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政策要求,立足东营市“爱润家和 智汇成长”育人理念,以“教联体”为载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壁垒,破解学生身心健康突出问题,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精心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夯实家庭教育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队伍建设。明确家庭教育“局长主导,校(园)长协调,班主任、心理教师主抓,学校主办,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多层面、多形式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规范标准和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下发“家长学校示范校”“优秀家长学员”“垦利区家庭教育教学能手”等文件,确保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各类家长学校严格执行“十有五落实”规范标准,各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一把手”,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校委会成员,做到了组织健全,责任到位。
三是创新实施“1+6+X”工作模式。始终坚守“关爱学生、助力成长”的服务宗旨,依托“家长开课月”“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团体辅导”“个体跟踪服务”“社区宣讲”“校本课程开发”6个核心工作模式,并辅以“爱的智慧”入校巡讲、心理剧展演、骨干班主任培训、名师进社区等多种灵活机动的服务方式开展工作。
二、优化师资课程、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体制,构建高水平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成立垦利区“家校合育共同体”,采用“一纵+一横”数轴式组织架构,“一纵”指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省区级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总牵头;“一横”指,融合省级家庭教育和区级心理健康2个名师工作室先进理念。“共同体”由6名工作室主持人+N个名骨干班主任组成,主持人由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层层遴选认定,骨干班主任经学校、幼儿园推荐,区教育局遴选认定。“共同体”在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二是优化结构,加强师资课程建设。聚焦完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积极参与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制度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主持国家级教育课题《家校社协同推进研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市社科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家风融入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已结题。开发“亲子讲堂”“智慧父母”等课程体系,实现“统筹发布课程菜单,广大家庭自主择课”的“点单式”定制服务。今年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300余场,培训2000余人次。
三是丰富形式,探索指导服务新模式。各校(园)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根据家长实际需求,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依托本校学生成长典型案例,精心策划并实施“家长开课月”活动。开展需求调研、备课、自评总结、跟踪辅导等一系列闭环流程,每学年至少组织4次互动式授课,惠及20万余人次家长;利用“走亲访校”“跬步课堂”“智慧讲堂”等活动,助力教师深入掌握家庭教育核心理念与方法技巧;崔联峰、唐金燕等多名家庭教育宣讲教师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社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家长夜校、亲子讲堂等志愿活动,深受家长好评;各学校幼儿园推出的“蒲公英”“爱与成长”等亲子活动深受家长喜爱,实验三幼“倩倩老师讲故事”入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此外,各校开设线上互动平台400余个,建立超千个微信群和40多个媒体账号,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与交流机会。20余场“爱的智慧”中小学家庭教育巡讲活动圆满结束,为家教共育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三、强化家校协同、创新活动方式,健全家庭教育系统机制。
东营市垦利区积极整合全区家庭教育资源,实施“1+6+N”工程,即构筑“1”套工作体系、实施“6”教共育、激活“N”个阵地作用,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一是重新构筑“1”套工作体系。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采取“双主任制”,由区关工委主任和人大在职副主任任中心主任,教育、妇联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任副主任,统筹全区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指导服务队伍培训等工作,做到有场地、有组织、有机制、有产品。二是创新实施“六教共育”工作模式。召集教育、科技、司法、农林等部门专家、“五老”163人,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六个专委会。实行各专委会轮流值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家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在清明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节点,广泛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参观革命英雄纪念碑,实地了解和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借助活动课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感恩励志、党史国情、家国情怀教育,组织学生走进“杨庙社区”“东营强国研学基地”等研学基地,先后组织红色研学25批次,共计9000余人参与。通过实地参观、听讲解、观察实物等多元化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红色基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三是充分激发“N”个阵地作用。打造高层次“专家工作室”,聘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学会2名教授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专家指导师,指导由区关工委主导的国家级课题《家校社协同推进研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开展专题讲座、培训7场;建好关心下一代基地“蓄水池”,依托城里城外、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等34个省市区各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组织67名“五老”到各级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员、指导员,开展参观、研学等活动200余场次,受益青少年20000余人次;小学三年级至高中学段8000余名学生参与东营市垦利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征文比赛,经过专业评委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82篇、二等奖83篇;重点打造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室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社区活动场所四处,全年值班,开展公益活动;搭建“五老”工作室服务“大舞台”,依托“关爱未来”“吕韵书香”等13个“五老”工作室,组织37名老教育工作者走进74个家长学校开展“爱的智慧”系列讲座等活动200余场。
声明
本文来 源 于东营市垦利区教育局。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 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