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在成都发布三款鸿蒙系统PC产品:首款折叠屏笔记本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MateBook Pro及商用笔记本擎云HM940。其中,折叠屏机型定价23999元起,MateBook Pro起售价则为7999元,擎云HM940定价暂未公布。
世界上最大的18寸折叠大屏幕着实令人惊艳,但有一点可能会让期待已久的用户失望,那就是鸿蒙PC延续了手机与平板的“封闭生态策略”。
简单来说,封闭策略就是不支持侧载应用,不支持安装第三方App,用户只能从官方商店下载软件,外设支持方面,打印机、扫描仪等常用外设驱动的支持也不太够。
官方解释称,此举旨在保障系统安全与稳定,且应用商店已覆盖核心办公场景需求。
延续以往策略,信创能力如何?
既然谈到鸿蒙PC,必然就离不开信创,尤其最近“鸿蒙电脑将主打信创市场”的声音频出,在此背景下审视鸿蒙PC,其距离信创标准,确实还有一定距离。
首先,以上所说的禁止侧载,其对于体制内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如今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普遍依赖定制化软件,如杀毒软件等通常需要侧载安装,是无法通过官方商店获取的,如果单位员工不安装这些软件,基本无法展开日常工作。
在纯血鸿蒙PC尚未出世之前,早期版本的鸿蒙PC已有应用先例。
以之前某省政务系统为例,为适配鸿蒙生态部分部门不得不舍弃掉一些专业功能,仅保留WPS、邮件等基础应用。然而统计局需要处理数据分析,税务局依赖金税系统完成税收征管,这些核心需求在简化版鸿蒙系统中无法实现。类似案例表明,当前鸿蒙PC的功能深度难以满足政企复杂场景,强制适配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至于官方所说的安全,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5)目前还未通过国测,这一信创硬性指标暂时还未得到国家认可。
此外,财政部对信创笔记本的采购限价为7000元,而鸿蒙PC起售价已超出这一标准。对比龙芯、飞腾等国产芯片笔记本(央采价3000-4000元),鸿蒙PC在价格、性能、生态上的劣势,显然与中央“过紧日子”和提升财政资金效率的要求相悖。
华式商业逻辑,能否推动生态创新?
信创方面,暂且如此。为再次印证鸿蒙PC的真实的兼容性与性能,有博主对华为PC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全方位测评。
结果显示:鸿蒙PC并不支持Adobe全家桶、AutoCAD、MATLAB、SolidWorks,甚至连国民软件微信都无法在鸿蒙PC上运行,至今仍在适配中,只能通过“多屏协助”模式利用电脑操控手机微信,还遭到了诸多网友的调侃。
且鸿蒙PC80%的原生应用来自手机应用的简单移植,PC版美图秀秀更是直接沿用移动端界面,操作逻辑与PC用户习惯存在割裂。
此外,与主流硬件架构上的差异,则是进一步则更是加剧了兼容性与性能问题。
鸿蒙PC采用的是ARM架构处理器,与主流X86架构存在本质区别,导致软件生态匮乏,原生X86架构+Windows组合可支持超3500万款应用,而鸿蒙PC可直接运行的软件寥寥无几,虽然华为通过架构翻译技术实现部分X86程序运行,但性能损失明显,流畅度远不及原生环境。
综合分析,华为开发鸿蒙电脑PC的目标,其实是与其他终端一起实现封闭的生态闭环,但华为PC的这种封闭垄断性及与主流环境的割裂性,从舆论及产品结果来看已经给华为带来了反噬。
曾几何时,华为也曾高喊生态创新,希望以自身的力量助推科技的发展,但如今在这种价值观及市场战略的引导下,不知新PC的横空出世,对于未来生态的创新将产生何种影响,但如果持续这种封闭的思维,可能会发生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后果。
找到战略平衡点,将是华为破局关键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所发布的《人工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报告》对于华为等企业的这种行为,就已经发出过警示:“一些芯片厂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构建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限制其他厂商或第三方开发者的接入。这种封闭性导致应用开发者只能针对特定厂商的芯片进行优化和定制,进一步加剧了应用与硬件之间的紧耦合关系。”
鸿蒙PC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操作系统自主化征程上再进一步,然而生态闭环的代价已清晰显现:政企市场妥协于功能缺失,消费市场困于体验割裂,技术路线陷入兼容性泥潭。
对于华为而言,如何在“安全可控”与“开放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破局关键,否则,闭环策略或将成为其攀登技术高峰的绊脚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