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女神探”聂海芬,光环背后是多少老百姓含冤入狱?

分享至

1965年9月,聂海芬在浙江省杭州市。

从小她就怀揣着当警察的梦想,并且一路的成长都在为这个梦想不懈努力。

到了1986年,21岁的聂海芬终于达成了心愿,加入了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了一名既优秀又干练的女刑警。

进入警队后没多久,聂海芬就凭借出色的能力和业绩,很快就被提拔为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的大队长。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的时候,聂海芬带领团队办理的案件数量已经达到了350起。

她亲手装订的案卷堆起来,能塞满一间30平米的小房间。

聂海芬天生就是干刑侦的料,面对那些棘手或者复杂的案件,她总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找到破案的关键。

因此她在警队里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破案专家”。

在聂海芬的职业生涯中,她侦破的刑事案件接近200起,为国家和人民追回了大量的财产。

因为表现出色,她还成为了杭州市警校的常驻教官,向新一代的年轻警员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

2006年,聂海芬因为战功赫赫,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甚至登上了《人民公安》杂志的封面,还参加了央视的访谈节目。

一时间这位优秀的女刑警名声大噪,成为了全国警员心中的偶像。

然而世事难料,多年后这位备受尊敬的女刑警被查出曾参与办理过一桩冤案。

在没有确凿证据和目击证人的情况下,一对无辜的叔侄被错误地送进了监狱,无辜受牢狱之灾长达十年。

这桩案件就是震惊全国的“5.19奸杀案”。

2003年5月19日凌晨,杭州西湖区的一个水沟边,一位拾荒者偶然发现一具尸体并报了警。

警方火速赶赴现场。

经过仔细勘查,确认死者王冬是先遭强奸后被掐颈致死。

警方根据王冬生前最后一通电话的线索,在张高平和张辉叔侄送货的半路上,将他们拦下,并带往警局协助调查。

起初张高平和张辉以为只是简单配合一下,谁承想这一去竟是长达十年的苦难开端。

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生前最后搭乘的是张氏叔侄的货车,并且在下车后还曾用张高平的手机打过电话,这使得叔侄俩进入了警方的调查范围。

然而在货车上,警方并未找到任何与犯罪有关的痕迹,死者体内也未检测出张高平和张辉的体液,其指甲里的DNA也不属于叔侄俩。

负责这起案件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第一女神探”的聂海芬。



尽管这些证据都表明叔侄俩无罪,但聂海芬却有自己的想法。

她坚持自己的判断,开始了有罪推定。

为了证明叔侄俩有作案时间,聂海芬派人找了一辆空车,按照她推测的作案路线反复模拟。

“从这里到抛尸地点,再返回主路,按这样的速度,时间完全吻合。”

张高平愤怒地拍着桌子反驳:“你们这实验根本不对!我们货车拉着货,根本跑不了那么快,跟你们的空车能一样吗?”

可聂海芬根本不听,一门心思只想尽快结案,维持自己那所谓的100%破案率,好为升职铺路。

面对货车上和死者身上都没有指向叔侄俩的证据,聂海芬强行解释。

她指着抛尸现场的照片说:“这里有水,一夜的冲刷很可能把被害人体内的强奸痕迹冲掉了。”

对于指甲里不属于叔侄俩的DNA,她更是轻描淡写地说:“这可能是死者生前和其他人正常接触留下的,与本案无关。”

为了让叔侄俩认罪,聂海芬不择手段。

张辉被单独关押在狭小的审讯室里,连续7天7夜罚站,双手反掰在背后,身体极度疲惫,双腿颤抖得几乎无法支撑,额头满是汗珠,可他依旧咬牙坚持:“我没犯罪,我不会承认的!”

张高平则遭遇了更惨的待遇,审讯人员让他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还塞着打火机,不准用手碰,稍有不从就是一顿毒打,还不给饭吃、不让睡觉。

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下,叔侄俩最终被迫招供。

但由于分别受审,他们的口供存在诸多矛盾,如犯罪时谁在驾驶位、谁实施了犯罪行为、被害人衣物如何处理等细节都对不上。

聂海芬仍不死心,还安排“狱霸”在狱中协助。

这位“狱霸”本因倒卖淫秽录像被判六年,却与警方“合作”成为“狱侦耳目”,在狱中作威作福。

张高平刚被关进监狱,“狱霸”就凑了过来,先是假惺惺地递上一支烟,然后故作神秘地说:“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这案子怕是悬了。听说你这案子是公安厅督办的,很快就要判死刑了。”

张氏叔侄不懂法律,一开始对“狱霸”的话半信半疑,也不配合他的要求。

“狱霸”见状,冷笑一声,威胁道:“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写认罪书,有你俩好受的!”

在他持续的威胁恐吓下,叔侄俩逐渐意识到自己处境艰难,内心充满了恐惧。



最终他们在极度无奈之下,写下了认罪书。

2004年4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

法庭上仅凭漏洞百出的口供和聂海芬歪曲的证据解读,法院就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叔侄俩听到判决结果,瘫倒在地,泪流满面。

张高平急切地喊道:“这认罪书是那‘狱霸’逼我们写的!他在监狱里威胁我们,不写就要挨打,甚至说我们会被枪毙!我们要求他当庭对证,让真相大白!”

然而法官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张高平满心悲愤,怒视着法庭,大声质问道:“你们现在是大法官、大检察官,手握司法大权。可你们敢保证,你们的子孙后代将来也都能身处高位、不受司法不公的侵害吗?要是他们也遭遇像我们这样的不公,被冤枉定罪,含冤而死,你们又作何感想?法律的公正难道能被如此随意践踏吗?你们这样的判决,如何能让民众信服?”

但法庭对此充耳不闻,维持原判。

叔侄俩不服,提起上诉。

半年后浙江高院二审,张辉由死刑改判死缓,张高平由无期改判有期徒刑15年。

由于叔侄俩一直喊冤,考虑其影响其他罪犯,于是被转移到新疆看守所。

一般的罪犯,入狱一段时间后,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努力表现争取减刑。

可张高平和张辉不一样,张高平总是独自沉思,一有机会就向狱警询问申诉的进展。

有个和张高平关系还算不错的老罪犯,私下里对他说:“老张,我在这监狱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你们叔侄俩和其他人真不一样,我相信你们可能真的没干那事。”

张高平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你相信我们,我们真的是被冤枉的,一天不洗清冤屈,我们一天都不会放弃。”

也有狱友劝他:“别再折腾了,认了吧,说不定还能少受点罪。”

张高平立刻怒目而视,大声吼道:“我没犯罪,为什么要认?我要是认了,我们这个家就彻底完了!我们不能背着这黑锅!”

张高平不断地写申诉材料,但都如石沉大海。

与此同时,他们家的噩耗不断传来。

张高平的妻子本就体弱多病,在得知此事后,病情愈发严重。

丧失主要经济来源,又要四处借钱打官司,最终带着遗憾离世。

张高平的两个女儿在学校里,因为父亲和哥哥的事情,不堪其辱,辍学打工,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张辉的未婚妻,在巨大的压力下,无奈地打掉了腹中的胎儿,然后离开了张辉。

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高平在一本杂志中看到了河南有个叫马廷新的人,他的经历和自己很像,也是被冤枉入狱,五年后才沉冤得雪。

马廷新说,他那时被扔进了一个狱霸的牢房,受到了极其残忍的对待,最后实在受不了折磨就认了罪。

而那个狱霸,就是袁连芳。

张高平听到这事,心里一惊,背上都冒出了冷汗。

这个袁连芳就是当年打自己的那个狱霸。

这事儿让张高平更加坚定了要讨回公道的决心,他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了外面的哥哥张高发。

张高发一听,二话不说就去找了律师朱明勇和检察官张彪。



他们三个人一起,仔细查阅了袁连芳和“5.19奸杀案”的案底,结果越查越觉得这事儿不对劲,疑点太多了。

张高平叔侄的案子迎来了巨大反转,聂海芬这下坐不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