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近搞了个大新闻:5000吨级的"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下水仪式,愣是演成了翻车现场!这事儿不仅让金正恩当场发飙,更把朝鲜军工的"大跃进"式发展模式扒了个底朝天。
一、军舰下水成"翻船"现场
5月21日清津造船厂那场万众瞩目的下水仪式,原本是要展示朝鲜海军崛起的雄心。可谁都没想到,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战舰刚滑出船台就出事了——船尾像踩了油门似的先溜进水里,船头却卡在岸上动弹不得,直接导致船底被划开个大口子,海水哗哗往里灌。金正恩全程黑脸看完这场闹剧,当场就把事故定性为"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
要说这事故原因,简单得让人哭笑不得。造船厂用老旧的侧滑式下水法,本应让船体平行入水,结果操作人员连基本的平衡都没把控好。就像新手司机倒车入库,方向打歪直接剐蹭,只不过这次"剐"的是价值连城的新战舰。
二、五大部门集体"背锅"
金正恩这次是真急了,直接把军需工业部、船舶设计所等五个要害部门推上"审判席"。这种点名道姓追责的场面,在朝鲜可不多见。要搁以前,这种"家丑"早被捂得严严实实,现在居然主动公开细节,看来朝鲜也明白在西方卫星眼皮底下根本瞒不住。
追根溯源,这次事故暴露了朝鲜军工的三大硬伤:
1. 赶工期不要命:首舰"崔贤号"去年4月才下水,二号舰居然20天就跟着亮相。要知道造艘5000吨级军舰正常要3年,朝鲜愣是压缩到14个月,测试环节全砍光,这速度连印度看了都直呼内行。
2. 技术全靠凑合:清津造船厂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人家都用激光定位+液压系统,他们还在靠肉眼测平衡。更尴尬的是,技术人员断层严重,俄罗斯专家一撤走,连个靠谱的操作流程都搞不定。
3. 设计贪多嚼不烂:这艘驱逐舰硬塞了74个导弹发射井,活脱脱把战舰堆成"海上军火库"。结果重心失衡,下水时直接"栽跟头",真是应了那句"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三、"军事奇观"背后的政治算盘
别看朝鲜嘴上喊着要建远洋海军,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场政治秀。这艘驱逐舰最唬人的就是能发射弹道导弹,摆明冲着美日韩的导弹防御系统去的。说白了,就是要在谈判桌上多攒点筹码,至于实战能力?朝鲜自己恐怕都没当真。
更魔幻的是,金正恩要求一个月内修好战舰,完全不顾造船规律。要知道光是检查船体损伤就得花半年,现在直接搞成"政治任务",估计工人们又要连夜打鸡血焊钢板了。这种"大干快上"的作风,跟当年咱们大跃进时期简直如出一辙。
四、军工狂飙该踩刹车了?
这次事故给朝鲜敲响了警钟:光会堆导弹数量没用,造船基本功都不过关,造再多的"海上核武库"也是纸老虎。看看隔壁韩国,虽然航母计划被嘲是"面子工程",但人家造船业底子在那摆着,真要较起劲来,朝鲜还真不是对手。
不过以朝鲜的性子,估计不会轻易认栽。他们现在跟俄罗斯越走越近,八成又要用炮弹换技术。只是军工发展终究要靠体系支撑,单靠"拿来主义"永远成不了气候。这次五大部门被集体追责,要是不想下次再背锅,恐怕得好好补补基础课了。
这场闹剧般的下水事故,表面看是操作失误,实则是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缩影。当"军事奇观"撞上现实,朝鲜这艘"大跃进"的战舰,到底还能开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