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如你所愿,只会如其所是。
hi,我是猫。
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孩子,性格、天赋、长相、气场等都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拿我自己举例,姐妹兄弟都不少,基本上都是同一套放养的教育思路,但个体真的都有差异,最后大家走的路,过的生活也截然不同。
只能说父母能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对孩子多加观察,多了解,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在孩子身上加注过多的期待和自己的愿景。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纵使我们比他们先走了三十多年的人间路,也实在是没有理由越俎代庖,事事亲为,帮他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然这个也分年龄跟阶段,孩子成年之前接近二十年,牢牢占据父母人生上升期,举足轻重的位置,精力、注意力和心力一定是要有所取舍的。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生孩子之前斟酌再三,想明白自己与孩子终归是要课题分离,人会更轻装上阵。决策之后就买断离手,好好修属于自己当父母的这个课题,不要整天刷一些“不生孩子人生有多爽”“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帖子了,除了增加烦恼之外,用处不大。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养育孩子过程中常常会有越怕什么越容易来什么的现象。
这种就是心理的不好暗示,人最怕的就是被“负”这个东西绑住,负债、负重、负能量、负载。所以我一直认为心态是很重要的,心态不好,脑子也会跟着转不溜,做事情就容易犯蠢。
很多父母心平气和的时候都知道孩子不应该过度管束,因为搁在他们自己身上也不想被他人这样管束,但架不住能量弱一点,其他事情在稍有不顺遂,烦恼一多,在孩子大小事上就都要渗透,结果孩子就被潜移默化影响了。
还是要懂得节能,不管是能量,还是精力这些,都要根据自己的体系取舍,最忌讳的就是发泄在孩子身上,这真的非常糟糕。
改变自己尤其重要,所谓心死则道不生,更应该理解成改变心态,接纳之后境随心转。而不是走极端路线,觉得应该陷入灰色的悲观情绪里去。
当一个人有改变自己的智慧,养育孩子就不再是看起来迟迟攻克不了的问题了。
我经常在生活中与孩子的细枝末节相处中发现,当我退回到与孩子是分别两个独立个体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相处是在流动的,她不是我的孩子,我也不是她的父母,中间没有那种责任的沉重感,彼此之间少了很多权力角逐的时刻,多了一些理解与轻松。
而孩子在我眼中,闪光点也变得多了起来。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养育孩子,有一关必须要过的就是驾驭权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武力值、财力值、智力值以及表达能力等差距,天然就有了权力不对等的结构。孩子一无所知爱着父母的时候,正是父母权力最膨胀的阶段,可以这么说,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拥有了对他们人生绝对的支配权。
但有,就意味着要滥用吗?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仗着孩子的这份全然信任,从而把对这个世界的希望转移到孩子身上去。而压根没搞清楚什么是孩子该走的路,什么是父母要走的路。
父母的愿望要自己去实现,父母想要获得权力的满足感,要自己的去现实奋斗争取,不是转嫁,更不是微妙地,不显山露水的,包装着以“爱”的名义方式,从孩子身上轻松获得了。
对这个世界不满的制度、人性、破碎的梦想,演变成一个个“为你好”的糖衣炮弹,让孩子替你承受,这是在走人生捷径,而不是养育。
每个人的成长是不均匀的,时而顺遂,时而遇到难题,作为父母多反思,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不断修炼自己,孩子有鼻子有眼有心跳,自然能感受得到。
对孩子引导大于强迫,尊重大于追求改变,可能效果会好很多。爱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把爱你自己的那一套,运用在孩子身上。
当然前提是你把自己先修好了,我总是认为如果不会教,还不如不教,让孩子走走看这人生路,自己去体验着各种滋味,看看风景,你在旁边拿把伞陪着。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