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三角,也开始“东北化”了?

0
分享至

文|凯风

人口东北化,不再是传说。

01

全国最“老”的地方,不全在东北。

走在深圳、上海街头,最大感受是,一个遍地都是年轻人,一个随处都能碰到老年人。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提供了佐证。

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53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577.6万人,占比37.6%;65岁以上452万人,占比29.4%。

在各大城区中,老城区明显高于新城区,虹口区、黄浦区、崇明区占比分别为45.2%、44.0%和43.9%。



你能想象,一座城市户籍人口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三人行必有一老”成为现实。

单看户籍人口,上海的老龄化率已经超过东北多地,在万亿城市中位居最前列。

所幸的是,上海还有1000万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可以说,外地人的存在,托底了上海的人口结构,对冲了老龄化的严峻度。

然而,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2023年,上海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仍接近20%,仅次于辽宁。

如果将范围放宽到60岁以上常住人口,上海在2022年就已超过25%,目前正在持续逼近30%。

一般而言,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则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从中度老龄化到重度老龄化,老年社会正在变成现实。

02

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

不只是上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超出想象。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60岁以上人口523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2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占比也已超过20%。

其中,2023年江苏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4.5%,65岁以上也达18.5%,2024年进一步提升。

与之对比,广东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4%,65岁以上人口仅为10%,在全国倒数。



这还是整个广东,如果只看珠三角地区,人口结构更为年轻。

根据七普数据来看,全国最年轻的30个城市,广东一省就占了7城,深圳、东莞老龄化率全国最低。

与之对比,全国最“老”的30座城市中,不全出现在东北,长三角、川渝多个城市跻身其中。

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安徽黄山等地赫然在列。

03

广东、江浙沪,人口结构为何如此悬殊?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镇化越成熟,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老龄化率就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一地的老龄化率,还受到少子化、人口流动的双重拉扯。

生育水平越高,人口净流入越快,老化的速度也能随之而放缓。

广东就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典型,出生人口连续7年全国第一,外地人口超过3000万人,有力托底了人口结构。

长三角虽然不乏外来人口净流入,但本身生育率过低,导致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2024年,广东人口出生率高达8.89‰,位列全国第7位,是唯一跻身前十的经济大省,排在前面的都是西部省份。



与之对比,上海、江苏、浙江分别只有4.75‰、5‰、6.17‰,沪苏的生育水平已经逼近辽宁。

就此而言,长三角地区,无论是生育水平、老龄化水平,都已有东北化的迹象。

04

长三角越来越“老”,影响有多大?

其一,养老金转移支付的重担,将更多落在广东身上。

我国不仅有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养老金全国统筹调剂,形成“南金北济”的格局,广东和江浙沪包邮区是最大贡献主力。

然而,江浙沪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自身的养老金支出压力有增无减,能贡献给其他地区的越来越有限。

当前,广东贡献的养老金上缴金额已占半壁江山。

仅2023年一年,广东省上缴养老金高达1158亿元,是江浙沪总和的5倍左右。

过去5年来,广东累计净上缴养老金近4000亿元,接近其他所有省份的总和。

其二,刺激生育,长三角面临比广东更大的压力,政策力度自然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东有着相对浓厚的生育文化,加上育龄人口规模庞大,无论广府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高于全国。

反观长三角地区,生育意愿明显弱于广东,而当年过度严厉的生育政策,又导致当下育龄人口不足,提振生育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无论是发放生育补贴、鼓励结婚,还是降低养育、生育、教育成本,都要付出比广东更大的政策努力。

其三,无论长三角、珠三角还是其他地区,从抢人到留人越来越有紧迫性,人口争夺战势必更加白热化。

根据《20多个省,人口负增长》一文,2024年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省人口正增长、3省零增长,近2/3省份都是负增长。

部分地区是自然人口负增长所致,部分地区是人口净流出所致,但不少省份遭遇“少子化+人口流失”的双重冲击。

这背后是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增量时代结束,人口竞争沦为零和博弈,但人口之于发展的重要性却有增无减。

毕竟,人不是负担而是资源,既是生产力、创新力,也是消费力,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

不难发现,抢人大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开始只争抢大学生,后来是年轻劳动力,如今只要是人,来者不拒。

当然,比抢人大战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人。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涌入一个地方与抛弃一个地方,只在毫厘之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90后校长带128名学生凌晨割自家麦子。家长:这才是最好的劳动课

90后校长带128名学生凌晨割自家麦子。家长:这才是最好的劳动课

春序娱乐
2025-06-19 23:29:56
梁洛施又出来撒糖了!和男友机场十指紧扣,马浴柯双腿怪异惹争议

梁洛施又出来撒糖了!和男友机场十指紧扣,马浴柯双腿怪异惹争议

塞外书语
2025-06-22 14:18:32
男人偷情一般去酒店,为什么女人偷情,会把情人往家带?

男人偷情一般去酒店,为什么女人偷情,会把情人往家带?

素然追光
2025-06-21 05:00:03
崔康熙是否下课不重要:股改停滞国网要撤资,才是泰山队的大麻烦

崔康熙是否下课不重要:股改停滞国网要撤资,才是泰山队的大麻烦

姜大叔侃球
2025-06-22 11:22:14
老将离队,拒绝成为北控助教,我还能再打两年

老将离队,拒绝成为北控助教,我还能再打两年

体育篮球弟
2025-06-22 15:10:03
郑刚教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新靶点——微环境

郑刚教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新靶点——微环境

医脉通
2025-06-21 18:36:22
明日花绮罗卷卖淫风波!「整容史」眼口鼻大修8大经典事迹被起底

明日花绮罗卷卖淫风波!「整容史」眼口鼻大修8大经典事迹被起底

孤独的独角兽影视
2025-06-22 10:20:05
中共保山市委组织部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中共保山市委组织部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5-06-22 08:45:06
伊朗瞧不起歼-10,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后的救赎

伊朗瞧不起歼-10,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后的救赎

华山穹剑
2025-06-21 21:43:28
女大十,金融巨鳄索罗斯小儿子与希拉里干女儿高调大婚

女大十,金融巨鳄索罗斯小儿子与希拉里干女儿高调大婚

新民周刊
2025-06-22 12:09:53
突发!跟腱撕裂!还好不是杨瀚森!

突发!跟腱撕裂!还好不是杨瀚森!

左右为篮
2025-06-22 13:40:10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自己“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自己“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钟裹杂谈历史
2023-11-22 09:07:16
事件大反转?赵一鸣被抢后续,知情人爆更多信息,称店员指使

事件大反转?赵一鸣被抢后续,知情人爆更多信息,称店员指使

归史
2025-06-21 14:38:39
女人花455万买下四合院,后院的槐树一夜开花,网友:再不跑来不及了

女人花455万买下四合院,后院的槐树一夜开花,网友:再不跑来不及了

无名讲堂
2025-06-19 17:30:39
白俄总统卢卡申科: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听中国的建议和经验

白俄总统卢卡申科: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听中国的建议和经验

一家说
2025-06-21 13:58:32
外婆赴京带外孙,女婿列出伙食费账单,我当天返乡,2月后警车到村

外婆赴京带外孙,女婿列出伙食费账单,我当天返乡,2月后警车到村

朝暮书屋
2025-06-19 18:36:12
马英九再提“两岸统一”,郭正亮妄批马英九访陆,萧美琴再次变脸

马英九再提“两岸统一”,郭正亮妄批马英九访陆,萧美琴再次变脸

阿绐聊社会
2025-06-21 11:33:39
知名演员,突发意外 !

知名演员,突发意外 !

业翔民安
2025-06-22 12:56:04
因小三离婚13年,路过前夫故里,慰问曾经的公公,踏入房间时我愣了

因小三离婚13年,路过前夫故里,慰问曾经的公公,踏入房间时我愣了

程哥讲堂
2025-06-17 18:01:49
如果NBA球星的排名标准由詹姆斯来定,那他要怎样设置才能排在第1

如果NBA球星的排名标准由詹姆斯来定,那他要怎样设置才能排在第1

看球老人
2025-06-22 15:38:18
2025-06-22 15:59:00
国民经略
国民经略
读懂大势,把握趋势
36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苹果后院起火

头条要闻

仅次于核武器的炸弹美国连投10多枚 联合国秘书长发声

头条要闻

仅次于核武器的炸弹美国连投10多枚 联合国秘书长发声

体育要闻

这一次抢七,快要10年的回归

娱乐要闻

央视一哥白岩松被病痛折磨到想不开!

科技要闻

"你应该靠嘴吃饭",罗永浩自述被梁文锋劝退

汽车要闻

首搭华为双王牌/6月24日预售 岚图FREE+正式下线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iOS 26将启用iPhone 16的混音功能 且不仅在照片应用上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闺女上学天天找橡皮,媳妇直接网购15个快递,买了100多块

本地新闻

被贵妃带火的“唐代顶流”,如今怎么不火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