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强国」张颐武:“新型文化业态” 创造新机会

0
分享至

张颐武:“新型文化业态” 创造新机会

教育强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出,引发关注。在文化领域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表述,其实也是新领域的发展概括。在这一领域中发力,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趋向会带来许多新变化,这一新的提法让人们更关注文化领域里的变化。

“新型文化业态”其实是近些年来在技术发展的支撑下文化的种种新的形态的展开,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和文旅发展的新可能性的展开。近些年来,无论是互联网的最新发展,还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都为文化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支撑,促成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本身正在发生的变化也在要求着新业态的展开,中国的文化产业当下已经有相当强的基础,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也对于文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消费转型也在支撑着文化业态的不断创新。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劲,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转向文化的消费,这方面的消费潜力开始得到释放。人们的文化消费要求更为丰富多样,其提升的要求也更为明显。年轻人所带动的新的消费在文化方面更是有着强劲的增长。同时,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也不断有新的进展。这些其实都为“新型文化业态”快速涌现提供了条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其支撑,而社会不断增长的新的文化需求则是其基础。

“新型文化业态”正在不断发展中,增长迅猛,涉及各个文化领域,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的“新增量”,正在迅速扩大其范围,变成了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极,其未来的增长也可以期待。如在视听文化领域中的微短剧就是引人注目的新业态。这是在短视频发展中出现的,它有短视频的特色,又是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在整个互联网文化中成为引人瞩目的部分。它主要以手机观看为载体,每集都相当短小,适应公众已经熟悉的短视频的样态,让公众能够以零碎的时间来观看。其类型和故事往往来自于中国二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网络文学,从中发展出了许多故事类型。现在微短剧正在快速发展。二○二四年初我在全国政协会议建议促进和规范微短剧的发展时,这一现象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当时称其为正在发展的“黎明期”,然而到了现在“微短剧”的发展已经可以说真正进入了“爆发期”。

二〇二四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突破五点七六亿,占网民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二点四,市场规模达到五百零四点四亿元,预计到二○二七年将超过一千亿元,微短剧行业快速崛起,正逐步成为推动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微短剧的整个产业体量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它的质量也在提升,而且和各个文化领域嫁接而形成新的影响。如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为题的项目,就在文旅的领域有极好的反响。红果短剧和国家图书馆一起推出的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就是古籍和微短剧相结合的作品。微短剧在诸如普法领域也有作用,最近反诈成为普法的热点,就有了这方面的微短剧。由于微短剧的形式灵活,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许多领域有所发挥。微短剧的迅猛发展也让它在今年的两会上成为了一个关注点。

微短剧的“走出去”也有了相当的影响,而且显示了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化走出去的传播不太一样的一些特点。它往往是以平台为主,在专门的APP中呈现,在所在的地域实现了“本土化”,就是以来自中国的成功的类型和基因在本地用当地的演职人员来创作出微短剧作品。这样的微短剧,有不少来自中国文化的内容和观念被转化为本地的形态,成为了本地的正面的文化的一部分,受到相当多关注。不少平台和微短剧都在相当多的国家或地区生根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微短剧走出去不同于仅仅依靠单一的作品走出去,而是以新的平台来带着剧目走出去,有很强的韧性。这种形态,原来海外的受众并不了解,可以说是中国出现的新业态,现在其“出海”相当成功,受到各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微短剧”的发展仅仅是“新型文化业态”的一个部分,从“微短剧”来看“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正可以发现其活力所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颐武:长安街读书会成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邱诗懿;初审:李雨凡、许雪靖;复审:韩培涛、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党委中心组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百余本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长安街读书会 incentive-icons
长安街读书会
相聚长安街,学习长安街(荐书荐刊荐文: @长安街读书会 )
10643文章数 170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