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5月31日我们将迎来继清明节之后又一个传统节日,名为“端午节”。端午,其中"端"字意为初始,而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月,端午的意思是“五月的开端”。迎来端午节,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都已基本进入炎热、潮湿的夏季,因此要做好防暑防晒措施,以免出现中暑的情况。
端午节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但其由来与古代的“祭龙仪式”有关。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正对《易经》中的第五 爻“飞龙在天”。因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苍龙七宿会飞升至正南中天的位置,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因此古人会择此吉日祭龙祖。
除此之外,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很多说法,例如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这也致使端午节成为了四大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的一个节日,例如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
老人说:今年的端午节是“凶日”?
最近听到村里有些老人说今年的端午节是“凶日”,刚听到这个说法我也有些诧异,但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其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从古至今,人们在做一些大事之前,都会挑选一个好日子进行,这种“挑日子”的习俗,就是我国的择吉文化,例如婚嫁娶亲、动土破土、远行搬家等都会择日而行,图个平安、吉利,民间最常用的择吉方法就是“建除十二日”。
什么是“建除十二日”?
建除十二日,也称“建除十二神”,在《协记辨方书》中对此就有相关记载:“历家以建除十二神配合值日,十二日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观其所值,以定吉凶。”意思是说建除十二日就是由十二个不同含义的日子组合而成,分别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十二个日子会按照顺序每日轮替,旧的周期结束就开始新的周期,循环不休。
今年端午节在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五,乙巳年,辛巳月,庚子日、根据“建除十二日”择吉推算为“危日”,其中“危”有着危险的意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谨慎行事,学会规避风险,这样事情的发展才能更加顺利。因此,今年端午节是“危日”,也是古人眼中的“凶日”。当然,这里想要表达的并非是字面之意,而是传统择吉文化对日子的一种划分方法。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节日习俗肯定是非常丰富的,例如吃粽子、喝雄黄酒、吃五黄、赛龙舟、斗草、拴五色丝线、 佩香囊、挂艾草等,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挂艾草。那么为什么要挂艾草呢?
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在古人看来,五月是“毒月”,五月初五更是“毒上加毒”的日子,被称为“九毒日之首”,古人认为此时天地交泰,容易招惹一些不吉的东西,因此人们会把艾草编成人形或虎形,或者用艾叶剪成相应样子,悬挂或钉、插在门上,用以避邪。所以,在端午节挂艾草,就成了当时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一种方式。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说法。所谓“端午至,五毒醒”,进入农历五月,正值仲夏时节,此时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毒虫蚊蚁开始大量滋生,而古代没有蚊香、驱蚊灯等现代物品,因此古人就想到了在门口悬挂艾草,以此防止毒虫进入家中,因为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全株均可入药。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会产生奇特的芳香。这种气味不仅可以驱赶蚊虫,还能净化空气。
端午节这天“挂艾草”可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但艾草不是随便就能挂的,而是有很多的讲究和说法,每当端午节挂艾草前,老人就会提醒挂艾草的3个忌讳:1不采、2注意、3不挂,都是指的什么?建议早了解。
1不采:不采午时或午时之后的艾草
在《荆楚岁时记》记载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也就是说采艾草的最佳时间为早上的6点至8点之间,这时候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来,艾草又经过一夜的滋养,叶片饱满,汁液充足,而艾草的香味就是依靠其汁液挥发而产生的,因此此时的艾草驱虫效果也是最好的。
如果太旺完全升起,特别是中午或过了中午,随着气温升高,阳光直射,艾草中的汁液就会加速挥发,此时艾草的水分不加,香味也会相对小很多,驱蚊虫的效果也就没有那么明显,而且中午去采摘艾草还可能会出现中暑的情况,因此采艾草的时间要赶早不赶晚,尽量在凉爽的早晨采摘。
2注意:注意小孩、孕妇
挂艾草要注意避免挂有小孩的屋子。因为艾草有着独特的气味,而且气味也会比较浓烈,大人虽然闻着这种气味没什么,甚至还能提神醒脑,但对于小孩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毕竟小孩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其嗅觉相比大人更为敏感,如果长时间处于艾草气味浓郁的环境中,可能会对他们的嗅觉造成刺激,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
其次,如果家中有孕妇,那么就要避免挂艾草了。孕妇属于特殊群体,其身体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特别对一些物质的过敏反应可能会更强烈,而艾草含有挥发油和芳香物质,这些成分可能会让孕妇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而且,孕妇对于气味也会比较敏感,如果长时间待在艾草气味浓郁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不适反应。有些孕妇可能会闻到艾草味后恶心、呕吐,因此挂艾草要尽量避免有小孩的屋子,如果有孕妇的话,就尽量不要挂艾草了。
3不挂:不随意挂艾草
每当端午节前后,人们就会在门口、窗户边、阳台等地挂上艾草,以防蚊虫进入家中,但艾草并不能随意挂,而是有一些讲究,具体如下:
1、不挂长短不一的艾草,俗话说“人怕三长两短”,挂艾草同样有着类似的讲究,尽量避免挂那些长短不一的艾草,这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参差不齐”“不圆满”等不好的意象。在节日里,就应该追求吉祥、圆满的寓意,因此尽量挂长短一致的艾草。而且,挂艾草通常需要将艾草捆绑在一起,如果艾草长短差异很大,在捆绑的过程中就很难固定,容易出现松散的情况。
2、不挂仿真的艾草,一些人可能受不了艾草独特的气味,但也想图个吉祥的寓意,可能会选择买一些仿真的艾草悬挂,但其实这完全没有意义,毕竟挂艾草的真正意义就是驱赶蚊虫,仿真的艾草并没有独特的气味,也起不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因此挂了也是浪费钱,还不如给家人多买几个粽子吃,更能表达节日美好的祝愿。
3、不正着挂艾草,在古代,人们都会倒着挂艾草,这与春节倒着挂“福字”寓意“福到了”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艾草的“艾”与“爱”谐音,倒着挂艾草有着“爱到了”的美好寓意,预示家庭和谐美满。除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倒着挂艾草能更好的挥发其枝干中的汁液,从而提升驱蚊的效果。
总结,挂艾草是端午节重要的习俗之一,但挂艾草之前别忘了以上提到的“1不采、2注意、3不挂”,这是“端午节挂艾草的一些讲究”不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提前祝他们端午安康、生活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