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帅王翦灭楚之时,手握六十万大军,几乎掌握了当时秦国的全部精锐。现在,我先来给大家梳理一下王翦灭楚的过程。
在征讨楚国的过程中,王翦为了打消秦王嬴政的疑心,选择“自污”手段,他屡次给嬴政写信,不断要房子要土地,狠狠敲了秦王一杠。王翦不断找秦王讨要良田美宅,讨得连身边的将领都看不过去了。为此,王翦跟手下人解释道:秦王把这么多的大军交给他,也会对他不放心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被秦王怀疑他另有所图。
对于王翦这种敲竹杠的行为,聪明的嬴政自然明白其中之意,高兴地答应王翦所有要求。
当然,王翦倒也没有辜负嬴政的信赖。秦军开到楚国后,王翦积极备战,稳扎稳打。当时,楚国派大将项燕带了40万大军前来御敌。但是,王翦却坚守不出,寻找楚军的破绽。这样对峙一年之后,项燕终于放松了警惕。王翦抓住机会出击,一战打败了项燕,歼灭了楚军主力。从此以后,楚国大伤元气,再没有实力与秦国相抗衡了。不久之后,楚国就被秦国灭了。
![]()
这就是王翦灭楚的所有背景和过程。
言归正传,王翦掌管秦国六十万大军,为什么却不敢谋反?
第一,秦军家属在后方当人质。秦国将领出征,其家眷留在君王身边,美其名曰让将领后顾无忧,实则是人质。当然,有将领心甘情愿地将家属作为人质,作为带兵的保证,意思是让君王放心,有进无退。另外,外放的大臣,归附的诸侯,都是至少要把儿子派来一个,学习也好,侍卫也好,入朝为官也好,总之是个“质子”,也就是人质。王翦要反叛的话,他全家老小都在秦国境内,秦始皇肯定会第一时间杀了他全家。
![]()
第二,秦朝户籍制度的制约。秦朝发明了一个绝技,叫编户齐民,这个技术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能精确到每一个人。王翦带领的将士每个人都被这个制度所控制,你只要敢造反,嬴政可以直接到大秦中央数据库调查资料,查到这些参与叛乱的士兵后肯定把他们的家人都收拾了,就问你怕不怕。这样,还有多少士兵愿意去造反呢?表面上看起来,王翦是把秦国的家底都拿到了手,但是这60万大军妻儿老小的性命却都在嬴政的手上,这些人质才是嬴政最大的资本,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本,嬴政才敢把60万大军交给王翦,不然你以为嬴政傻啊?
![]()
第三,秦国统一天下也是大势所趋。如果王翦敢反,那是逆历史潮流,注定还没有开始就会失败了,不要小看嬴政控制军队的能力与决心。即使借一万个胆子给王翦,他也不敢反。
综上所述,王翦之所以不敢反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他根本没机会谋反,或者说没能力谋反。当然,王翦自始至终也没有谋权篡位的野心。嬴政有识人用人的眼光,而王翦也有自知之明,懂得进退。所以,聪明的王翦明哲保身,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白起。王翦了解自己领导的心思,不触及核心的君权利益,而嬴政也是用人不疑,不失一个君王的风范和气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