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八旬老人攒88万棺材本,端午去取款仅剩9块8,看完监控绷不住了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2岁的王志华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了88万块钱作为自己的棺材本。
这笔钱他从不舍得动用,全部存在银行里,打算留到最后时刻再用。
端午节这天,老人突然想去银行取点钱买粽子,顺便看看账户余额。
可当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账户只剩下9块8毛钱时,老人差点晕倒。
88万巨款竟然不翼而飞,老人坚持要看监控录像查个水落石出...
82岁的王志华坐在老旧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个泛黄的存折,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这本存折里存着他一辈子的积蓄——整整88万块钱,这是他省吃俭用大半辈子攒下的棺材本。
王志华年轻时在工厂当钳工,工资不高,但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
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更是把节俭发挥到了极致。
每天早上,他都会去菜市场捡那些菜贩子不要的菜叶子,回家洗干净炒着吃。
衣服穿了几十年,补了又补,但王志华从来不舍得买新的。
他常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留点后路。"
这88万块钱就是他的后路,是他的底气,也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王志华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看他。
大儿子王建国在深圳做生意,据说赚了不少钱,但从来不给父亲寄生活费。
二儿子王建军在北京当公务员,工资稳定,但也很少关心父亲的生活。
小儿子王建华刚结婚不久,正在为房子的事情发愁。
女儿王秀兰嫁到了上海,丈夫是个普通职员,生活也不宽裕。
王志华从来不向孩子们要钱,他觉得自己有积蓄,不想给孩子们添负担。
但他也从来不告诉孩子们自己到底有多少钱,怕他们惦记。
每个月,王志华都会去银行看看存折,确认钱还在哪里。
看着那串数字,他就觉得心里踏实,仿佛有了这些钱,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王志华突然想吃粽子了。
平时他舍不得买,但想着这是传统节日,也想犒赏一下自己。
他决定去银行取点钱,买几个粽子回来尝尝。
王志华换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那是十年前买的,虽然有些旧了,但还算体面。
他小心翼翼地把存折放进内衣口袋里,拍了拍胸口,确认放稳了。
走出家门,王志华的心情格外愉快,他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花钱了。
"今天就奢侈一回,买几个好粽子。"王志华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
银行离他家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
路上,王志华遇到了几个老邻居,大家都互相打招呼。
"老王,今天穿得这么精神,有什么好事?"邻居李大爷问道。
"没什么,就是去银行办点事。"王志华笑着回答,但没有透露具体原因。
他从来不跟别人说自己有多少钱,这是他的原则。
走到银行门口,王志华看到里面人不多,心里很高兴。
他最怕排队,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
推开银行的玻璃门,王志华走向取号机。
大厅里的空调开得很足,让他感到很舒服。
工作人员看到这位老人,都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
王志华在这家银行存钱很多年了,大家都认识他。
"您好,王大爷,今天来办什么业务?"柜台的小姑娘甜甜地问道。
王志华掏出存折,递给她说:"我想取点钱,不多,就三百块。"
小姑娘接过存折,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着。
几秒钟后,她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奇怪。
"王大爷,您稍等一下,我再查一遍。"小姑娘说着又重新操作了一遍。
王志华有些疑惑,平时取钱都很快的,今天怎么这么慢?
"是不是系统出问题了?"王志华关心地问道。
小姑娘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王大爷,您的账户余额是9块8毛。"
王志华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您的账户现在只有9块8毛钱。"小姑娘重复了一遍。
王志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开始颤抖:"不可能,我有88万!"
"王大爷,您别激动,我再仔细查一遍。"小姑娘赶紧安慰道。
她重新输入账号和密码,结果还是一样:余额9.8元。
王志华感觉天旋地转,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我的钱呢?我的88万呢?"王志华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旁边排队的人都听到了,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小姑娘赶紧叫来了大堂经理陈静。
陈静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处理过很多类似的问题。
"王大爷,您别着急,我们来查一下流水记录。"陈静温和地说道。
她接过电脑,开始调取王志华账户的详细流水。
"王大爷,您最近有没有取过钱?或者把密码告诉过别人?"陈静问道。
王志华使劲摇头:"没有,我从来不取钱,密码也没告诉过任何人。"
"那您的银行卡在哪里?"陈静继续询问。
"在家里,锁在抽屉里,我从来不带出来。"王志华如实回答。
陈静皱着眉头查看着流水记录,发现这个月有多笔大额取款。
"王大爷,这个月您的账户有好几笔取款记录。"陈静小心地说道。
"不可能!我从来没有来过!"王志华激动地说道。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
"会不会是家里人取的?"有人猜测道。
王志华想了想,摇摇头:"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密码。"
陈静看着这个可怜的老人,心里很不忍。
"王大爷,您的密码是什么时候设置的?"陈静问道。
"很早就设置了,用的是我老伴的生日。"王志华老实地回答。
"那您的家人知道您老伴的生日吗?"陈静继续问道。
王志华愣住了,当然知道,那是他们一家人都记得的日子。
"您的家人最近有没有联系过您?"陈静换了个角度问。
王志华仔细回想着,这个月确实有几个孩子打过电话。
大儿子打电话说生意上遇到了困难,需要资金周转。
二儿子说想买房,问父亲能不能帮忙。
小儿子也说缺钱装修新房。
女儿更是哭着说孩子生病了,需要一大笔医疗费。
但王志华当时都没有答应,说自己也没什么钱。
"王大爷,您有没有把存折给过家人?"陈静问道。
"没有,存折一直在我这里。"王志华拍了拍胸口的口袋。
"那银行卡呢?"陈静继续追问。
王志华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大儿子回来过一次。
当时说是回来看父亲,在家里住了两天。
那几天,王志华很高兴,觉得儿子终于关心自己了。
大儿子还帮他整理房间,说是要让父亲住得舒服一些。
难道那时候...王志华不敢往下想。
"王大爷,您想起什么了吗?"陈静看出了他的异常。
王志华的眼泪开始往下流,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但不敢相信。
"我...我大儿子上个月回来过。"王志华艰难地说道。
"他有没有机会接触到您的银行卡?"陈静小心地问道。
王志华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着那几天的情况。
大儿子确实帮他整理过房间,也确实知道他把重要东西放在哪里。
"有可能。"王志华声音微弱地说道。
围观的人听到这里,都开始窃窃私语。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能这样对待父母?"有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还不一定是他儿子,也可能是别人。"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陈静看着老人痛苦的表情,决定帮他查个水落石出。
"王大爷,我们可以调取监控录像,看看到底是谁取的钱。"陈静提议道。
王志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是您的合法权益。"陈静肯定地说道。
"那请您一定要帮我查清楚,我要知道到底是谁拿了我的钱。"王志华恳求道。
陈静点点头,带着王志华走向银行的监控室。
监控室里有几块大屏幕,显示着银行各个角落的实时画面。
技术员小李正在值班,看到陈静带着一个老人进来,赶紧站起身。
"小李,帮我们调取一下这个月的取款监控。"陈静说明了情况。
小李听完后,立刻开始操作电脑。
"王大爷,您稍等一下,马上就能查到。"小李安慰着老人。
王志华紧张地站在屏幕前,心脏怪得厉害。
他既希望查清真相,又害怕看到令他绝望的结果。
"找到了,这个月您的账户一共有六次取款记录。"小李指着屏幕说道。
"六次?这么多?"王志华惊讶地问道。
"是的,每次都是取得最大额度。"小李解释道。
陈静在旁边安慰着老人:"王大爷,不管是谁做的,我们都会帮您追回这笔钱。"
小李开始播放第一次取款的监控录像。
屏幕上显示的是银行大厅的画面,画质很清晰。
王志华紧紧盯着屏幕,不想错过任何细节。
时间显示是这个月的第一周,那天正好是周二。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人影,背对着监控走向ATM机。
王志华努力辨认着这个人的身形和穿着。
那个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戴着一顶棒球帽。
从背影看,这是一个年轻男子,身材中等。
王志华的心开始往下沉,这个身形让他想起了某个人。
但从背影还不能完全确定,他必须看到正面才行。
监控继续播放着,那个人在ATM机前操作着。
几分钟后,他取完钱转身离开。
就在转身的那一刻,监控拍到了他的侧脸。
王志华的手开始颤抖,但还是不够清晰。
"能不能放慢一点,我想看清楚一些。"王志华请求道。
小李重新播放了那一段,这次是慢放。
当那个人的脸部特征逐渐清晰时,王志华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但他还是要确认,万一认错了呢?
"我们再看看其他几次的录像。"王志华强忍着内心的痛苦说道。
小李又播放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监控录像。
每一次,都是同一个人,同样的打扮,同样的身形。
到了第四次录像时,那个人没有戴帽子。
王志华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整个人瞬间瘫软在椅子上。
陈静和小李都看出了老人的异常反应。
"王大爷,您认出来了吗?"陈静小心地问道。
王志华用颤抖的手捂住脸,眼泪从指缝中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