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要购房买车,或投资项目,或经营做生意,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都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资金。说到贷款,除了银行推出的贷款业务,一些打着银行授权网点的贷款平台、放贷中心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所谓网点把装修设计得跟银行营业厅一样,让人难以辨别是否是银行设立的机构。
近日,朋友需要贷一笔款用于装修,有自称是某某银行客户经理的王姓工作人员跟他联系,说可以低息帮他贷到款,并约朋友到网点咨询办理。朋友于是如约而至,来到九洲国际34楼的所谓银行授权网点。刚进门,就看到门口处有一面写着“贷款处理中心”字样的巨型背景墙,网点装修讲究,有接待服务前台,大厅有办理业务用的桌子,还有独立的洽谈室,里面还有跟银行一样的办公室。从外表来看,这里跟银行的业务大厅还真的差不多。
对接人王经理穿着银行一样的工作服,她热情接待朋友,并详细询问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比如收入、学历、有无社保公积金、缴税情况、所在单位性质、有无负债、贷款用途等等。随后主动帮朋友从手机里通过各个小程序把所有所需资料数据都调取出来,之后王经理交代朋友先坐一会儿,自己便走回里面的办公室去了。几分钟后,有一位穿白色衬衣、佩戴着工作牌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说朋友的资料已上报银行系统进行评估,根据其个人的实际情况,贷款利息为每月2厘2(即年利率为2.64%),现在即可办理建行的贷款手续,但是要交6个点的手续费。朋友贷款15万元,即需要交9千元手续费给他们。
朋友觉得贷款利息较低,就和对方谈价还价,最后谈成手续费为4个点,即事成后交6千元手续费给他们。朋友与对方签订了一个委托协议。随后,年轻男子走了出去。再过了几分钟,又有另外一位戴眼镜的男工作人员拿着计算器、纸张等物品走了过来,说现在可以帮朋友办理贷款手续了。他拿着手机不断对朋友的资料进行拍照、上传,还时不时让朋友刷脸认证。对方在手机上操作了一阵子后,说建行不能放贷 ,然后开始在其手机的工商银行APP上操作同样的程序,过了几分钟,对方跟朋友说工行放贷时间太久,接着又转为在农信社APP操作,同时也是通过各种刷脸认证等方式进行。如法炮制折腾了约一个小时后,对方通知朋友下午三点钟到农信社网点面签办理贷款手续。
下午三点,朋友来到指定农信社银行网点,与上午帮他办理申请贷款资料的那两个人在银行门口外面碰头,奇怪的是这时候这两人已不再佩戴工作牌了。对方交代他进银行后直接找信贷部的韦经理办理就可以了。他们却不肯进去,在外面等候。
朋友走进银行,找到信贷部的韦经理。韦经理给朋友发一个已生成数据银行贷款的小程序。上面显示贷款额度为10.5万,而贷款年利率是6.21%。
由于数据跟之前办理的不一致,朋友从银行出来并把截图拿给接头的那两个人看,并问对方是怎么回事。对方说6.21%的年利率,折算月息就是2厘多,说话的同时他们拿出计算机,用非常快的速度不断按键进行计算,最后计算机上显示出二点几的一串数字,朋友觉得有猫腻,就说和他们一起进银行核对一下,对方却死活不肯进去。于是朋友再次进去咨询那位韦经理,韦经理说,这是银行系统提供的准确信息,贷款额度和贷款利息都必须按照这个执行的。
韦经理还告诉朋友,银行从来不会与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中介业务合作,也不会授权外面的所谓网点或平台进行办理业务,办理贷款也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现在外面一些打着银行旗号办理贷款的贷款中心、信贷中心等等都是非法的,其目的就是骗钱。
等朋友从银行出来,发现一直帮他对接办理贷款业务的那两个人已经不见了。很明显,对方已知道骗局已被识破,早就溜之大吉了。
朋友提醒广大需要贷款的朋友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银行去办理,避免落入贷款中介的套路陷阱,不轻信所谓“低息、免费、快速、无抵押”等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和法律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