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人家里都常备这种黑色小药丸。
这个小药丸虽然比芝麻还小,却药效显著,而它的配方更是国家“绝密级”,机密程度堪比原子弹。
这个不起眼的小药丸,就是“六神丸”。
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在国内市场上,“六神丸”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
直到2015年,日本一款类似的小药丸“爆火”,1年销售额高达7亿元。
这才有业内人士发现,日本这款小药丸竟然“抄袭”了我国六神丸的配方,是增减了些许成分的“山寨品”。
这颗在我国传承了300多年历史的小药丸,为什么是绝密级配方,又怎么会被日本人偷去的呢?
“六神丸”的故事,起源于苏州。最正宗的六神丸来自苏州“雷允上”药业。
六神丸的诞生可以追溯至1734年,苏州有一间老药铺“雷允上诵芬堂”,老板雷大升(字允上),医术精湛、乐善好施,在当地口碑很好。
后来战火年代,雷家药铺搬到了上海。
据雷允上史志记载,“六神丸”的配方,本是昆山一位顾姓老者所创,为了让这粒“神药”,更多地造福普罗大众,老人将配方赠予雷允上的后代雷滋蕃。
1864年,“雷滋蕃牌六神丸”横空上市,六神丸配方有6味中药,病人服后六神皆安。
彼时,疫病横行,许多人服用六神丸后,效果奇佳。
六神丸既能清凉解毒,又能消炎止痛,简直就是中药抗生素。
此后,“六神丸”成为雷允上药铺的独家秘药,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在抗日战争期间,“六神丸”更是发挥了神奇的药效。
据说,受了枪伤的战士,用六神丸两天就能消除炎症,加速伤口的愈合,因此拯救了不少战士的性命。
而且六神丸对瘟疫也有效,因此,它曾一度超越了青霉素的地位,成为战地医疗站的“保命神药”。
就连张学良等人也因雷允上六神丸的卓越药效,对它赞誉有加。
当时,日本人听说在苏州有这样一味“神药”,垂涎三尺,到雷家索要六神丸的配方,却被雷家人打出大门。
雷家人不畏强权,坚决不做汉奸,不但死守配方,还悄悄把“六神丸”送到我军前线,给战士们使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卫生部部长专门为其提名,称之“名声如雷、允称上乘”。
1953年,有新华社记者深入采访了“雷允上”药企,了解到六神丸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对于带状疱疹、牙周炎、毛囊炎等日常疾病都有效果。
1984年,六神丸因为考究的原料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被国家列为“保密项目”,和云南白药齐名;
2008年,其制作工艺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雷允上”已经拥有了几百个品种的中成药,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共享海内外赞誉。
02
六神丸虽然药效卓绝,但近几年,在我们国内市场的整体份额还是在逐步萎缩。
最近一次在国内市场上引发出巨大影响力,还是因为新冠疫情。
《人民日报》发布的抗疫药品清单里,六神丸因为对嗓子干痛有效,而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六神丸对抗击肺炎的效果,也得到过钟南山院士的肯定。
但这场“浪花”并没有维持多久,疫情过后,这颗小药丸再次消失在大众视野内。
六神丸虽然是百年老药,但其制作流程复杂,无法完全靠现代科技来完成,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像流水线药品一样量化生产,这可能是它市场受限的原因之一。
其技艺传承人李英杰,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药材从挑选、泡制、晾干、打粉,就需要1个多月的准备,再进入制作环节。
为了能让药丸能被快速地吸收、发挥药效,六神丸采用了独特的“微丸”技术。将每颗药丸的直径,控制在1.5毫米之内,1000颗药丸的重量,必须是3.125g。
对于如此精细的要求,如果完全采用机制,在湿粉成型和筛选的环节,很难完全把控,所以,大部分的工序还是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同时,为了保护这项“保密项目”,配方和制作两个环节,也是完全隔离开来。
负责两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也是分开的,双方没有任何交集,每个人也只负责单一工序,整个制作过程,就是一人接一环来完成的。
学习微丸技术是枯燥又劳累的,也只有踏实又能吃苦耐劳的人,才可能成为技艺传承人。
层层筛选出来的学徒,还要靠师傅手把手地传授技术,以此保证工艺的精准性。
虽然出师并不容易,但厂里对传承人的数量也始终有所控制,只有有人“退位”,才能有人“上位”。
在绝密项目单位上班,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想要在一个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对谁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作为古法老药,雷允上对六神丸的原料、工艺、传承人都有着极高的标准,却始终面临着申请专利难的困境,也因此,给了抄袭者可乘之机。
2015年,日本一款类似的小药丸,腾空而出,因为号称“能治愈96%以上的心脏疾病”而受到市场的追捧。
这款“救心丸”在日本本土的售价高达上千元人民币,但依然创造出了一年上亿美金的销售神话!
后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爆款“救心丸”的主要成分和六神丸大致相同,只不过在其他成分上有所增减。
但在日本药企的包装下,“山寨品”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并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被打造成了一款人人适用的国民保健药,而且不需要处方,就可以从药店里买到。
湖南中医药大学邓药师曾分析过,这款药可能还未经过国家批准,也就不曾在临床上使用过。
他提醒大家,从成分上来说,它对于心脏类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用于治疗急症,但并没有治愈效果。
因此,对于介绍中所提到的:“连续服用,对冠心病、心绞痛之类病症的治愈率能达到96%以上。”是应该存疑的。
六神丸作为雷允上药企传承百年的药方,经过了历史的验证,也受到百姓的认可,如今却不能继续在国内市场上继续大放异彩,反而被抄袭者拿来疯狂吸金,不得不说,“小日子还是太坏了。”
六神丸,这颗小如芥子的微丸,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带给全世界的礼物。
这个配方和技艺,决不能失传,更不能流入外国人手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药和保健品争夺市场,保护传承百年的老药的任务也迫在眉睫。
虽然国家对老字号有一定的扶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有困难。
雷允上六神丸的百年浮沉,正折射出了中药老字号在时代洪流中的困境。
作为国家保密处方和非遗技艺的承载者,它曾以“中药抗生素”之名蜚声中外,却在品牌内卷、原料管控与工业化滞后的夹击中步履维艰。
而日本“救心丹”的异军突起,却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出国内传统秘方在标准化生产与全球化营销中的短板。
老字号若想破局,需在“允执其信”的祖训与现代化浪潮间寻找平衡。
既要以非遗技艺守护文化基因,又需以科技赋能突破产能桎梏,更须以品牌战略打破地域壁垒,让千年药香在当代焕发新生。
毕竟,传统不是枷锁,而是创新的根基。
参考资料:
中国网《传奇小药丸背后的故事:探秘雷允上传承百年的工艺之路》
人民网《日本神药“救心丹” 是款什么药?》
微讯江苏《江苏文化名片|雷允上六神丸:传承国药精粹,书写百年传奇》
纪录片《江苏文化名片》
作者:阮阮记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