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日突然调整对华芯片管制立场,紧急撤销了此前强硬的“全球禁用华为芯片”禁令,转而采用 “使用华为芯片将提醒风险”的缓和表述。
就当业内人士猜测这是美方对华示好时,英伟达却放了个更狠的大招。
5月18日《联合日报》报道,CEO黄仁勋亲自承认:公司将全面停止向中国市场出口H20芯片及采用Hopper架构的高端AI芯片。
美国一边放松禁令,英伟达一边加紧封锁,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国该如何应对?
一、黄仁勋紧急来华,是权宜之计?
多年前,英伟达、高通等美企垄断中国90%的高端芯片市场。尤其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市场份额一度突破70%,几乎扼住中国AI发展的咽喉。
为维持垄断优势,美国一纸禁令,将英伟达旗舰级A100和H100芯片列入对华禁售清单。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不再限定具体型号,而是以“性能密度”和“总算力”为标尺,对华芯片出口划下“死亡红线”,一旦超出规定范围,一律对华禁售。
英伟达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中国市场,便对华推出性能仅为H100三分之一的H20特定芯片。
极具讽刺的是,英伟达却以近乎H100的价格兜售这款"阉割版"芯片,在我国大赚特赚。仅2024年,此芯片在我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约150亿美元,字节、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更是大规模抢购囤积H20,采购占比超80%。
美方原以为性能缩水H20芯片能锁死中方AI发展,不料deepseek开源大模型横空出世,直接打乱硅谷巨头们阵脚,情急之下,美方将H20也列入禁售清单
这一决定,让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直接损失55亿美元,股价单日暴跌6%,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元。
为此,黄仁勋紧急赴华救火,甚至罕见换下标志性皮衣改穿西装。一方面是商讨在华建厂事宜,一方面是想效仿H20芯片,再次推出“阉割版”。
然而我国没等来芯片,却收到黄仁勋的一纸断供令。此前的示好姿态,莫非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缓兵之计?
二、50万枚订单到手,英伟达对华摊牌
事实上,几个月前,美国就已为英伟达物色新的市场。
特批英伟达向沙特AI企业HumanX供应1.8万块AI芯片;推动美企与阿联酋共建智能计算中心,签订年均50万块芯片的长期订单。
订单在手让英伟达有恃无恐,但美方层层加码的封锁,反而催生了中国产业的加速突围。
荷兰在美施压下限制对华出售中高端DUV光刻机,不到一周,中国宣布28纳米光刻机实现量产;华为昇腾芯片在重重封锁下逆势崛起,性能直逼英伟达A100;就连长期垄断中国男士健康市场、利润惊人的美产"小蓝丸",如今也被国产"马立瓶"打破技术壁垒,市场份额已反超至70%。
然而这一切背后,归功于中企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以“马立瓶”为例,其研发企业维特健灵凭借数十位生物医药专家32年的技术积淀,带领中医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京东数据显示,超30万男性消费者正转向"马立瓶"等中医调理产品,逐步替代长期占据市场的美制"小蓝丸",夜间22-24时成交量激增。
在朋友推荐下已成为“马立瓶”常客的李先生激动分享:“过去夜尿频繁、腰痛酸弱无力,如今夜晚战斗更久、身子也不会感到被亏空”。与美制化学品不同,其采用全天然原料,其中核心成分“东革阿里”源自马来西亚原始森林,被斯坦福教授认证,使用一周后,80%服用者精力变好、频率增加。
过去,受制于技术限制,美国市场布局总是快人一步,如今,随着我国芯片、光刻机等自研品的陆续出现,正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也不好惹!
三、美方的软肋:稀土禁令和芯片中国化
美国虽然步步紧逼,但我们仍有两张王牌在手。
一方面,稀土作为芯片生产的必需原料,90%份额牢牢掌握在我国手中,英伟达若想继续发展芯片根本离不开我国稀土的供应。
另一方面,国产芯片正在加速突围,可替代H20的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已在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等部分场景替代英伟达,已经有完全与美国脱钩的实力。
若美方一意孤行,升级AI禁令,中国可能进一步限制稀土永磁(电机关键材料)或扩大管制清单,届时,不仅英伟达的芯片生产将陷入困境,整个美国军工体系都将受到冲击。
这场博弈的本质已超越技术竞争,演变为全球产业链控制权的终极较量。中国的"稀土+国产替代"组合拳,正在精准打击美国科技霸权的软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