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不碰房子和股票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你信不信?为什么我劝普通老百姓卖掉房子和不碰股票呢?这才是未来5年最赚钱的一个逻辑。
当然了,这个房子不是指的你唯一的那套用来遮风挡雨的房子,而是你不用来居住的房子。为什么很多人一直不卖呢?
因为很多人对于房子的暴涨还有念想,很简单,因为曾经有过,而且不止一次,这就叫路径依赖。就如同那口口声声喊着渣男,却还乐此不疲继续过日子的人一样,因为还一直怀揣着恋爱时的场景,想着他能不能回心转意,能不能回头。但是七年之痒,谁能跨越呢?何况楼市和你的爱情都已经20多年了。分床睡属于很正常,没给你提出离婚,凑合着过日子,那你就谢天谢地吧!曾经的美好,幻想着还会再回来,这种美好不可能。
最可怕的是,有些愚昧的人,看着满大街痛哭流涕的示爱者,还假装无事,继续和楼市“谈恋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天生丽质,聪明绝顶,天赋异禀,一定会从这个“渣男”中找到真爱。非要逼着自己成为价值缩水之后,走向二手“婚介所”,搞不好还带个要养20多年、劳命伤财的“小酱油瓶”,真让人对其智商感到心疼和怜悯。
楼市走到今天,虽然大家口口声声骂骂咧咧,但还是无法摆脱对自己认知的束缚。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虽然看不到多大的希望,但已经精疲力尽,却就是不愿意放弃,总是幻想着突然有一天奇迹会再次出现。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房子,还能有什么可以承载他们的财富和梦想呢?你扒拉扒拉看看,有没有第二个?没有。
这就是人们虽然对房地产反复折腾,却依然心心念,这不是想,而是无奈。正因为如此,楼市才能在“手术台”上被反复剖析,每个“零件”都被剥开查看。
手里有多套房的朋友们,听我一句劝,楼市稳定以后,加速卖掉吧。如果再有拖延和幻想症,二手房主将迎来三重打击。
一方面,住建部新规开始实施,品质不佳的二手房很难有抬头的机会。今年5月1日,舒适的新房3米的层高还提高了隔音效果等高标准。在此之前,房地产牛市时,房子的投资属性压过了居住属性,大多数人只关心房价,不关心品质。
像2018 - 2021年建造的房子只能叫做水泥的堆叠,谈不上品质,再往前的房子就更不用说了。当房子退去金融属性,变成大宗消费品,叠加住房新规出台,有一种痛苦叫买了旧标准的高层房,不好住又难出手,彻底沦为家庭的不良资产,或者说叫负债。
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房、公租房、人才房,市场竞争加剧。科尔瑞地产数据研究中心此前预测,从2023年到2026年,保租房供应迎来巅峰期,年均供应量将高达16万套。其实这只是开胃菜,后期会逐步上升,调整到整个房屋占比的60%。租房市场竞争加剧,包租公、包租婆想靠收租回本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
截止到2024年末,一线城市平均需要花费56.3年才能收回房子的成本,比2023年末的55.2年又增加了12个月左右。因此,从前想着靠租房养老的包租公、包租婆,不得不被迫转型,摇身变成了资产优化学习班的小学生。以前每个月收着租喝着茶美滋滋,现在则是把各大银行APP的理财都研究个遍,为的就是找到稳定安全的理财产品。
第三,二手房的房价还在持续下跌。4月的重要会议对楼市定调是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大家细品一下,这说明上面对楼市的期待是稳住,而不是回升。并且政策提得越密集,说明楼市的景气度越不够。事实上,手里持有多套房产的聪明理财者,从2019年就开始做资产换仓了。不信你看我之前的视频,5年前是不是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提醒你出仓了。但当时听话的人能有几个呢?
另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股市里。也许有一天等到自己清仓离场时,你才发现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带走任何收益,或者说你付出的时间、精力已经让你获取的收益变得不值一提。一场漫长的投资旅途,只会让你重新思考股市的风险和你认知的水平。
我之前说过,真正的股市高手不喜欢牛市,这话迎来许多人的攻击。不错,进入股市的资金都是为了获取收益,谁不喜欢更容易的赚钱方式呢?道理仿佛说得通,就好像去赌博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手气和技术一流,上了桌就是为了赚钱,殊不知这并不是一场双赢的游戏,有人欢喜有人愁。你口袋里的钱多了,别人口袋里的钱就少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可以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任何技能,比如说写程序、学画图、学法律、学历史,但唯独不能花太多时间去学习炒股这件事。所谓的技巧,不过是市场的共识和情绪,自认为的价格预测和趋势走向,不过是让你陷入一种虚无的掌控感。几十年的股民也会因为一个错误全部归零。股市不是一个时间越长,收益越高的项目,因为游戏的主导者不是你,你不是规则的制定者,只是参加游戏的玩家而已。
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你别想着暴富,而是尽可能让自己的财富保值。真正的资产投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资产稳步增长且愈加稳定。如果说利率的下行只是改变了赚钱的难度,那它更深的意义是重写了我们对于财富增长的理解。
日本人在零利率时代用了20多年才接受了一个事实:存钱不等于增值,只是慢性贬值。他们开始转向海外的一些资产,或者更复杂的配置方式。而我们呢?一边在买科技股还是买小黄鱼之间犹豫,一边幻想着房产还能撑起阶层跃迁的最后一块跳板。可现实是,刺激的“工具箱”越来越空,能够缓冲经济的代价也有限。
对普通人来说,真正能做的不是寻找下一站暴富的列车,而是守住现金流,守住基本盘,左手工作,右手账户,不指望增值,只追求稳定的生活。老一辈的日本人把钱藏在榻榻米底下的做法,今天听起来不时髦,却比加杠杆赌概念来得实际多了。利率降低的时代,听起来像个金融术语,但它其实就是你我正在面对的日常现实。过去靠买房致富、靠持股抗通胀的时代真的过去了,我们不再站在时代的风口,而是需要靠着显微镜看清每一笔投资的风险,再用望远镜判断时代的方向。
说到底,即使后面的利息归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在用过去的思维活在今天的世界里。时间的价值正在压缩,但人的认知的价值才是最后的护城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