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那套民主制度?其实就是寡头政治的遮羞布。几大家族牢牢掌控着国家权力,马科斯和杜特尔特这两大巨头各有各的生存之道,玩的都是权力游戏。
![]()
费迪南德·马科斯
马科斯家族简直就是政治"僵尸",死而不僵。老马科斯独裁21年(1965-1986),靠军事戒严和政治恐怖手段捞了个盆满钵满。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后,马科斯家族被赶出国门,但这帮人压根就没消失。2022年,小马科斯靠着包装历史、操控社交媒体和拉拢传统政治家族,又摇摇晃晃地回到了总统府。这哪是什么政治奇迹,分明是菲律宾那套烂制度的必然产物。
杜特尔特家族玩的是另一套把戏:先在地方称霸,再全国发威。老杜特尔特把达沃市当自家后院,搞了一套暴力加福利的统治模式。这家伙最厉害的招数是把复杂社会问题简化成"秩序与混乱"的二元对立,然后用暴力当灵丹妙药。杜特尔特的权力交易很直白:给底层民众安全感,给精英阶层保证不动他们的奶酪。他女儿莎拉继承了这套路子,只不过包装得更体面些,本质还是把国家暴力机器变成家族政治资本。
![]()
2022年马科斯-杜特尔特联盟时的马科斯和莎拉
2022年马科斯-杜特尔特联盟?纯粹是一场政治交易,别提什么理念共识。马科斯需要杜特尔特家族在南部的票仓,莎拉把副总统位子当成政治资本积累的跳板。这联盟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散伙,两家在资源分配和地缘政治上压根没共识。马科斯玩了个老套路:给莎拉个教育部长的虚职,死活不给她掌控国防部,防止潜在对手掌握军权。马科斯上台后立马调转船头,抛弃杜特尔特时期的中美平衡策略,改走亲美路线,在南海问题上高调对抗。莎拉2023年辞去教育部长,两大家族从表面合作转向公开对抗,为后面更大规模的权力争夺埋下了伏笔。
核心冲突:不只是家族恩怨,是国家路线之争
这场政治对抗早就超出了常规政治分歧的范畴,演变成关乎国家战略定位的系统性冲突。马科斯和杜特尔特的斗争从国内权力分配扩展到了国际关系领域。
两家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暴露了对菲律宾地缘战略定位的根本争议。杜特尔特时期采取务实平衡策略,通过靠拢中国来平衡美国影响,最大化菲律宾在大国博弈中的利益空间。这策略虽然不是意识形态驱动,但有明确的战略逻辑——用地缘政治多元化换取经济发展资源。马科斯上台后急转弯,不仅恢复美菲军事合作,还把美军基地从五个扩到九个,同时在南海问题上高调对抗。马科斯这套外交转向,说白了就是把地缘战略当成国内政治资本的工具,但代价是把菲律宾推向大国竞争的火线,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马科斯-杜特尔特联盟解体后的权力斗争揭示了菲律宾政治的本质。选举联盟背后必然有权力资源分配协议,马科斯上台后明显违反了这潜规则。2023年5月,马科斯家族成员马丁·罗穆亚尔德斯操作众议院撤销格洛丽亚·阿罗约副议长职务,直接打击杜特尔特政治联盟。随后,马科斯政府削减副总统办公室预算,启动针对莎拉的弹劾程序,指控她"威胁总统安全"。这些动作就是典型的政治清洗,目的是彻底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制度性权力基础。但马科斯低估了杜特尔特家族在地方的根基,这种非正式权力网络不仅能抵抗中央压力,还能在关键时刻转化为全国性政治反击资源。
![]()
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他政治正当性的核心来源,另一方面也成了政治对手的攻击点。官方承认约6,000人死亡,人权组织估计高达12,000至30,000人,这差距本身就说明问题。
ICC对杜特尔特的调查始于2018年,菲律宾退出ICC的策略基于法律管辖权争议,但ICC坚持对退出前行为保留管辖权。2025年3月杜特尔特被捕标志着菲律宾政治进入新阶段——国际司法成了国内政治斗争的延伸战场。马科斯政府打着"尊重国际司法"的旗号,本质上是通过法律手段干掉政治对手。但这招高估了法律工具在菲律宾政治中的效力,低估了杜特尔特被塑造成"政治受害者"后的动员能力。
![]()
杜特尔特在机场被捕。
杜特尔特被捕: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豪赌
杜特尔特被捕这出戏,骨子里是一场高度计算的政治博弈。有意思的是,杜特尔特在被捕过程中的某些表现,让人怀疑这可能是双方都参与设计的复杂政治剧本。
马科斯对ICC逮捕令的态度暴露了双重战略考量。国际上,他通过配合ICC行动重塑菲律宾国际形象,表明与杜特尔特时代切割;国内上,借助国际司法机制打压政治对手,同时避免直接负责的政治成本。杜特尔特在南部的影响力是马科斯政权的结构性挑战,特别是莎拉作为宪法继任者的情况下。同时,马科斯政府面临经济困境(通胀率7.8%,失业率居高不下),急需转移政治注意力。但马科斯的战略失误在于低估了杜特尔特案件的地区动员效应,禁毒战争在南部地区的高支持率让杜特尔特从"政治恶棍"秒变"受迫害的民族英雄"。
杜特尔特从香港返回菲律宾直面逮捕风险,这步棋有着巨大的风险:
这是杜特尔特战略的重大误判。他低估了两个关键因素:马科斯为彻底清除政治对手不惜政治资本的决心,以及国际机构对高调人权案件的程序性坚持。菲律宾政治传统中常见的"表面对抗、私下妥协"模式在此案中失效,部分原因是ICC作为国际机构缺乏菲律宾本土政治的灵活性。杜特尔特的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也是其战略计算的薄弱环节。短期内杜特尔特家族获得政治同情资本,但长期看,被监禁的政治领袖难以持续主导政局,这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权力传承构成结构性挑战。
![]()
2025年中期选举:家族势力的再平衡
2025年中期选举结果给了马科斯清算战略一记响亮的耳光,展示了菲律宾政治中非制度化权力网络的韧性。杜特尔特家族不仅挡住了马科斯的政治清算,还扩大了政治影响力,重构了菲律宾权力版图。
中期选举结果对马科斯政府是实打实的政治打击。杜特尔特以监狱身份参选并以压倒性优势第八次当选达沃市长,创造了菲律宾政治史上的制度悖论。他拿下40.5万票(占选票总数78%),展示了杜特尔特家族在地方政治中的根深蒂固。更夸张的是杜特尔特家族成员在达沃市各级选举中的全面胜利:次子当副市长,长子连任众议员,一堆亲戚进入市议会。这结果体现了菲律宾家族政治的核心特征——政治资本在家族内部传承与区域性巩固。
参议院选举结果更是给马科斯政府当头一棒。根据5月17日公布的官方结果,马科斯的"新菲律宾联盟"仅获得12个改选席位中的5席,杜特尔特阵营也拿下5席,另2席被中间派或自由派拿走。有意思的是,杜特尔特的亲信克里斯托弗·吴拿了第一名,前警察局长德拉·洛萨排第三,而马科斯支持的拳王"网红"帕奎奥等人落选。更讽刺的是,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在公开支持杜特尔特、获莎拉背书后,才勉强当选参议员,排在第十二位。这结果让参议院权力格局趋于均衡,马科斯阵营失去了单方面控制立法机构的能力。
选举结果把马科斯政府逼入战略困境:继续推动对莎拉的弹劾程序面临参议院否决风险,还可能进一步激化政治矛盾;放弃弹劾又等同于政治妥协,损害政府权威。杜特尔特家族现在有能力与维拉尔等政治家族联合,形成有效抵御马科斯政治攻势的制度性防御。这局面印证了菲律宾政治的根本特性——即使核心人物被关进监狱,家族政治网络靠其分散化、多层次的权力结构,照样能在国家制度框架内有效运作。这不仅是民主形式与家族实质的矛盾,更反映了菲律宾政治现代化的不彻底。
中期选举为杜特尔特个人处境提供了潜在转机。市长身份让他有了要求ICC释放的法理依据——他现在可以基于民主选举合法性与国家主权原则,质疑ICC继续羁押民选官员的正当性。这论点结合了法律技术与民族主义情感,为ICC可能的让步提供了程序性理由。莎拉已开始系统性法律与外交行动,推动父亲返回菲律宾履职。
不过现实法律环境存在较大制约。杜特尔特短期内获释可能性有限,ICC对高调人权案件通常采取严格程序标准。杜特尔特80岁高龄与健康状况是把双刃剑——可能基于人道主义考量争取同情,但也增加了长期司法程序中的健康风险。中期选举胜利为杜特尔特家族政治地位提供了实质性加强,莎拉现在有足够资源抵抗弹劾,家族控制的地方政权为2028年总统选举奠定了组织基础。马科斯政府陷入典型的政治两难——继续强硬路线可能引发更大政治动荡,妥协又意味着战略让步。
![]()
马科斯和杜特尔特。
结语,权力博弈,马科斯被迫示弱,杜特尔特阵营高姿态
菲律宾政治生态远比马科斯-杜特尔特二元对立复杂得多。319个政治家族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利益网络,这些家族根据权力流动不断调整联盟策略。马科斯最近的和解姿态就是政治形势变化下的策略调整,别当真。
维拉尔家族是菲律宾企业寡头与政治精英融合的典型案例。中期选举中维拉尔家族向杜特尔特阵营倾斜,其女儿卡米尔·维拉尔虽在马科斯阵营名下竞选,但选前获得莎拉背书,等于与马科斯家族分道扬镳。这反映了菲律宾政治精英的特性——政治联盟就是利益计算,权力格局一变就立马调整站队。维拉尔家族对马科斯支持减弱,说明政治精英对其政府稳定性已经不太看好。
阿罗约家族的格洛丽亚·阿罗约作为前总统,与莎拉的政治联盟超越了常规盟友关系,形成了导师-继承人的权力传承模式。阿罗约支持杜特尔特阵营部分源于对马科斯表弟将其降职的反制,体现了菲律宾政治中个人恩怨与政治联盟的密切关联。
阿基诺家族代表菲律宾自由主义政治传统,在当前政治气候中影响力下降。但2025年中期选举中,班·阿基诺和基科·潘吉里南不仅成功当选参议员,还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五,显示自由派阵营正重返政治舞台中央。
罗穆亚尔德斯家族的马丁·罗穆亚尔德斯作为马科斯表弟兼众议院议长,代表了激进派系。他主导的弹劾行动表明马科斯家族内部存在战略分歧。中期选举后这一策略遭遇挫折,罗穆亚尔德斯可能成为马科斯调整政治路线的牺牲品。
马科斯在选举失利后转向和解姿态,典型的战略调整。5月19日播客节目中,马科斯强调"需要朋友,而非敌人",表达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意愿。这转变不是价值观变化,而是对政治现实的务实回应——中期选举结果证明马科斯低估了杜特尔特家族的制度韧性与民意基础。
杜特尔特阵营对和解提议抱持战略性怀疑。莎拉公开沉默实质上是拒绝无条件和解的信号。杜特尔特家族要求实质性政治让步而非修辞性和解,包括释放老杜特尔特、终止对莎拉的弹劾程序、恢复副总统办公室预算等具体措施。
客观分析,马科斯的和解姿态更接近战术转向而非战略妥协。马科斯想通过缓和政治紧张局势,稳定政府运作,同时争取时间重整政治资源。两大家族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依然深刻——从外交战略到司法处理,从权力分配到2028年选举布局,结构性矛盾难以通过表面和解消除。
短期内,为维持政府职能,双方可能达成某种操作层面的暂时和解,例如马科斯在内阁任命或预算分配上做出有限让步,暂缓对莎拉的弹劾压力。但这种政治休战极其脆弱。2028年总统大选是两大家族博弈的终极目标,当前的表面和解改变不了双方对最高权力的竞争本质。马科斯政府支持率下滑(最新民调仅32%),经济指标恶化(通胀率持续高于6%,GDP增长低于预期),除非实现根本性政策突破,否则马科斯政府将面临"跛脚鸭"困境,政治议程将日益受制于非正式权力结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