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烂尾,没有回避,没有淡化。
对于肖飞和董小姐的官方调查,已经重磅出炉。
总结一下。
肖飞:手术期间擅自离岗属实,婚内出轨属实。已被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被北京卫健委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五年内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
中日友好医院:被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并罚款。
董小姐:协和“4+4”入学资格存在造假,学位论文存在抄袭剽窃学术不端,情节严重。学术论文3篇不当署名、1篇重复发表,存在科研诚信问题。
已按程序撤销其协和毕业证、学位证,撤销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
协和医院: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对其“4+4”试点全面评估,督促完善。
这些还不算完,最重要的是倒数第二段: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正联合有关部门,对本次事件涉及的相关单位、人员开展深入调查,对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将严肃追责问责,调查情况将向社会公布。
也就是说,这件事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关部门还在继续深入调查,后面还会有大瓜。
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肖飞曾经接受过九派新闻采访。当时他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调查结果出来后,真的说肖飞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医疗安全,我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如今也算求锤得锤了。
张雪峰又说对了,这件事对于学医的人来说,不是天塌了,而是天亮了。
2025年4月,一桩医生出轨丑闻意外撕开了中国医学教育体系的一道裂缝。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举报婚内出轨,而事件中的第三者——27岁的规培医生董小姐,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人们发现,这位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跨界”成为外科医生的女孩,背后是一条普通人难以复制的“特权路径”。
她的故事,不仅牵扯出医学界对“速成博士”的争议,更让公众重新审视那些在规培制度下挣扎的年轻医生们的血泪现实。
在董小姐的“天才履历”被热议的同时,另一组数据正刺痛着社会的神经——过去五年,至少发生了8起规培医生自杀或猝死事件。
2025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一名30岁的规培医生在手术室休息室注射过量丙泊酚自杀。
他生前最后的朋友圈写道:“接连几个夜班都是通宵”“来生,誓不学医”。
医院声明称其自杀系“个人感情因素”,但同事透露,他连续三年每月仅靠800元补贴生活,执业医师考试失利后面临延毕压力。
更早的2024年2月,25岁的曹丽萍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值班室刎颈身亡。
她的遗书定时发送在QQ空间:“每天70元的工资,连上30小时班,请假回来还要继续加班……世上本就没有公平。”
这个农村出身的女孩,轮转到神经内科的最后一个月,用手术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悲剧背后是规培制度的残酷现实。
规培生承担着写病历、值夜班、手术助手等基础工作,甚至要帮上级拿外卖、送材料。
某三甲医院急诊科规培生透露:“我们就是医院的‘万能胶’,哪里需要贴哪里。”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超低的报酬,多数规培生每月补贴仅800-1500元,曹丽萍自杀前已一年未向家里要钱,还要存钱带父母体检。
此外,规培管理之严苛也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
请假可能面临延毕,生病不敢休息。
正如网友评论:“规培就像签了卖身契,熬不过去就是万丈深渊。”
当董小姐在协和医院轻松跨科室轮转时,这些普通规培生正在为生存挣扎。
而两者的命运差异,恰恰暴露了医学教育体系中最尖锐的矛盾——公平。
这个27岁女孩的履历,堪称医学界的“变形记”。
2015年,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女子学院巴纳德学院读经济学:这个常被误认为“哥大本部”的独立学院,录取门槛远低于常春藤名校。
2019年,她通过协和医学院“4+4”项目,从零医学背景直接攻读博士。
疫情期间上网课,第二年却登上官网新闻:主刀肺部切除手术。
更令人咋舌的是其“跨界”轨迹:博士论文研究妇科影像,导师却是骨科院士,学位证书标注内科,规培在胸外科,现职为泌尿外科医生。
正常流程上,常规3年的规培被缩至1年,还通过“打招呼”规避脊柱外科轮转。
61页的博士论文正文仅28页,知网已紧急下架,参与撰写《膀胱癌诊疗指南》时,其他作者均是泌尿外科权威专家。
网友戏称她为“六边形战士”——每个领域都沾边,却难见深耕痕迹。
董小姐并非孤例。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18年推行的“4+4”项目,允许非医学本科生通过4年速成医学博士+1年规培成为医生。
曾有人信誓旦旦地说,“4+4”培养出来的,将是中国的医学梦之队。
但现实操作,却如此荒唐。
项目要求申请者来自“世界前50大学”,但巴纳德学院在U.S.News文理学院排名仅25位,且其经济学课程与医学毫无关联。
董小姐的导师邱贵兴院士专攻骨科,却指导其妇科影像论文,协和官网上校长寄语中关于她的内容被悄然删除。
当普通医学生苦读8年、规培3年时,“4+4”学生仅用5年就能执刀。
有网友质问:“患者是否知道,手术台上站着的是速成博士?”
正如某医学博主所言:“当寒门学子在值班室通宵写病历时,资源阶层的孩子早已拿着‘镀金履历’站上手术台。”
董小姐事件最可怕之处在于:它让公众意识到,医学这个最需要严谨与公平的领域,也已经被腐蚀。
在湖南某医院,规培生曹丽萍的工牌至今还挂在值班室,同事说:“她总说等规培结束就好了,可惜没等到。”
而在北京,董小姐正享受着缩短规培期的“绿色通道”。
两个年轻人的命运,像一面镜子照出的裂痕。
当医学教育不再是“救死扶伤”的圣殿,而是资源博弈的战场,最终付出代价的不仅是寒门学子,更是每一个可能躺在手术台上的普通人。
正如网友在董小姐论文下架的新闻下留言:“我们不怕医生年轻,只怕他们连成长的时间都被特权偷走。”
还有一个最新的消息。据说董小姐生了。
肖飞的爹妈终于盼来了心心念念的孙子。
只是不知道,肖家和董家,现在是在笑还是在哭。
编辑:小可
作者:老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