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下水翻船,领导人震怒。
西方卫星图像显示舰体严重受损,龙骨或许报废。
这一摔可能会让驱逐舰凶多吉少。
这场低级事故恐让战略舰折戟沉沙。
那么,这次事故是意外还是朝鲜军工的无能?
朝鲜军工真的能在一个月内修复已经倾覆的驱逐舰吗?
五月份朝鲜清津造船厂出了件大事。
那天本来是个大日子,新造的崔贤级二号驱逐舰要搞下水仪式。
结果五千吨的大铁家伙刚滑进海里就翻了个底朝天。
这事儿让朝鲜高层领导气得直拍桌子,现场情况被外国卫星拍得清清楚楚。
船头泡在水里,船尾翘得老高,观礼台离船台就百来米远。
要是再溅出点零件,搞不好要闹出人命。
要说这事故原因,说白了就是造船厂没那金刚钻硬揽瓷器活。
清津造船厂的设备根本不适合搞这种大船下水。
人家正规流程要么用船坞注水,要么搞倒退式下水。
他们倒好,硬是用侧滑方式把大船往海里推。
结果滑下去的时候船尾巴先进水,整条船重心歪了,当场就往右翻了个跟头。
这事儿听着都邪乎,五千吨的驱逐舰又不是玩具船,哪能这么随便折腾?
出事之后朝鲜方面动静可不小,五大部门被拎出来挨个检讨。
军需工业部、国家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这些单位都跑不了,清津造船厂更是重点关照对象。
要说朝鲜领导人生气也正常,自己差点在现场被铁疙瘩砸到。
关键这事故原因实在低级得说不过去。
听说现在造船厂工人都在加班加点抢救,上头下了死命令必须一个月内修好。
赶在六月份开大会前弄出个样子来。
不过懂行的人都知道,这船怕是凶多吉少。
龙骨这玩意儿就像房子的主梁,现在整条船歪着砸进水里,龙骨十有八九得变形。
就算勉强修好了,以后出海遇上大风大浪,保不齐就要出大事。
卫星照片上看着朝鲜人往船身上盖了层蓝布。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遮丑,船底肯定破得不像样了。
要说这船厂也真是要面子不要命,明明没那个技术条件非要硬撑。
造船不是搭积木,五千吨的驱逐舰下水得讲究科学流程。
听说他们为了赶工期,连设备都没好好检查,操作人员估计也是临时拉来的生手。
这下可好,省下的时间全搭在收拾烂摊子上了。
现在这艘倒霉的驱逐舰卡在个尴尬境地。
修吧,龙骨变形、舱室结构受损,修好了也是个病秧子。
不修吧,五千吨的钢铁巨兽造到一半报废,钱打了水漂不说,国际上也丢人现眼。
朝鲜这次算是吃了哑巴亏,本来想秀肌肉,结果把自家短板暴露得干干净净。
要说这事儿的教训,那就是搞军工不能光凭热情。
造船这种高技术活,得讲究科学规律。
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特别是下水这种关键步骤,没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现在朝鲜这艘船就像个烫手山芋,修也不是扔也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资源。
不过话又说回来,朝鲜人那股子狠劲倒是真让人佩服。
上头下了死命令要一个月修好,工人们估计得三班倒连轴转。
但造军舰不是盖房子,有些损伤是修不好的。
就算表面看着光鲜,里头的暗伤迟早要发作。
这船就算勉强下水,战斗力比起头一艘“崔贤舰”也得打对折。
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发展海军不能光看吨位数字。
从设计能力到造船工艺,再到人员培训,哪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酿成大祸。
朝鲜这次事故虽然是个负面案例,倒也给全球海军发展提供了活教材。
现代化军舰不是谁想造就能造的,得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才行。
眼下朝鲜方面还在死磕这艘倾覆的驱逐舰,全世界都盯着看后续发展。
要真能在一个月内修好,那也算创造了奇迹。
要是修不好,这五千吨的钢铁残骸就得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不管结果如何,这次事故都给朝鲜军工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现代化强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主要信源
中华网——还原朝鲜驱逐舰事故现场及深层原因 指挥失误酿成悲剧
看看新闻Knews——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 金正恩携女儿出席仪式
环球时报——最新!朝鲜新建驱逐舰入水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