子当街下跪,控诉老婆乱搞暧昧,月入十万还不满足

炸裂!江苏男子当街下跪,控诉老婆乱搞暧昧,月入十万还不满足

行者聊官
2025-07-16 16:44:54
欧盟27国制裁俄国谈崩,普京提停战条件,特朗普不参战

欧盟27国制裁俄国谈崩,普京提停战条件,特朗普不参战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7-17 12:33:35
真正给美国人送钱的,是被我们捧在手心的娃哈哈!

真正给美国人送钱的,是被我们捧在手心的娃哈哈!

燕梳楼频道
2025-07-14 21:44:07
生完孩子后,我出轨的欲望非常强烈!(女性勿入)

生完孩子后,我出轨的欲望非常强烈!(女性勿入)

性学研究僧
2025-06-17 22:37:40
广东70岁大爷爱上30岁美女,2年为其花费60万,万万没想到,这“美女”竟然是大爷47岁的干儿子!法院判了

广东70岁大爷爱上30岁美女,2年为其花费60万,万万没想到,这“美女”竟然是大爷47岁的干儿子!法院判了

读史
2025-07-16 12:48:08
水害确认影响杭州!铁路部门深夜紧急通知!

水害确认影响杭州!铁路部门深夜紧急通知!

环球网资讯
2025-07-17 10:31:48
夺笋啊谁能阻止快船三巨头?!球迷:Probable Out Doubtful

夺笋啊谁能阻止快船三巨头?!球迷:Probable Out Doubtful

直播吧
2025-07-17 11:55:06
凤凰网扒出宗馥莉家里冰箱都装摄像头!太佩服宗馥莉了

凤凰网扒出宗馥莉家里冰箱都装摄像头!太佩服宗馥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07-17 08:39:44
弃买俄制战机,转换中国北斗?伊朗通告:摧毁了33%的特拉维夫!

弃买俄制战机,转换中国北斗?伊朗通告:摧毁了33%的特拉维夫!

科技有趣事
2025-07-17 11:12:52
基辛格悲观预测:中美开战、普京下台;日本成反华基地,台湾牺牲

基辛格悲观预测:中美开战、普京下台;日本成反华基地,台湾牺牲

boss外传
2025-07-17 10:00:03
玄学:“人怕正月死,更怕正月生”为何?祖先道破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玄学:“人怕正月死,更怕正月生”为何?祖先道破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眼泪博物
2025-07-13 20:34:02
20球14助攻!17岁巴西锋线神童横空出世,引得5大欧洲豪门疯抢

20球14助攻!17岁巴西锋线神童横空出世,引得5大欧洲豪门疯抢

零度眼看球
2025-07-17 08:51:42
还挺高效!比尔两年太阳生涯两分球命中率55.8% 三分球40.7%

还挺高效!比尔两年太阳生涯两分球命中率55.8% 三分球40.7%

直播吧
2025-07-17 13:00:46
悲哀!扁担女孩成绩刚出炉,口碑立马反转,网友评价:穷人的认知

悲哀!扁担女孩成绩刚出炉,口碑立马反转,网友评价:穷人的认知

史韵流转
2025-07-16 15:41:49
唐诗咏第二家面包店开张,开业日曾志伟穿制服现身,帮忙招呼宾客

唐诗咏第二家面包店开张,开业日曾志伟穿制服现身,帮忙招呼宾客

涵豆说娱
2025-07-17 10:33:53
国乒新周期:教练组竞聘要变天!男队主帅王皓入京,前国手透更多

国乒新周期:教练组竞聘要变天!男队主帅王皓入京,前国手透更多

归史
2025-07-16 14:01:08
陈熠夺金失利仅过十小时,令人反感的一幕出现,樊振东的言论正确

陈熠夺金失利仅过十小时,令人反感的一幕出现,樊振东的言论正确

画夕
2025-07-16 23:59:54
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也不“铁”了

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也不“铁”了

巢客HOME
2025-07-14 09:18:43
董璇婚礼现场曝光!小酒窝和继父太默契,男方被指配不上董璇!

董璇婚礼现场曝光!小酒窝和继父太默契,男方被指配不上董璇!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7-16 09:40:03
费内巴切新闻官辟谣:穆里尼奥从未发表过任何有关杜兰的声明

费内巴切新闻官辟谣:穆里尼奥从未发表过任何有关杜兰的声明

懂球帝
2025-07-17 11:36:35
2025-07-17 13:59:00
寒叔说国际 incentive-icons
寒叔说国际
聊聊国际大事
97文章数 5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考虑援乌射程1000公里的导弹 特朗普:莫斯科不能打

头条要闻

特朗普:我的支持者竟信"爱泼斯坦骗局" 不需要他们了

头条要闻

特朗普:我的支持者竟信"爱泼斯坦骗局" 不需要他们了

体育要闻

过去一年的头号赢家,他说偶像永远是妈妈

娱乐要闻

黄杨钿甜星途被毁 戴假货没人找她代言

财经要闻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

科技要闻

没有老黄不夸的中国公司了吧??

汽车要闻

8月初上市 长安第三代UNI-V劲擎型尝鲜价11.49万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应该怎么护理呢

教育要闻

2025年高考录取:这三类高校分数线或将下降,报考的学生有望躺赢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谁打翻了潍坊的调色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