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6年4月开始,欧盟将确切掌握谁进入申根区、何时离开——这也为新型入境收费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过八年多的筹备和仅欧盟预算就投入了约8亿欧元,一项旨在加强申根区外部边境控制的重要计划终于将在今年秋季启动。这一被称为“出入境系统”(Entry-Exit System,简称EES)的项目,将从10月起分阶段在所有与第三国接壤的边境口岸和申根国家的机场启用。届时,第三国公民的入境将被数字化记录,并采集生物识别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所有无需签证、合法在欧盟停留不超过三个月的人,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离开。
具体执行如下:
到10月底,所有参与国家(即27个欧盟成员国加上列支敦士登、挪威、冰岛和瑞士)必须至少对10%的入境人员进行EES登记——至少记录护照数据。在前60天(即到11月底)阶段,尚不强制全面采集入境者的生物识别数据,如指纹和虹膜扫描。但各国必须逐步开始这一步骤,因为到90天后(即年底前),至少有35%的边境口岸必须能全面采集这些数据。最终,到明年3月底,所有进入申根区的人都必须在EES中注册。
打击护照造假
但事情可能不会完全按计划推进。尤其是德国、法国和荷兰对该系统的软件能否顺利运作仍有严重疑虑。欧盟负责内政与司法领域大型IT系统的机构EU-Lisa,多年来一直难以整合各国记录入境者信息的数据库系统。这一努力已耗费欧盟预算至少7.91亿欧元,各成员国为使本国系统与EES对接也投入了大量难以量化的IT成本。
各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最担心的是,一旦EES在实际运行中因为系统过载或程序故障出现崩溃,将导致机场或边境口岸的混乱和排长队。
因此,各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本周就分阶段实施达成一致。这种方式允许在出现技术问题时,暂时中止系统运行。
尽管存在技术难题,各国政府和欧洲议会普遍认为引入这一数字化出入境控制系统非常有必要。因为它将使欧盟在外部边界上实现双重主权提升:
首先,国家边防机构将获得有效工具来打击护照伪造和签证豁免游客非法逾期居留的问题。后者是非法移民的一大漏洞:游客身份入境后超过三个月不离境并“消失”。今后,若此类人士在被警方身份检查时,会因EES中的记录被识别出来。
其次,EES顺利运行是另一个长期计划——ETIAS系统——能否启用的前提。
ETIAS是针对无需签证入境欧盟的游客进行预登记的系统。目前,这涉及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约14亿人。随着欧盟对越来越多的第三国取消签证要求,也就越来越有必要至少获取这些入境者的基本信息。
ETIAS系统仿照美国ESTA,将要求来自相关国家、年龄在18至70岁的旅客,在出发前在线注册并支付7欧元的费用。注册有效期为三年。
ETIAS的法律基础早在2016年由当时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原定今年实施,如今目标是2026年最后一个季度——正好赶上圣诞节旅游高峰。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Tafart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