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首付100万,贷款400万,买下一套售价500万的当下主打的四代住宅新房,零公摊且带会所泳池。等两年后,开发商把房子交给你时,你首付的100万损失了这两年的存款利息3万元;等额本息30年所贷款的400万中,这两年光是还利息就还掉23万;买房的契税和维修基金大概占到总房款的2%,也就是10万元。
而如果你买的是二手现房,这两年本可以把它租出去赚取租金收益,两年应该能租到14万。由于买的是期房,这部分收益也没有了。所以,实际资金成本一共增加了50万,大概占总房款的10%。也就是说,从你现在买入这套500万的房子开始,到两年后拿到房子,必须要卖超过550万才不会亏钱。
但问题在于,当你把这些资金成本算给下一个来看房的买家时,你觉得他会愿意承担这些加价吗?或者换个角度,你现在去买别人的二手房时,愿意承担房东因这些理由抬高的价格吗?所以这就是眼下楼市的一个困境。买新房的人因为前面几年房贷等额本息的高利息占比,和延迟两年拿房而损失的租金权益,导致其真实成本增加了很多。但这个代价你要是想让后来接盘二手房的买家去承担,人家肯定不会认。也就是说,房子买到之后,基本上就很难通过房价上涨去赚取利润。
如果买了房子不赚钱,且大概率会亏损,那你还愿意去买吗?或者换个问法,你是否愿意把房子也看成一种消费品,能打心底接受买到就亏的局面,就像车子或者其他商品一样?所以这才是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真正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楼市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就是当下各大房企开发商都在营销的新概念,四代住宅、大户型、零公摊、小区自带会所泳池、超过3米层高等等一系列的新标准,就有点像是新能源汽车去取代燃油车的感觉,直接换一个维度去打,营造出差异化的概念,来让消费者买单。
那这一套逻辑到底会不会有成效呢?这里会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买房者的置换链条受到了阻碍。现在的新房虽然看起来很好,但面积都很大,加上各种豪华概念营销,总价都不便宜。就算是一个中产家庭,也很难凭空负担得起一套小区带会所的高端大平层。
因此,买家必须要把手头已有的二手房卖掉,才能有钱去付首付买新房。但这就又回到我们开头所提到的问题了,就是现在的二手房都没有办法让后面接盘的买家认可你的资金成本,想卖房,基本只能亏本卖才能成交。如果不是需要用钱,万不得已,谁又愿意忍痛割爱亏掉几十上百万呢?宁愿把房子握在手里,也不想完成交易,这就很像股民买股票被套住的心态,就是只要我不卖,我就没有亏。那问题来了,当多数中产都不愿意把手头的房子割肉卖掉的时候,他们哪来的首付款去接盘现在的新房呢?
而且,房企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小区基本上清一色的会所、泳池高端标配,但当大家都有这些的时候,那就等于都没有优势可言了。于是,消费者们陷入了审美疲劳,并且购买力不足,开发商去化周期很慢,甚至可能会影响交付标准和工期。
第二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些会所泳池虽然看起来高大上,真的能一直运营下去吗?这其实很考验后期物业费的成本覆盖和运营,一旦运营不善,泳池里的臭水反而会成为小区的一种景观污点。
因此,现在不管你是买房还是卖房,都需要把以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而不是脑袋一热就做出不理性的选择。几年前我给大家做过房价拐点和现金为王的预判,当时相信的人还并不多,但现在回看早已是沧海桑田。楼市是一个长周期的金融产物,同一个选择,你过两年再看和过5年再看,评判结果完全不一样。有人2019年买房,2021年看到房价涨了,庆幸自己买得对,结果到了2024年才发现已经亏麻了。
因此,你真正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都能搞清楚这个游戏的底层逻辑,从而在人生的长河里不被风浪卷走,这看起来很难,但其实也很有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