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个影评,今天新灵感出来,换另一个角度:里面的悲剧角色,因上市对赌失败心脏病突发死亡的楚总,代表着中国很多新兴企业的企业主,这些衣冠考究、智商颇高,性格大气的企业主,难道都是一些蠢货吗?
在这部金融片里,刚开始我把事儿想复杂了,我以为将主角,年轻的名校毕业生高寒,推荐到蓝石投资公司的卓能新能源老板是想利用高寒促进未来自己公司的上市。
但是没想到堂堂的楚志宏楚总,最后竟然被高寒气死了,假设算气死了吧。
一个问题不由得而出:这么大的一个新能源企业的老总,会如此轻率听从投行的看法,从而陷入绝境?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但貌似事实真的是如此,张兰、王健林是不是都是类似?因对赌失败而陷入窘境。由于是仓促写文,我没有能去深入的找寻这两位上市失败的确切原因,但是中国企业家在上市这条路上,好像吃这个亏的绝对不少。这个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这源于中国的这些新兴企业家们在做决策的时候的固有模式。他们习惯于通过信任熟人加上迷信品牌来轻率完成决策。并且由于在企业里面,往往说一不二、交横跋扈,难免存在一些土霸王的内在习惯。当乍一面对新的复杂的环境时,这些优秀的人其固有模式,就会成为一种愚蠢,甚至是致命的愚蠢。
你看在这个电影里,高寒就是楚总信任的人,而蓝石投资这个超级投行又是他觉得很有地位的品牌,所以他一个人,很简单,很轻率就签了字,旁边只有自己少不经事的儿子。
你是否觉得他也有点孤独和脆弱呢?
难道楚总没有专业的团队帮自己吗?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时候就出现了:他就是认为蓝石专业啊,他就是信任自己推荐到蓝石的高寒啊,对吗?但临死之前,我觉得他一定意识到:在复杂的环境里,专业和信任,这两个并不是一体的,很多所谓的专业的人或机构,也许恰恰就是你的对手盘。
就好比回到个人理财投资,我们曾看到有多少被杀猪盘被割韭菜的中产阶级或者高净值人群,恰恰就是被打着专业幌子的理财师所蒙骗。而理财师们都那么坏吗?不是!他们又是被自己公司的一直营造品牌和内部洗脑所迷惑,最终做了炮灰。
所以,当一个环境里面都是利益利益利益导向的时候(这不是错误,这恰是成熟环境的一个标志),你会发现越专业的人或机构其实越危险。因为这些高智商的人,你并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
也正是因此,作为销售一方,越专业在如此多的负面案例出现之后,越需要重视长期健康信任关系的建立。
那么什么能够让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呢?是完善的法律机制,但纯法律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无论个体还是机构,它的价值观,尤其是销售价值观,是另外一个绝不能忽视的层面,也就是电影里张托德的坚守。
helen.li这个反派是当前金融行业里销售的缩影,冷酷、美艳、贪婪,你能想起什么人?我看到后脑子里立刻对号入座很多。而张托德则是她的对立面,能想到的很少。
电影就是这样,它表现的都是:越缺什么?越渴望什么!
随着经济发展,如今金融产品有很多新事物不断出现,从2008年导致金融危机的金融衍生品到十年前国内金融机构热烈营销的长期私募股权产品,再到现在的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这些不是毒药也不一定是好。
其实有钱人面临的风险,伴随着这些,反而越来越高。
当人没有钱的时候,你是牛马没人看你,当你有了钱的时候,最聪明的henlen.li们就开始盯上了你。
钱实际上就是带来生命的精彩的,通过博弈的刺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