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什么年代了,还送这种老土的木柜?”王晓琳看着角落里那个朴素的柜子,拿起手机给闺蜜发消息。
“我爸今天送了个土得掉渣的木柜来,真不知道放哪儿。”
闺蜜很快回复:“扔了呗,反正他也不知道。”
“毕竟是我爸亲手做的,直接扔了有点过分。”王晓琳犹豫着回复。
“那就放储物间呗,反正你房间多。”
王晓琳放下手机,走到木柜前,准备明天找人搬走。这时,她注意到茶几上那把小钥匙,红绳在灯光下特别显眼。
“爸爸说这能打开柜子里的小格子?”王晓琳拿起钥匙,自言自语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还要用钥匙锁起来?能有什么?无非就是些老照片或者小饰品。不过既然做都做了,就看一眼吧。”
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她随手放在角落的木柜,会让她后悔不已。
01
王德明今年六十五,退休教师,一个人住在城东老小区快二十年了。房子不大,两居室,虽然旧了点,但收拾得还算干净。客厅墙上挂着学生送的字画,茶几上放着一套便宜的茶具,阳台上养了几盆花,日子过得还行。
那天是周四晚上,杭城下了今年夏天最大的雨。雨点打得窗户啪啪响,跟放鞭炮似的。王德明刚喝了半杯茶,准备看会儿报纸就睡觉。
“滴答、滴答……”
开始他以为是窗户没关严,雨水打进来了。雨越下越大,“滴答”声也越来越急,最后变成了“哗啦哗啦”的水流声。
“坏了!”王德明一抬头,天花板上已经湿了一大片,水珠不停地往下掉。他赶紧去厨房拿盆子接水,刚放好一个,又有几个地方开始漏水。
“这可怎么办?”王德明手忙脚乱地到处放盆子,眼看着天花板的水渍越来越大,“哗啦”一声,一大块墙皮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生锈的钢筋。
“咔嚓”一声,灯灭了。水渗到电路了,跳闸了。黑暗中,王德明只能用手机的光,继续在屋里放盆接水。雨水顺着墙往下流,把他放在墙角的书柜都泡了,几十年收的书和相册全泡在水里。
“我的老天爷!”王德明急得直跺脚,但雨越下越大,房顶的洞也越来越多,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家被一点点泡了。
雨下了一整夜。天亮的时候,王德明的家已经没法看了。天花板掉了几块,露出钢筋水泥;地上到处是水;家具电器都湿透了,有些已经坏了;墙纸掉了,墙上裂了好几道缝。
“大爷,你这房子得大修了。”第二天上午,物业叫来的修理师傅李师傅看了一圈,皱着眉头说,“屋顶防水层老化了,得全部重做,墙也得重新刷,电线全换,加上坏掉的家具,得八万多。”
“这么多?”王德明一听就傻了,“我一个月退休金才三千多,这得存多少年啊!”
“大爷,实话说,你这房子太老了,修好了也不保证不再漏。”李师傅一边记着单子,一边劝他,“你要不考虑把房子卖了,搬到养老院去?那边新,服务也好。”
王德明摇摇头:“这房子住了大半辈子,哪能说卖就卖。”
送走修理工,王德明坐在满是水桶的客厅里,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才拨了女儿的电话。
02
“喂,爸?”电话里传来王晓琳利索的声音,后面还有办公室的吵闹声。
“晓琳啊,爸没打扰你工作吧?”王德明小心地问。
“有事赶紧说,我马上开会。”王晓琳听起来有点不耐烦。
“是这样,昨晚下雨,家里屋顶漏水了,挺厉害的……”王德明想着词,“修理工说得花八万多才能修好。”
“然后呢?”电话那头的声音冷了下来。
王德明深吸一口气:“爸想问问,能不能先借点钱?等我存够了就还你。”
“你退休金不是挺高的吗?怎么一点存款都没有?”王晓琳语气变得很硬,“每个月钱都花哪去了?”
“我有存点,但不够,这次坏得太厉害了……”王德明想解释。
“爸,我早就说过让你卖掉那破房子!那地方又老又偏,你一个人住多不方便。”王晓琳打断他,“我给你看了好几次养老院,你就是不去。”
“晓琳,爸不是不想搬,就是这房子住了一辈子,舍不得……”
“舍不得能当钱花吗?你这不是又出事了吗?”王晓琳很不耐烦,“爸,实话说,我最近投资赔了不少,手头紧,真拿不出那么多钱。”
“那……能不能先借两万?”王德明声音低了下来。
“我真没多余的钱,爸。”王晓琳说得很坚决,“我还得开会,先挂了。你还是考虑考虑卖房子吧,别老是跟自己过不去。”
电话挂了,王德明一个人坐在湿漉漉的沙发上。他苦笑着摇摇头,把手机放回兜里。
![]()
王晓琳,他唯一的女儿,现在是投资公司的副总,住在城西最好的小区,开着进口车,过着别人羡慕的日子。可这些,好像让她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王德明从书架上拿下一本被水泡坏的相册,轻轻擦掉水。相册里是晓琳从小到大的照片:五岁在幼儿园演出;十岁拿钢琴比赛第一名;十八岁高考完的笑脸;二十二岁大学毕业;二十五岁出国前在机场的合影……
“爸爸,我一定让你过好日子。”相册里,二十二岁的晓琳这么说过。
“傻孩子,爸不要什么好日子,你过得好就行。”当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现在,女儿是过上好日子了,可他连个不漏雨的屋顶都没有。
雨后的太阳从窗户照进来,王德明拿着抹布,开始一点点擦那些被水泡坏的家具。电视机开不了了,老音响也发出刺耳的声音,几十年的书有一半都泡烂了。
王德明叹了口气,先把能救的东西整理出来。他搬出个纸箱,小心地放进那些泡湿但还能要的书和相册,然后铺上报纸,想吸干些水。
“咚咚咚”,有人敲门。
“德明老哥,我听说你家漏水了,严重不?”是对门的张大爷。
“挺严重的,你看看这一屋子水。”王德明让老邻居进门。
张大爷看了一圈,直摇头:“这哪是漏水啊,这是发大水啊!修理工怎么说?”
“说得花八万多。”
“这么多?找你女儿帮忙了吗?”
王德明苦笑:“找了,她说没钱。”
张大爷一听就急了:“什么叫没钱?她一个月工资好几万吧?住那么大房子,开那么贵的车,怎么会没钱?”
“人都有难处。”王德明不想说女儿坏话,换个话题,“老张,你认识修房子的师傅吗?我想先把最严重的地方补补,其他的慢慢来。”
“认识是认识,不过你这情况,小修小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张大爷想了想,“这样,我侄子是搞装修的,明天让他来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送走张大爷,王德明继续收拾房子。擦着擦着,他发现墙角一个老柜子被水泡得变形了,柜门都打不开。
“还是撬开吧。”王德明找来螺丝刀,小心地撬开柜门。
柜子里都是些老东西:退休证、奖状、学生的贺卡……最里面是个很久没碰的工具箱。王德明把工具箱拉出来,吹掉上面的灰,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各种木工工具:锯子、刨子、凿子、锤子……这是他年轻时学木工用的,好多年没摸过了。
“没想到还保存得这么好。”王德明拿起一把刨子,摸了摸刨面,手感还是很光滑。
他抬头看看四周坏掉的墙和天花板,又看看手里的工具,突然有了想法:“与其等别人来修,不如自己先应急弄一下。”
接下来几天,王德明重新捡起了年轻时的手艺,自己动手修房子。他用塑料布和木板把屋顶漏水的地方临时堵住,修了一些坏掉的墙,换了几根老化的电线。虽然这些都不是长久办法,但至少房子暂时不漏水了。
“德明啊,你手艺还在啊!”楼下的刘奶奶路过,看到王德明在院子里锯木头,很惊讶。
“哪里哪里,就是应急用,比不上专业的。”王德明谦虚地说。
“我记得你年轻时做的家具可好了,我家那个书柜现在还结实着呢!”刘奶奶回忆着。
王德明笑了笑:“那都是老黄历了,三十多年没碰这些,手都生了。”
晚上,简单修补完房子,王德明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不再漏水的屋顶,心里还是高兴的。他坐在小茶几边,泡了杯茶,看着窗外的夜色。
明天得去银行取退休金,然后看看有没有便宜点的防水材料,争取把屋顶彻底修好……
突然,他看到墙上的日历——还有两周就是晓琳的生日了。每年这时候,他都会准备礼物送给女儿,虽然女儿总说不用,但他还是坚持。今年,看来得简单点了。
“要不……”王德明看了看刚整理出来的工具箱,脑子里冒出个想法。
03
第二天一早,王德明去了附近的五金店,买了些便宜的防水材料和修补工具。修房顶的空隙,他开始找家里还有没有木料。
爬上阁楼,翻开多年没动的箱子,王德明发现了几块保存得很好的硬木。这些木料是他年轻时收的,一直舍不得用,没想到这次能派上用场。
“这木料还不错,做个小柜子应该够了。”王德明摸着那些木板,心里盘算着。
接下来的日子,王德明开始了两项工作:白天修房子,晚上在院子里做木柜。很久没用的手艺慢慢回到他手上,锯、刨、凿、磨,每道工序他都认认真真做。
“老王,你这是做什么?”隔壁的李大爷好奇地问。
“做点小东西,打发时间。”王德明笑着说,没多解释。
“看你忙活好多天了,挺认真的。”
“嗯,给我闺女做个礼物,她快过生日了。”王德明一边说,一边仔细打磨着木板。
李大爷凑近看了看:“哎呀,这木料不错啊,现在市面上不多见了。”
“是啊,放了二十多年了,一直舍不得用。”王德明轻轻摸着木板上的花纹,“这次拿出来,给闺女做个小柜子。”
“你闺女那么有钱,不会嫌这个土吧?”李大爷直接问。
王德明笑了笑:“可能会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木柜的样子慢慢出来了。王德明根据记忆中女儿的喜好,设计了一个既有老式味道又不太老土的柜子。柜子不大,但该有的都有,有抽屉、有格子,还特意设计了一个需要钥匙才能打开的小暗格。
![]()
每天晚上,院子里其他人都休息了,王德明还在灯下反复打磨每个细节。他手上全是伤,有些是被木刺扎的,有些是被工具划的,但他不在乎。
“手艺活就得一点点熬出来。”他自己跟自己说着,又拿起砂纸,继续磨柜子的边角。
两周很快过去,木柜终于做好了。它不大,大概一米高,半米宽,通体深木色,表面光滑,木纹很清楚。柜门上刻着简单的花纹,不花哨,也不单调。
“德明啊,这手艺真不错!”张大爷看着做好的木柜,连连夸奖,“这得值不少钱吧?”
“不值钱,就是点木头加时间。”王德明谦虚地说,一边给柜子刷最后一层漆。
“你女儿看到一定会喜欢的。”张大爷拍着王德明的肩膀。
王德明笑而不语。
最后一天,王德明专门给木柜做了一把小巧的黄铜钥匙,用来开那个隐藏的暗格。他仔细锁好暗格,把钥匙穿在一根红绳上。
“好了,礼物准备好了。”王德明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作品,轻轻擦掉上面的灰尘。
04
女儿生日那天,王德明早早起床,穿上了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衬衫和裤子,然后小心地用块干净布把木柜包好。
“老王,要不要我帮你叫辆车?”张大爷看他这架势,主动提议。
“不用了,我叫了快递,他们会帮我送过去。”王德明说,“我自己坐公交车去就行。”
十点钟,快递小哥来了,帮忙把木柜装上货车。王德明跟着坐上了去城西的公交车。
一个半小时后,王德明站在女儿住的高档小区门口。保安看了他身份证,核对了访客信息,才让他进去。
“就是这栋,2号楼,28楼。”王德明指给快递小哥看。
电梯到28楼,王德明和快递小哥一起把木柜抬到女儿家门口。按门铃后,里面传来脚步声,然后是女儿有点惊讶的声音:“爸?你怎么来了?”
王晓琳开门,一身名牌衣服,化着精致的妆,看起来正在办派对,屋里传来说笑声。
“晓琳啊,爸爸来给你送生日礼物。”王德明有点局促,示意快递小哥把木柜抬进去。
王晓琳看到那个包着布的木柜,脸上明显闪过尴尬:“爸,今天我有朋友来,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我怕打扰你,就想放下礼物就走。”王德明说,帮着快递小哥把木柜放在门口。
客厅里,七八个穿得很光鲜的年轻人正在喝酒聊天,看到王德明这个头发花白、穿得朴素的老人,都好奇地看过来。
“这是我爸。”王晓琳简单介绍,然后赶紧转移话题,“爸,你先坐会儿,喝点什么?”
“不用了,我放下东西就走。”王德明感觉到女儿的尴尬,不想多待,“这是我给你做的生日礼物,一个小柜子,你有空再看。”
他掀开包着木柜的布,露出了那个精心制作的柜子。
“哇,这是手工的吗?”一个年轻女孩走过来,好奇地问。
“是啊,我爸年轻时学过木工。”王晓琳勉强笑着回答。
“挺有年代感的,现在市面上很少见这种风格了。”另一个男的评价,语气里带着点看不起。
“谢谢爸,你费心了。”王晓琳有点敷衍地道谢,随手把木柜推到角落,“我等会儿再好好看。”
王德明从口袋掏出那把穿着红绳的小钥匙,递给女儿:“这个钥匙能打开柜子里的一个小格子,你有空的时候看看。”
王晓琳接过钥匙,随手放在茶几上:“好的,我知道了。”
王德明看了看女儿忙碌的样子,知道自己已经影响她的派对了,就说:“那爸爸先走了,你们年轻人玩得开心。”
“爸,你慢走,我就不送了。”王晓琳松了口气,目送父亲离开。
王德明离开豪华公寓,一个人等电梯时,听到身后传来说话声。
“这种老土的木柜,放在你这现代装修里也太不搭了吧?”
“别说了,我爸就这样,总觉得这些老东西有用。”
“要不要我帮你找人处理掉?我认识回收家具的。”
“先放着吧,过段时间再说……”
电梯门关上,那些声音慢慢远去。王德明看了看自己满是老茧的手,轻轻叹了口气,但没后悔。
05
派对到晚上十点才结束。送走最后一个客人,王晓琳瘫在沙发上,看了看角落里那个不搭调的木柜,摇了摇头。
“真是的,爸爸怎么觉得这种老家具适合我的公寓?”她自言自语,拿起手机给闺蜜发消息:“我爸今天送了个土得掉渣的木柜来,真不知道放哪儿。”
闺蜜很快回复:“扔了呗,反正他也不知道。”
王晓琳犹豫了一下:“毕竟是我爸亲手做的,直接扔了有点过分。”
“那就放储物间呗,反正你房间多。”
“也是。”王晓琳放下手机,走到木柜前,准备明天找人搬走。
这时,她注意到茶几上那把小钥匙,红绳在灯光下特别显眼。
“爸爸说这能打开柜子里的一个小格子?”王晓琳拿起钥匙,好奇心被勾起来,“到底是什么东西,还要用钥匙锁起来?”
她走到木柜前,仔细看了看。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首饰柜,有几个小抽屉和格子。但仔细一看,柜子侧面有个几乎看不出来的小孔。
“应该是这里吧?”王晓琳把钥匙插进小孔,轻轻一转,“咔哒”一声,柜子下面的一块木板弹开了,露出一个隐蔽的小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