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时候,雷厂长不是发了条微博说小米自研3nm SoC 玄戒O1再过两天就要上了。
黑马也是火速跟了一条短稿。
结果没想到评论区就炸了锅了:
吃瓜群众主打一个摸不着头脑:
咱太奶都知道国产3nm芯片被美国制裁的事儿,现在华子发个新机的处理器都还得藏着掖着。
咋小米你偷摸的就整上自研3nm了呢?这不对劲啊,也不知道先造个7nm让兄弟们有个心理准备。
黑马再一瞅评论区,不少朋友也确实好奇,为什么海思搞了20多年没搞出来的3nm SoC,粮厂满打满算才搞8年就直接上机了?这怕不是有啥猫腻……
今天黑马就跟大伙捋一下,实际上华为和小米都在说的“造芯”根本不是一件事情。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央视在报道这事儿的时候,也是明确提到了玄戒O1是大陆地区3nm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
这个芯片设计是啥意思呢?
在半导体产业里,科技企业通常会将芯片的功能、性能、架构先设计出一个电路布局,生成GDS文件后交给晶圆加工厂生产。
也就是说,其实设计和生产是产业链上两个独立的流程:
设计部分的难点在于,需要确认芯片CPU、GPU、功耗、算力等关键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数亿次进行仿真验证,去覆盖所有可能的场合。
系统级芯片的设计流程示意图
你如果想做出高性能的处理器,那肯定是需要在传统架构上进行优化能效比。
而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芯片设计工具EDA,目前能够支持制程模拟3nm工艺的只有美国,而国产的EDA龙头目前只支持5nm工艺。
如果芯片设计这一步上就出现漏洞,那么一旦晶圆厂流片失败,一次的成本就是上千万美元,而制程越精密的流片就越贵,例如玄戒O1据说单次流片成本就超过1亿美元。
制造方面,大家应该就比较熟悉了,目前全球最好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有着3nm的制程技术,但国产目前最高只能做到7nm。
OK,背景科普先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显然,此次小米“造芯”指的就是自主研发设计,也就是芯片设计,而目前国产半导体行业最头疼的制造则是由台积电代工完成,所以小米暂时不需要为晶圆代工操心。
而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其实也并非完全小米自研。
比如玄戒O1的CPU架构是基于ARM公版Cortex-X系列(如X3/X925)和A系列(如A725)核心,但小米优化了多核负载分配、电源管理、缓存设计等模块。
GPU架构则是外购IP(有称是Imagination的DXT或Immortalis-G925 GPU),基带是外挂的5G基带;
外挂基带意味着玄戒O1在通讯领域依旧需要依赖联发科或者高通的基带技术,他俩的核心专利都在美国手里。
只有部分模块,比如NPU、能源管理、UWB等模块则是小米自研。
整体属于是“混合架构”,好处是降低了研发风险和成本,同时也将小米生态和芯片设计整合,完成了SoC级别的生态整合。
关键是没有触动美国核心利益,才使得这颗国产3nm最终得以和咱们见面。
因此相比起华为那种处处受限的地狱自研模式,小米玄戒O1就显得多少就有点“不讲武德”的意思了。
毕竟华子那头CPU、GPU、NPU、基带、EDA设计、晶圆制造一整套都得靠全国产自己搞,受限于制程工艺,至今需要通过超线程技术提升能效比。
但如果到这,你就觉得小米自研纯属投机取巧,简直就是“技术外包”,那就大错特错了。
前面黑马也提到过,在半导体产业里,芯片设计和制造是分工明确的上下游关系,像高通、联发科、海思、苹果做的都是芯片设计。
但这些前辈们,也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比如联发科,虽然近些年CPU引入了自研核心,但早年也是使用的ARM公版核心;比如高通,早年的处理器比如骁龙865采用的也是外挂基带;苹果则长期依赖高通基带,芯片虽然自研微架构,但底层还是ARM指令集。
因此,作为小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自研旗舰SoC,玄戒O1只有基带采用的外挂,CPU、GPU都是小米自己拿ARM公版做的,ISP成像,AI用的NPU芯片也是小米自己做的。
目前,玄戒O1的规格也已经清晰,CPU采用10核架构,分别是2×3.9GHz超大核+4×3.4GHz大核+2×1.89GHz中核+2×1.8GHz小核。
根据统计到其Geekbench跑分是单核3119分,多核9673分;OpenCL最高22141分。
还能在SoC性能和功耗调教上做到和天玑9400打得有来有回,确实是很厉害的了。
但有吃瓜群众又说了,小米这波旱地拔葱搞得好像设计处理器很简单的样子,事实上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造芯成本的事情雷总说了,目前重启四年多,投入了135亿人民币,研发团队在2500人。
PS:黑马估计玄戒没少吸纳哲库、海思、紫光展锐的流失人才。(特别是23年哲库解散之后)
但东西是不是真牛,我觉得还是得看合作伙伴的反应。
比如和小米“婚内”感情稳定的高通,在昨天发来贺电,庆祝双方合作长达15年,并且达成了全新的多年协议。
啥意思呢,就是虽然小米这边推出了自研SoC,但并不影响和兄弟的情谊,未来我们还要携手共进,推出各种终端产品。
这就好比,原来和自己天下第一好的老铁,扭头说自己能搞自主研发了,按理说高通应该有危机意识,比如背后施压啥的……
但人没有,反而光速确定了长期合作协议,仿佛彼此根本没有隔阂。
一方面是小米这边出货量太高,产能铁跟不上,另外高通的产品线很丰富,如WiFi、蓝牙、物联网、汽车等等领域,所以还是要稳住高通;另一方面高通也不能失去中国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两边一合计,还是得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
与此同时,小米也在之中无形化解了地缘政治风险——通过绑定高通避免向美国告状,哪怕真的遇到了技术封锁,还有高通骁龙兜底。
不仅消除外界担心小米和高通闹掰,出货会不稳定的担心,甚至还能通过玄戒摆脱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
属实是一举多得。
只能说小米这一手确实充满智慧。
出于对第一代国产3nm的宽容,黑马大概会对15S Pro稍微放低预期,只要能达到旗舰体验,就足够让人惊喜了。
至于更硬核的底层架构自研,就像雷厂长说的,再给小米更多时间和耐心吧。
撰文:柯然
编辑:小马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