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个不速之客来到山西赵城,稍作停留便打着考察的名义直奔城外的广胜寺而去。
此人是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成员,他向广胜寺主持开出22万银元的高价收买《赵城金藏》,遭到了断然拒绝。
![]()
据史书记载,《赵城金藏》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木刻大藏经,是关于佛教的百科全书。相比于许多被岁月蚕食,损坏原貌的藏经,广胜寺的这部《赵城金藏》凭着它古朴的字迹清晰可辨成为了稀世孤本,珍贵异常。
自从《赵城金藏》入了日本人的眼,广胜寺就再也没有清静过。多批日本僧人先后窜入寺庙要收买金藏,均未得逞,在数次拒绝的过程中,广胜寺主持力空法师内心升起了无限的不安。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有了这种强烈的不安后,力空法师便召集寺里众僧将《赵城金藏》从霍山南麓的下寺搬到了山顶的上寺,并吊装进了13级飞虹塔的最高层,用砖石封死。
![]()
抗战爆发,蒋介石想到了《赵城金藏》,他特命驻扎在南晋的第14军军长李默庵去将其取出运往西安。
蒋介石的军队秉性,力空法师早有所闻,他担心在搬运途中经卷遭到士兵哄抢,便与李默庵说中华瑰宝,私人作不了主,任由李默庵如何力争也未能搬走。
然而这事还没完。
1938年2月,阎锡山又派手下来到广胜寺,想把金藏转移到山西吉县。力空法师以路途遥远,辛苦士兵且不安全为由再次拒绝,还好这位手下不是难缠之人,被法师说服了,金藏最终得以留在广胜寺。
然而没过几天,赵城沦陷了,广胜寺正好就在日军的占领区内。
![]()
力空法师坐立不安,凭着日本人曾多次对《赵城金藏》的觊觎,这一次他们只会明抢。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日冠多次来到广胜寺询问金藏的下落,力空法师都说被李默庵运走了。但是日冠并没有因此死心,反而一直在暗中打探金藏的下落。
1941年底,驻扎在山西临汾的日军队伍里迎来一名叫马殿俊的新成员。日军视他为“得力助手”,实际他是我军打入敌营的特工。
1942年春天,力空法师收到了据点日军的通知,说他们日本东方文化考察团要到广胜寺考察,并要站在飞虹塔顶一览赵城风光。
力空法师感觉他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这帮强盗绝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金藏”。
“一定要保护经藏!”法师心急如焚,他突然想到了常来寺里的县长杨泽生,他常和八路军一起抗日,要是让他请八路军将经卷运走,尚且有保存下来的希望。
![]()
想到这里,力空法师做好了“为佛法舍身”的准备,连夜赶去了10里开外的县城,将事情报与了杨泽生。杨泽生听后也觉事关重大,立即上报了太岳军区,军区随即报与了中央。
这时,党中央同时又收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情报,那就是马殿俊。他在潜伏过程中意外得知日军要秘密掠夺国宝《赵城金藏》,遂将消息送了出来。
两条消息汇聚一起,事态自是严重,中央电令必须全力从虎口夺经。
借着夜色,我军游击队共百名战士悄悄穿过日军驻防区,来到了广胜寺。他们在力空法师和寺内僧人的配合下,将《赵城金藏》从飞虹塔内取出,靠着人力,经过4个小时终于将4000多卷经书转移到了离广胜寺70公里远的亢驿村。
在敌人没有丝毫察觉下,经卷就这样被转走了。
![]()
日冠“考察团”如期登临广胜寺,寺里早已人去楼空,众僧侣已然转了地点,力空法师浪迹天涯而去。打开空空如也的飞虹塔,日冠气得咆哮不止。
为了给我军以沉重打击,日军发动了“五一”大扫荡。在这样的形势下,徒手转移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不要说带着经卷转移的战士们了。
在马岭、泽泉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我军战士将经卷背在身上,与敌人周旋,靠着人力最终把经卷运到了深山中,将其藏于一处废弃的石窑里。
在这里,专门留有战士驻守,定期将经卷搬出晾晒,防潮。在此期间,守经的战士也有遇到侵扰的日军,他们会将敌人引向金藏的其它方向,直到牺牲。
在这样的保护下,经卷度过了安稳的三个月。
三个月后,日军调集了3万多人对我根据地进行拉网式扫荡,经卷不得不再次转移。
![]()
山西棉上县地势险要,周围皆是丛山峻岭。在大山深处,有一处废弃很久的煤窑,便是经卷的归宿,它们一直安全地藏在这里,直到抗战结束。
1949年北平解放后,第一件事就是让《赵城金藏》重见天日。经过一系列保护性运输,《赵城金藏》平安抵达北平,收藏于北平图书馆,后来成为国图的镇馆之宝。
时间回到金代,一个名叫崔发珍的山西民女许下一个宏伟的愿望,她要造刻大藏经。
这个愿望岂是一说就能干成的,其间的艰难困苦无以言表。
为了刻经,崔发珍曾断臂募缘。许多佛教信徒被她的决心所感动,纷纷倾囊捐赠,而且劝募者遍布各州县。终于在金熙宗皇统九年,大藏经开启了刻造之路。
到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历经了近30年的时间,《赵城金藏》大功告成。崔发珍授比丘尼戒,被封为“宏教大师”。从此,这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就珍藏于赵城县广胜寺。
![]()
朝代更替,岁月变迁。许多类似于《赵城金藏》的珍品被蚕食殆尽,只剩下这一部金藏经过战火和岁月的洗礼还丧存完好,不得不说是中华文化的幸事。
这部幸存的典籍,不仅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感谢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战火岁月里,从虎口里将《赵城金藏》夺了回来,并先后六次转移,让它完好地步入新中国。
其间,为了保护金藏,许多战士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里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