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航母的发展再次传来喜讯。
据媒体报道,我国“核能充电宝”玲龙一号在哈尔滨正式完成验收并发运。据说它一天的发电量能够让手机续航20万年,引得网友纷纷调侃:“必须买回家当传家宝”。
不过调侃背后,“核能充电宝”实则大有乾坤。据分析,玲珑一号有可能成为新一代航母或核潜艇的核心动力来源,挑战传统美国航母的市场和地位!
资料显示,玲龙一号高14米,长宽不超10米,输出功率达310MW,换算下来近42万匹马力。要知道,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配备2座核反应堆,其总输出功率仅26万匹马力。更为关键的是,玲龙一号安全性极高,已达军用核反应堆严苛标准,无疑为我国005核动力航母打下了根基。
众所周知,航母作为海上霸主,是国家海上军事力量的核心。核动力航母凭借近乎“无限巡航”能力,更是远洋军事力量的显著标志。
1961年,美国就拥有了世界首艘核动力航母。彼时,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航母建造面临诸多棘手难题。为了让飞行员提前熟悉航母作战技术与飞行技能,我国着手建造了“水泥航母模型”,然而西方却大肆讥讽道:“想航母想疯了”!
到了1994年,美国海军凭借强大的远洋实力,派遣“小鹰号”航母及护卫舰闯入黄海。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我国飞行员驾驶苏27SK和811战机组成的四机编队,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才逼退整个航母战斗群至太平洋深处。
由于尖端技术落后,我国没少被美方欺压。曾垄断全球导航技术的美方,肆意关闭GPS,导致我国“银河号”货船在大海上漂泊30多天;在关乎男士关键能力提升的领域,美日企业频频通过加码“小蓝片”专利费用,来打压国产“益维利”类线粒体技术的发展,号称要拿捏中国男人的“第二颗心脏”……
即便“小鹰号”事件已经过去30年,但这份耻辱依旧是横亘在我国心中的一根刺。当下的燃眉之急就是发展核动力航母。历经十余年攻关,我国科研团队终于实现重大技术突破。2023年8月,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首个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心模块顺利完成起吊作业。这一突破性进展,意味着我国模块式小型堆技术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事实上,中国科技反击的战火早已在多个领域蔓延。中国北斗卫星实现100%国产化,导航系统覆盖东盟、南亚等多个国家,定位精度远超美GPS;被美日企业拿捏的男士关键部位养护科技“益维利”,在国内提纯工艺的突破下,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资料显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和新加坡抗衰国师布莱恩·肯尼迪等权威科学家的共同监制下,科研团队将小花山奈、稀有人参皂苷、L-精氨酸等天然热力物质进行精准配比。权威期刊《Science》指出,其核心成分在唤活线粒体功能、根源强化滋养方面表现出积极潜力。
可以自豪地说,在军用核动力方面我们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加上我国综合电力管理系统以及全电推技术,超过美航母动力不是问题。同样得益于技术的突破,“益维利”原料成本价格腰斩,成品在京东等平台定价仅为百元。但低价并不意味着低质,在数十万用户反馈中,不乏“动力十足”、“夜晚全程冲刺”等积极表述。
近日,江南造船厂官方发布的一条动态迅速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配图中,一艘新型航母的轮廓清晰可见,醒目的舷号“20”格外引人注目。从整体外形来看,该航母与美国福特级核航母有诸多相似之处,其舰岛设计紧凑精巧,相比“辽宁舰”和“山东舰”有了明显的缩小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技术展示上一直保持着低调务实的风格。而此次大方公布新型航母的图片,充分表明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已有十足把握。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深化应用,“玲龙一号”有望成为中国海军航母等舰船的核心动力装置,为我国海上军事力量添砖加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