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一波心中,有一位被自己视作一生的导师和引路人,他就是刘少奇同志。
某一年春节期间,王光美曾上门探望薄一波,聊天中,王光美感慨道:“您对少奇同志是有感情的。”
薄一波听后,摇了摇头,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不是。我和少奇同志是思想上的相通。”他认为,我党不仅要重视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更应该充分肯定和宣传他的思想理论。
早在战争年代,刘少奇和薄一波便是共同奋战在白区的战士,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
1931年,因遭叛徒出卖,薄一波在北平被捕入狱,关押在草岚子监狱。在这里,薄一波率领被捕同志们同敌人展开了坚决斗争,并成立了党支部。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狱中全体同志团结起来,先后多次粉碎了敌人实施的“高压政策”,将监狱变成了学习马列主义的课堂,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大家学习。
这一时期,薄一波和狱中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生死考验中,共同迎战敌人的酷刑和折磨。
为了营救狱中的同志,我党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方活动,终于设法减轻了狱中一些同志的判刑。
1935年,因薄一波等12人拒绝“反省”,被国民党内定为死刑。幸运的是,因为当时的批复还没正式下达,负责行刑的兵团也撤离,薄一波等人这才免于一死。
这一年年底,刘少奇秘密来到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一来到这里,他便发现了一个难题,即严重缺干部。
虽然中共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日军已经逼近平津,一旦国民党再次不战而退,关押在狱中的同志们的生命安全将难以保障。
于是,当时有同志向刘少奇提议道:
“可以让被关押在狱中的党员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尽快出狱。这样一来,既能够解决我们缺少干部的困境,又能避免万一日军占领北平他们丧命于此的悲剧。”
刘少奇听后,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我同意。但此事必须向中央请示。”
刘少奇代表北方局将这一建议汇报给中央后,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批准了北方局这一特殊的营救计划。
薄一波等同志收到要求他们履行出狱手续的密信后,起初以为是敌人的圈套。他们商量后没有执行。
三个月后,见狱中没有任何动静,刘少奇又写去了第二封密信,他在信中说明了当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需要,明确要求他们相信中央,必须履行敌人的出狱手续。如果拒不执行,就要犯更大的错误。
最终,狱中的党支部反复研究讨论后,决定执行党中央和北方局的决定,并很快向同志们作了传达。虽然也有同志存在疑惑,但也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就这样,党支部安排好了出去的顺序。在狱中的61名同志先后履行敌人的出狱手续,陆续出狱。一恢复自由,他们便立即联系上了党组织,并被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务。
当时,薄一波还被调侃说:
“让你们出来是刘少奇代表北方局向中央建议、经中央批准的。你们还拿架子,三请诸葛亮才出来呀!”
薄一波出狱后,收到了阎锡山的邀请,刘少奇十分坚决地同意他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打入阎锡山内部,并建立上层统一战线,这也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
于是,薄一波很快又来到了山西开展革命活动。这一时期,他领导和创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组建了一支新军,并将其牢牢掌握在我党的手中。
1939年底,阎锡山响应蒋介石“反共”号召,对新军发难。在这一情况下,薄一波率队展开顽强反击,一举粉碎了阎锡山的阴谋。
薄一波在这里的一系列行动,为我党成功打开了在山西的工作局面。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赞赏。
1943年,薄一波前往延安参加会议。期间,他向毛主席汇报了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情况,尤其是过去五年多的狱中斗争。
毛主席明确说道:
“你们在班房里做了很好的工作,出狱这件事我们知道,中央完全负责。”
1948年,华北局成立,刘少奇力荐薄一波主持华北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薄一波又与刘少奇有着相似的观点。
1952年,时任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推行新税制改革过程中,采用“公私一律平等纳税”,使得一些城市发生了物价波动的情况。
党中央收到各地反映的报告后,毛主席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1953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薄一波遭到了严厉批评。
主持会议的周总理也感到很为难。如果说轻了,不仅不好通过,而且还会有替薄一波开脱的嫌疑。要是说重了,恐怕会被人利用。
当时薄一波在党内的压力很大,很多与会干部都是很有身份的。这时,被认为平时就偏袒薄一波的刘少奇被要求表态。
刘少奇听后,直言不讳地说道:“薄一波做得对。”
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少奇能够说这样的话,足见他为人太认真,太规范。
不过,会议结束后,刘少奇曾私下找过薄一波谈话,“你是不是骄傲了?”
薄一波略一思索,回答道:“我不觉得自己骄傲。”
刘少奇当作没听到的样子,接着说道:“我们就来讨论讨论你骄傲的这个问题吧。”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薄一波在坚持原则的这个问题上,方法不合适,欠妥。”
在薄一波遭遇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刘少奇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支持着他,这是十分宝贵的。而在刘少奇陷入困境时,薄一波也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方式提供了支持。
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结束后,在党内排名第二号人物位置的刘少奇,一下子降到了第八位,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权力。薄一波等党内同志们立即意识到了不对劲。
然而,家里的孩子们并不懂这些。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和薄一波的儿子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两人还是同班同学,经常在一起玩,关系很好。
一天晚上,薄一波和夫人胡明吃完饭后,悄悄将儿子叫到了房间里。看着父母一脸严肃的样子,儿子还以为自己又闯祸了。
没想到,他听到父亲问自己:“你们还跟那个刘源玩吗?”
儿子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玩啊,怎么了?”
薄一波听到这个答案后,竟然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说道:“这就对了。”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道:“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过去是什么样的,你以后还是什么样。知道了吗?”
儿子心中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后来,他才明白了父母那天晚上跟自己说话的意思,也才知道了他们的心。
薄一波对刘少奇同志的感情很深,他是打心里头崇拜刘少奇的。也正因如此,他希望能够让后人真正了解党内这样一位英明、睿智的领袖。
于是,薄一波晚年在进行党史著述时,研究刘少奇的历史功绩、思想理论成为了他诸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党史纵横2008年1期、读书文摘2004年2期、文史精华2009年12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