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模块剧透(六):来去城乡

0
分享至




2025「瓶行宇宙」开始前,我们将陆续“剧透”六大议题模块的召集思路,并介绍议题模块下各个 CAMP 的 CAMPer 们。我们会在这里慢慢分享:

六大议题,各自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年的「瓶行宇宙」?

邀请的行动者们为什么可以回应这一议题;不同的「CAMP」在回应的视角上又会有什么区别?

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些行动者们的,我们眼里的 ta 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花絮小故事?

在现场,你和 ta 们可以如何链接、如何碰撞,并一起开始下一步行动?


因为这不只是一种趋势,更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

它不仅关乎个体如何选择生活方式,更关乎资源、技术与关系如何在城乡之间重新分布,关乎社会如何重塑发展逻辑。

在当下,城乡关系正站在新的岔路口。一方面,我们目睹了人口、资本和关注仍在向大城市集中,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人“反向”流动至乡村:有人选择在乡村建房、种田、办学,有人在小镇上开咖啡馆、剧场、书店,也有人在城乡之间保持流动,不再被“定居”所束缚,“数字游民”、“新村民”、“周末农夫”正在逐渐成为年轻一代新兴的生活方式探索关键词。

乡村,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人修复身心、探索自我、重建生活系统的实验场。“来去城乡”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幸运尝试,而应成为更多人能想象、也有条件参与的未来方案。这正是我们今年继续深挖这个议题的原因。

我们不是为了谈“回归乡村”而谈乡村,而是从“人的生活选择”出发,去寻找被忽视的可能。我们希望在这里,让更多城市中“过不下去的人”知道,乡村不是“退路”,它可以是“出路”;我们也希望把已经在乡村探索的有趣成果展现在更大众的视野,一起看看那些扎根乡村、溯源传统的隐藏智慧,可以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何种新的想象力。

我们希望你可以从中获得:

一种重新看待城乡关系的视角:

不再是对立、断裂的,而是动态互联的

一些来自真实经验的路径线索:

可落地的行动方式、避坑指南、共建机会

一份对“可以这样生活”的信心:

不必等待天时地利,而是从身边做起,从“来去之间”出发,过一种有根有光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从民族村口出发,共建一场“有引力”的文化实验。

这个 Camp 的带领者,一个是创立了「卡皮拉工作室」的人类学研究者,擅长用游戏和田野,把复杂议题变成人人都能理解的体验场;一个是大理白族人文向导,带着「大理漫步Dali CityTour」走街串巷,在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女性之间搭桥织线。

她们因为一次合作结缘,组建了「地引力 D-Force」,通过参与式的方法把文化拉回到生活里:

苏州震泽众安桥村,和当地阿姨一起包团子、煮菜饭,围绕“年节食物”开启关于记忆、家庭与代际传承的讨论。一场“吃饭实验室”,就像一次味觉版的田野笔记;

大理周城村,走进白族妇女的刺绣世界,从扎染、针线、茶馆对话中,重新理解“非遗”是如何作为一种集体女性智慧,在村庄树下代代相传;

“吃花去”的饮食人类学共创里,串联起全国各地的菜谱、迁徙史和家庭故事,用中国胃的地图编织起一张文化之网。


从人类学游戏到非遗展览,从社区菜市场到白族绣房,她们的“地引力实验”正在实践一种文化行动力的新范式——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协作生成;不是“挖掘文化”,而是共创文化新形态。

她们正尝试建构一个横跨民族地区、城乡社群的文化合作网络,让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非遗传承人、文旅从业者都能找到共创的路径。

如果你也正在寻找一种“文化与行动”的连接方式,欢迎加入她们的“引力场”。你不会被拉着走,而是被邀请一起来设计文化的下一种可能。


走进 ta 们的 Camp,像走进一个大理村口的午后——

坐下来,挑一个蝴蝶花样,用手里的针线进入白族女性的日常创作时光;

一起玩桌游:“夸富宴”、“反人类学卡牌”,在游戏中进行社会构想;

你也会被邀请站在一个坐标轴上,围绕特定关键词(如“洱海鱼鹰”或“大理刺绣”),分享你的态度、经验和情绪。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生活的神话”来抵御日常的平庸。于是,「神话镇」出现了。

「神话镇」辐射泉州和衢州等地,服务于「个性化旅居×天赋自由」,与原乡人、新乡人和旅居者共建一个有温度、有在地感、有烟火气的生态社区。

Ta 们打造“姑姑”支持系统,这不是拜把子的称呼,而是一群深耕社区、会讲故事、懂习俗、有本事的女性引路人。Ta 们把这叫做:“共享姑姑”——她们是连接乡村与社区的“百事通”,能煮、能讲、能聊、能做;她们懂民俗、信妈祖,还能拉群运营社群,生产在地产品,简直是闽南版的在地文化星探。


神话镇像一支“文化侦探小分队”,一边深挖妈祖、厝边头尾、五行八卦,一边把这些民俗元素转化成年轻人觉得好玩的表达方式,比如……冷感魅惑才华型姑姑!她们在现实里活蹦乱跳,成为新的社区主角。


欢迎加入神话镇的营地,一起召唤属于你的神仙卡、伙伴植物和旅居命格。或许这会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一次“神话重写”。

五行相生植物工作坊:召唤一株与你命格互补的“植物搭子”!谁说转运只能拜神?也许你生活里就差这么一株对味的植物朋友~

个性化饮食与旅居环境工作坊:你将从神仙卡与五行卡中探索你的身体节奏和居住偏好。


在母系文化的火塘边,我们重新思考:爱是怎样发生的?家是如何成立的?

在泸沽湖的大落水村,有这样一座小小博物馆。它由当地摩梭人的多吉与尔青亲手创建,是云南省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也是过去 30 年摩梭文化重要的交流平台。它不大,却藏着一种截然不同的世界想象。

摩梭人,是中国至今仍保有母系文化的民族之一。她们的社会以女性为轴、以火塘为心;信仰万物有灵,不讲“婚姻制度”,却极度珍视亲密关系;她们的语言里没有“羞辱女性”的词汇,这是一种深植于生活方式与文化结构中的语言哲学。

在今天这个性别紧张、关系脆弱的时代,摩梭的世界反而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家庭可以不建立在权力之上,爱可以不需要拥有,信任也许可以重新发明。

在来去城乡这个议题下,摩梭人博物馆在做的——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种与土地共生的生态观,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更温柔、更可持续的生活之道。

如今,博物馆不再只是陈列文化,而是吸引着一批批青年常驻,他们在做研学、文创、展览、演出,也在重构“文化保护”与“社会实验”的边界。




Ta 们的好朋友「万物有灵Animism」也一起来到了现场。


万物有灵(Animism)也称泛灵论,是一种古老的哲学与信仰观念。纳西语中念作 /mu xu hɛi i/,即代表万事万物皆有灵性/灵魂。它不仅是远古的信仰体系,更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哲学反思。

民族文化策展人子了(Alain)通过「万物有灵Animism」期待构筑一个世界民族文化生态内容平台,以民族风物志、民艺手作、非遗、民俗文化等建立交流与对话。关注少数族群文化,致意有灵众生。

“我们在天地间行走很少胆怯,是因为对自然永怀信仰和敬畏。”

今年春天,ta 们在上海街头还举办了“液态游牧大会”,带着真诚和情感,将古羌人游牧民族后代的故事立体化呈现给大家,将血脉里对万事万物的感知与体悟分享给大家。


母屋火塘夜话:

围坐火塘边,听摩梭人、纳西族、白族、佤族、彝族、藏族等民族朋友讲述自己的火塘故事,一起了解火塘作为「家」生活核心空间的文化内涵。

词的彼岸:

从摩梭话重构说话的另一种方式:以互动游戏、身体练习、思维转换与日常情境改写,感受语言如何影响人们的信任方式、关系结构与爱的表达。

「火塘边,我们说了要分家」人类学桌游:

一场以摩梭母系家庭为背景的剧本游戏。在这里,你将扮演:老祖母、舅舅、女管家,共同面对传承、离散与命运选择。围绕“分家”展开亲情、权力与身份的对话。

东巴文字互动工作坊:

「东巴象形文字」(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交流互动

寻找!都市游牧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的生态智慧是什么?游牧精神vs精神游牧,你真的了解吗?” 一起探讨“游牧”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启示。


在来去城乡这个议题下,我们必须常常自我拷问:社会创新思想和方法论如何在最普通、平凡的乡村长久地践行?

过去五年,阿柑生态社区(铁牛村)作为一场自组织的大型乡村社会创新实验,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用最真实的实践,回应了这个看似很难匹配在一起的议题。

作为人人皆可共享的未来家园,阿柑生态社区的愿景是探索与创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个维度合一的未来乡村与生态社区。



阿柑生态社区以自己为方法,以西来镇铁牛村为据点,从乡村研究、生态规划、生态建造、产业融合、集体经济、商业开发、公益培育、社区营造、人才服务、品牌设计、媒体传播等领域探索乡村的系统性发展,逐步培育和引入:

铁牛村·未来村、麦昆塔乡建、丑美阿柑、麦昆塔田野里、雨萌公益、丑美铁牛村企联合体、麦昆塔食养生活、乐芒营、铁牛妈妈的餐厅、NIU公社等一系列品牌。

阿柑生态社区已用了五年时间来证明「来去城乡」持续的可能性,也正在开启下一场更大范围、更多视角和参与主体的实验,以期能转化出真正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一起创业:倾听一个"陪跑五年"的社创青年乡村创业真实完整心路历程

一起生活:进入一场好好生活的MVP实验

一起创新 :多视角解剖一场持续五年的大型乡村社创实验/实践

我们如何与「地方」重新相连?

接下来的一个“大家庭”,聚集了六个来自不同地域的组织:ta 们走过瑶山的峡谷、金山的田埂、邱隘的菜市场,也游走在摩天楼;与旧街巷之间,从若尔盖的草原黑帐篷,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坡

有人从城市出发回到乡村,有人干脆住进村子里;有人用艺术连接人和土地,有人从食物、纸张或一块羊毛出发。

你将看到,六个视角、六种方法论、六种生活节奏下的人与土地的关系练习。当然,你也可以将这里看成“两天里的一次临时社区营造尝试”,去体会一种与你脚下土地更紧密的关系感,一种关于“地方”更柔软却又充分的理解。


在被算法喂养、节奏拉齐、群体共识裹挟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擅长“合群”,但却逐渐忘了怎么“靠近自己”。而迷走神经正在探索:以自己为尺度,重建生活系统。

这是一个通过地方探索,挖掘生活可能性的小组。ta们从北京、上海出发,潜入常州的老街、惠州的渔村、沧州的运河边,从具体的生活命题着手,重新丈量城乡的褶皱。

在城乡流动中,ta们提供了一些“以自己为尺度”的练习方法:

建立自己的“小众点评”

构建心像地图

“打卡”后多走两步路

Ta 们希望在围绕主流构建的世界里,不随大流也能过得自由。在这里,“来去城乡”不是选择题,而是一场持续生长的实验:用迷走的勇气,走出自己的刻度。




如果你也受够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脚本,不妨钻进 ta 们的 Camp,完成一场“以自己为尺度”的探索练习。


当“返乡”成了热词,当“艺术乡建”被装进 PPT 模板,我们是否还能触摸到土地真实的脉搏?

在金山区朱泾镇,有一个「gaibe隔壁」。“gaibe”源自上海金山本地土话,意为“隔壁”。曾经的乡村孩子总是嚷嚷着“到 gaibe 起白相(去隔壁玩)”。所以,“gaibe”是亲近的邻里,是令人放松的关系,是一种惬意玩耍的方式。

而今天,「gaibe隔壁」想延续这种召唤——打造一个能自由进出、自在创作、平等开放的乡野生态艺术共创平台。Ta 们花 100 元在乡村路口办展览,讲述“你不在村里的日子”;以焋糕为载体,以乡村老人为受众,做了一场公益快闪活动;联合艺术家发起版画工作坊,探索土地与人的对话……

“当代性的关系常讲求边界与限度,但即使一墙之隔,我们依然近在咫尺。”

gaibe 隔壁正在以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为起点,为乡村带来更有趣、更有意义的文化创新可能性。





听见被遗忘的空间:声音现场Live演出,从glitch电子乐到爵士嘻哈

乡村匠人器物共创 Open Call:从遗留的素胚到“可持续”的共创

“一时新鲜”概念展脑爆会:展览也可以从一起瞎聊开始

“当我回头望”:城乡青年返乡对谈。你可以和 ta 们聊——城市青年为什么选择回到乡村?乡村艺术的真实语境是怎样的?创作和生活如何在村里共存?


我们常常谈“社区”,谈“营造”,谈“粘性”。可我们是否还记得:曾经的邻里关系,不是靠制度建立的,而是靠一碗汤圆、一顿年夜饭、一声“来吃了哦”慢慢织起来的。

Sayso 深松营造,就是在试着找回这种以“吃”为媒、以“人”为本的社区连接方式。Ta 们通过食物、教育和社会创新,重新烹煮现代社区的疏离感——在菜市场举办工作坊,引导儿童观察蔬果和种子;发起“食物地景计划”,观察宁波邱隘的菜市场与社区生态;在邱隘镇举办社会创新日,开展持续14天的可持续发展周……

Ta 们坚信,在所有营造活动中,人,永远是那个恒常不变的核心与最终的价值依归。

Ta 们正在当代城市更新核心命题上,进行具体而微的尝试——积极探索如何有效整合“城市有形环境”,如建筑、空间等物理要素;与“城市无形环境”,如人、活动、文化等社会要素。

对了,在现场,ta 们带来了草垛、竹篮、木框还有各种蔬菜瓜果,还有用可循环物料搭建的一面「菜市影像」!





食物记忆录音亭:走进这间迷你录音棚,ta 们想听你讲一顿饭的故事:“你曾经通过一道菜,和邻居产生了怎样的连接?”“你最想念的一道家常菜,是谁做的?”

亲密关系食物图谱共创:从“谁在陪你吃饭”开始,你将看到一张不断延展的「亲密关系食物网络图」,一点点浮现出现代人如何吃、为何吃、跟谁吃的隐秘关联。

欢迎来到这场以食物为引的共感实验,吃一顿记忆、聊一顿关系,听听别人家的餐桌,也让人听听你的。也许你会发现,食物是我们重新靠近世界的理由。


在广东乳源北部的瑶山深处,生活着一个几近被遗忘的民族——过山瑶。Ta 们曾是迁徙者,一代代在南岭山脉里穿行、扎根又拔营;又迫于动荡与边缘,被迫隐入深山,用火耕与远行留住名字。

苦爽计划,是有限设计和 ta 的朋友们发起的一个乡村建设实践计划。过去三年,ta 们住进瑶山,参与村民生活、节庆仪式,与村民喝酒交朋友,为即将消失的过山瑶民族留下更多的文字和影像记忆。

Ta 们愿意擦亮一根火柴,让这片漆黑土地上的人和民族,在某一刻重新被看见。




苦爽计划不只是“观察者”,而是共建者、共创者。ta们通过乡村论坛、节日活化、艺术介入、产品生产,试图将“即将消失”变成一个可再叙述、可再连接的公共事件。

关于“来去城乡”,ta 们实践的,是一种深耕式陪伴,是一种为“看见”和“理解”而生的地方行动。


瑶山茶话会:ta 们带来了瑶山红茶,邀请你坐下来,喝一杯茶,听他们讲讲瑶山故事。一群“住过山里的人”,想把瑶山的气味、温度和回音带给你。

瑶绣工作坊:瑶绣,被誉为“无字的史书”,也是国家级非遗。这一次,ta 们邀请瑶山公共艺术计划创作者张情修作为工作坊引导者,带你动手刺一段属于你的瑶族花纹。


▲ 图为Herding Wool考察途中,

拍摄于四川红原北方牧人合作社

我们要如何尊重来去城乡中的动物呢?一块羊毛,如何联结牧人、艺术家与你我?

「从牧群而来」是一个以羊毛与制毡工艺为线索的跨国共创项目,由瑞士设计师 Alix Arto 和 Emma Casella 与中国设计师及材料研究员张一晗共同发起。她们用一年的时间深入牧群、纤维加工厂和手工艺人社群,重新诠释被废弃的本土羊毛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中的可能性。

项目最终以展览、50 组本土羊毛毛毡数据库的形式呈现, 以揭示不同地方羊毛品种被低估的价值。与此同时,她们出版了一本记录整个考察历程的研究刊物《Herding Wool, Focus on Felt》,书中强调了本土文化与国际技术、地域性原料的互相融合,以及游牧文化中动物纤维材料的人类学意义。



▲ 图为Herding Wool 设计研究书籍

羊毛不只是纤维材料,也是一种文化记忆,一段生态路径,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方式。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羊毛也能够替代合成纤维成为更加可持续的纤维选择,因为与之相关的那些人物值得被尊重他们的动物也一样值得。”


认识本地羊毛,共创毛毡毯图案。现场会准备讲述游牧文化的岩壁画作为图案参考!

多人共创完成羊毛擀毡毯~


把一页纸,读成一块地方。

这张“在地刊物展览”的起点,是「五月临海」团队伙伴们的偏爱——ta 们在旅行中喜欢透过纸质出版品,探索有特色的人地事物。

Ta 们通过亲自收集在地刊物,以及朋友的帮助,慢慢汇集了近200种来自亚太地区的在地刊物。在过去18场巡展里,ta 们见证了这些小刊物和不同城市的人,彼此“赤诚相见”的瞬间:

临海场,有戴着老花镜的观众在展厅一读就是一下午;

本地青年教师请假来读杂志,天天不错过;

在上海,听众已经发起所在社区的在地杂志编写工作;

北京的交流会中,《LAWAAI·事儿多》的主编森林女士为展览折制了几乎完整的历年珍贵刊物,只为把胡同故事带给更多人看。

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一本孤立的刊物,而像一条线索,把散落各地的声音、小镇的口述史、生活的私语重新缝合起来。这样的连接是真实的、可触的、有温度的。


这些纸质出版物是城乡流动中柔软、真挚的桥梁,它们是“在地人如何讲自己的故事”,是“正在发生的文化创造”,让“来去城乡”有了另一种微小却坚定的维度:

让本地人拥有叙述自己生活的权力;

让城市人透过阅读重新理解“地方”;

让青年人知道:写下来,就是参与在地的一种方式。


自由阅读在地刊物:

也许是浙江海岛的童趣,也许是台湾部落的绿意,也许是马来南国的味道。无须走远,你就能和某个陌生地方的“日常”擦肩而过。

和摊主交流讨论:

你最想看到什么样的在地表达? 你和“在地”的关系是什么?你想为你的地方记录些什么吗? 也许你,就是下一本刊物的发起人。

在地刊物创作团队分享:

ta们邀请了金华在地刊物「一个,人的村庄」主编卢震和徒弟榉溪杏坛书院负责人、榉溪土香传承人采方山,和大家说说这些年杏坛书院和榉溪村的故事。

在地土香制作工作坊:

卢震老师和采方山老师,带领观众体验土香制作。现场亦会举行杏坛书院与左靖工作室合著的「榉溪土香考现」新书发布,报名参加的观众可以带回三根榉溪土香纪念……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页码,也许正是你和世界深度连接的起点。


小红书公益,近几年也正在努力搭建“人”与“乡村”之间更具体的连接方式。

于是,小红村来了。

在这里,每一个村子都有出道的潜质,每一个青年都有乡村舞台可以挥洒创意。今年,这里有来自 50+ 小红村的主理人和乡村工匠,大家将共建一个“生动乡村博览场”——等你来逛、来聊、来创造!

同时,乡村不只是被看见的地方,更是值得被“参与”的地方。

在今年这场尤为注重“行动力”的社会创新节上,我们会为乡村、青年人、创新组织之间,搭建真实互动的场域,促成更多“我们能做点什么”的对话、实验得以发生。

“小红村”是一个入口,一个发生场,一个邀请。我们希望你走进来,不只是点赞,而是带着创意、资源甚至一次旅行计划,走进某个你从未抵达的村庄,与某个人、某个点子,撞个满怀。


自 2022 年开始关注“乡村振兴”领域,小红书希望通过发挥平台能力和资源,种草乡村特色产品与体验,为乡村“引客流、引资源、引趋势”。

今年,小红书推出“小红村”公益扶持计划,旨在从用户兴趣、生活方式角度,挖掘和扶持一批独具“个性化标签”、适合“青年创业”、带动“村民增收”的乡村,注重用户与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有差异化的新乡村,引领乡村发展新趋势。目标一年内,重点扶持 100 个小红村,成为 2025 年首批示范点。

在农业农村部帮扶司指导下,小红书发起“乡村工匠”示范创建专项,将以产品研发、营销培训、品牌塑造为支点,打造乡村工匠品牌,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增收。



各个村将根据特色分布于以下 4 个 Camp 中,具体村名将在下一篇推文内容揭晓。


这里,是一场围绕土地展开的自然展览。

这里有将村民晾晒作物的圆形竹筐,变成记录每个村庄故事的“晒物展板”,每一个竹框,像是一个小小的天地,盛满了泥土的气息。展桌使用传统圆桌,就像村里摆席的热闹场景,摆上各村的地道农产品,让观众可以边走边感受“从田野到餐桌”的生命之旅。


这里,是属于“野生创客”的天地。

我们用交通信号牌的形式,重新定义“乡村路标”——每一块信号牌,不是告诉你怎么走,而是讲述一个又一个敢闯敢试的村庄故事。展架使用农用车、三轮车、物流筐改装而成,真实、粗粝、充满冲劲。你会看到,有人做了中国唯一的大蒜咖啡,有人打造了数字游民社区。


这里,是手艺人的英雄地。

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乡村手艺的微宇宙,细密而生动。每一件作品,不只是“物件”,而是一个人在土地上劳作、创造、传承的痕迹。


这里,是村庄文化的无限现场。

这里的村,有的会举办乡村戏剧节、有的会举办乡村音乐节,在现场,部分小红村将会会现场带来即兴表演。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在这里尽情流动。


根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乡村工匠主要为县域内从事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能够扎根农村,传承发展传统技艺、转化应用传统技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技能人才。

扎根乡土的手艺人,值得被世界看见!小红书发起“乡村工匠”示范创建专项,聚焦一个“扶”字,从多维发力构建乡村工匠长效发展机制,通过产品创新、电商赋能、品牌传播三大路径助力乡村工匠发展,“擦亮”乡村工匠IP。同时,平台还将搭建文化出海通道,帮助乡村工匠链接国际展会和市集,提升中国乡村工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在现场,将有十几位乡村工匠带来自己的手艺活,欢迎你坐下与 ta 们一同玩起来!





战略合作

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是一个关心公共议题、有善意又有创造力的青年人和组织的聚会。

在这里,我们关注社会创新、可持续发展与商业向善。自 2016 年开始举办,今年为第五届,并和「小红村大会」联合举办。

⛅ 活动地点 ⛅

浙江安吉余村


活动时间

2025.06.07-06.08

(周六&周日)

两天一夜完整体验


加入社群,了解最新资讯


活动详情


已剧透模块






(⬆️点击跳转)


BottleDream 是一个推动年轻人关注社会与环境议题的文化品牌,是一家共益企业(B CORP)。

我们擅长联结不同文化圈层的品牌、合作伙伴与年轻受众,通过多媒介、跨圈层的内容生产和文化表达,激发年轻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行动,以此共建一个更可持续更包容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5岁老太摆摊卖菜被罚1万,她交钱果断离去,次日城管接到100个电话

75岁老太摆摊卖菜被罚1万,她交钱果断离去,次日城管接到100个电话

唠叨情感屋
2025-06-17 10:56:01
周瑾主持《新老娘舅》:首秀被观众夸赞业务水平好、上海话流利

周瑾主持《新老娘舅》:首秀被观众夸赞业务水平好、上海话流利

玫瑰讲娱
2025-06-20 10:01:36
39岁留洋博士回国送外卖!上过牛津 清北,读30年书工作2年就失业

39岁留洋博士回国送外卖!上过牛津 清北,读30年书工作2年就失业

银河史记
2025-06-19 20:36:17
中新网:“苏超”赞助商一个月飙升到19家,中超不足10家

中新网:“苏超”赞助商一个月飙升到19家,中超不足10家

懂球帝
2025-06-19 14:44:33
特朗普已骑虎难下:美国一旦对伊朗动武,中国将获20年发展机遇?

特朗普已骑虎难下:美国一旦对伊朗动武,中国将获20年发展机遇?

史纪文谭
2025-06-19 15:25:14
“小巩俐”周显欣,和制片人丈夫生一子,如今49岁模样大变很幸福

“小巩俐”周显欣,和制片人丈夫生一子,如今49岁模样大变很幸福

侃侃娱季
2025-06-20 09:59:25
中科院院士也来参加王虹讲座,韦东奕坐在第一排听讲,这位“90后”数学女教授是什么来历?

中科院院士也来参加王虹讲座,韦东奕坐在第一排听讲,这位“90后”数学女教授是什么来历?

极目新闻
2025-06-19 19:34:51
许家印最大靠山,死刑!

许家印最大靠山,死刑!

三农老历
2025-06-19 08:57:49
以军飞行员披露空袭伊朗幕后:当天接行动指令,一个字也不能和家人说

以军飞行员披露空袭伊朗幕后:当天接行动指令,一个字也不能和家人说

红星新闻
2025-06-17 21:38:17
痛快!好久没看过这么令人欲罢不能的青春悬疑剧了

痛快!好久没看过这么令人欲罢不能的青春悬疑剧了

晓林说娱
2025-06-20 09:59:59
全乱了!特朗普撤回开战声明,特拉维夫陷入绝望,街头和军警对峙

全乱了!特朗普撤回开战声明,特拉维夫陷入绝望,街头和军警对峙

史行途
2025-06-20 09:32:43
日本女篮主帅谈张子宇时破防!反问记者:你告诉我,应该怎么防?

日本女篮主帅谈张子宇时破防!反问记者:你告诉我,应该怎么防?

十点街球体育
2025-06-19 18:08:12
大结局要来?以色列援军抵达,30国表态站队,中美俄紧急喊话撤侨

大结局要来?以色列援军抵达,30国表态站队,中美俄紧急喊话撤侨

掌青说历史
2025-06-19 12:49:23
女子炫耀一家8口不上班:每月花销3万,5年生3娃,还要试管拼4胎

女子炫耀一家8口不上班:每月花销3万,5年生3娃,还要试管拼4胎

行者聊官
2025-06-19 11:56:58
女优明日花绮罗全套7位数天价,男星付费激战恐违法

女优明日花绮罗全套7位数天价,男星付费激战恐违法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6-19 15:32:56
中央第十一指导组已进驻,组长陈润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中央第十一指导组已进驻,组长陈润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政知新媒体
2025-06-20 10:33:24
贵州男子耗时21年一根筋举报官员,曾被提出一千万封口!

贵州男子耗时21年一根筋举报官员,曾被提出一千万封口!

兵叔评说
2025-06-19 11:09:21
湖南一高校毕业证上写着“准予结业”,校方:系印刷错误,已连夜赶制新证发放

湖南一高校毕业证上写着“准予结业”,校方:系印刷错误,已连夜赶制新证发放

极目新闻
2025-06-19 16:33:30
山西文水一民房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涉事人员已被控制

山西文水一民房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涉事人员已被控制

界面新闻
2025-06-20 12:21:45
吴京慌了!5亿巨制《镖人》遭全网抵制,片方被迫将那尔那茜除名

吴京慌了!5亿巨制《镖人》遭全网抵制,片方被迫将那尔那茜除名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6-19 18:26:49
2025-06-20 13:11:00
BottleDream incentive-icons
BottleDream
一个聚集年轻创变者的宇宙。
1195文章数 9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央巡视即将结束 70岁的江西原副省长被查

头条要闻

中央巡视即将结束 70岁的江西原副省长被查

体育要闻

22年,云南足球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娱乐要闻

“小巩俐”周显欣,如今49岁模样大变

财经要闻

宝能汽车接盘威马?“正交接资产”

科技要闻

星舰在测试台爆炸 马斯克疑回应:擦伤而已

汽车要闻

五项订车礼/四款车型 一汽奥迪A5L正式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黎锦匠人郑春荣:经纬千年 我在海岛织黎锦

家居要闻

山水之间 墨染风雨云间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方:有能力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