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早该被炸掉?三门峡大坝,是败笔还是利民工程?答案来了

0
分享至

当年,是否修筑三门峡大坝,存在着截然相反的2种意见,直到修完后,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赞成的人说三门峡大坝是中国水利史的一项奇迹,不赞成的人说一开始就错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那么三门峡大坝到底值不值得修筑?我们一起来说道说道。

说实话,三门峡大坝可不是政府头脑一热的产物。1957年,黄河又泛滥了,黄河泛滥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那时经常发生,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更是给当政者带来巨大的困扰。



也就是在1957年,新中国决定治理黄河。为此,从兰州到入海口,中苏专家不畏风沙考察了2万多里,最终选择了三门峡修筑大坝。

在选址当天,苏联专家做出了决定:选址这里最好!全国动员了数万名群众肩扛背挑,昼夜不停工作,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

为了修筑三门峡大坝,还搬迁了不少的老百姓。不少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移民到了更为贫瘠的地方。



有些人认为牺牲是值得的,毕竟“牺牲小家,顾全大家”。三门峡水库一旦蓄水,问题就出现了,如何清除黄河的泥沙呢?仅仅一年时间,潼关河床就淤塞到了危险的地步,渭河洪水无处可去,直接堵塞了关中的“生命线”。西安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

当时,不仅工程师们很担心,连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也很担心。一些人抱怨重建家园太累了,而另一些人则担心庄稼被洪水淹没。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其中许多甚至变成了对大坝的抱怨。

本以为修筑大坝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危机换了一种方式。三门峡大坝会不会出事成了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新闻话题。



政府怕老百姓担心,各种安抚和解释不断,好像只要不提,麻烦就过去了。表面上看,大坝耸立在黄河中游,水流旺盛,旅游业发展了。一小部分“乐观主义者”开始发声: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及时清淤,只要大家习惯就行了。

但反对声音一点也不小。有人算了算:大坝建成没几年,很多人被重新安置。另外,大坝建成后本应该靠发电产生经济效益,但实际上,电力没达到预期,清淤的成本却大大增加。技术挑战和人们的困难没在一夜之间消失。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时,传来了一则好消息:泥沙问题解决找到了突破口。经过几次改造,技术团队不仅找到了解决泥沙淤积问题的办法,还在大坝上安装了“自清洗”系统——控制泥沙排放,调节水位,不再盲目一味“堵水”。



防洪的伟大功绩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给沿岸居民生活的实际变化。此前,大坝上那场咬牙切齿的“批评会”突然变成了一场经验分享会。

由于发电量切实发挥作用,使中国的夏天变得凉爽。灌溉工程使无数麦田郁郁葱葱。三门峡不仅没有成为废墟,而且成为了旅游胜地。更有趣的是,人们终于明白了“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

根据三门峡的经验教训,后来修建的小浪底大坝更是厉害。那些曾经“要炸掉”的声音也销声匿迹,许多人开始用“打比方”来赞美三门峡大坝——如果不是你的失误,我们永远学不会解决泥沙这门技术。



然而,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总有一些阴影难以消散。经过多次翻修,大坝的技术瓶颈已经克服,但搬迁群众的生活一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

一些房屋被遗弃,一些生计被中断,补偿和安置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与此同时,环境影响逐渐显现:一些地区的生态条件有所改善,而另一些地区则因水源分配而遇到了新的冲突。

专家们意见不一,媒体评论也有不同:一些人抱怨大坝使黄河“失灵”,而另一些人则说,如果没有大坝,下游就会被淹没得乱七八糟。



站在三门峡大坝上,望着滚滚的黄河,人们的心中难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能回到没有修建大坝的时代——专家和人民、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就像两条交织在一起的黄河水,没有人能说清楚里面的情况,每个人都尽了最大努力,但不幸的是,结果不如教科书上写的那么令人满意。

谁的利益,谁的损失,谁应该承担责任?这一系列的问题尚未得到任何人的完美解答。你是说三门峡大坝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吗?那些被安置在贫瘠地区的村民确实牺牲很大?这座大坝没用吗?防洪的巨大作用确实功劳不小?

三门峡的“苦果”尚未完全解决,今天的贡献依赖于后来的补救措施。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中国人真的有勇气纠正错误,从失败中摸索出大坝行业的“小浪底”。



三门峡大坝值得修建吗?有人说它拯救了黄河,而另一些人则说是一个教训,人为地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三门峡大坝,是败笔还是利民工程?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争议交给历史和后人来评判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面战争爆发前,北京2次拨号,以色列挂了王毅电话后,再炸第2国

全面战争爆发前,北京2次拨号,以色列挂了王毅电话后,再炸第2国

大白话瞰世界
2025-06-17 13:35:57
“自废武功”?川普一句话拜登四年白干,英澳傻眼,中方按兵不动

“自废武功”?川普一句话拜登四年白干,英澳傻眼,中方按兵不动

历史求知所
2025-06-17 13:05:05
内贾德销声匿迹前,曾留给伊朗最后一句警告,如今已经开始应验了

内贾德销声匿迹前,曾留给伊朗最后一句警告,如今已经开始应验了

愚鉴
2025-06-18 13:14:37
好可怜的老师啊!晚上10点钟吃烧烤发朋友圈,竟然被家长举报了…

好可怜的老师啊!晚上10点钟吃烧烤发朋友圈,竟然被家长举报了…

火山诗话
2025-06-17 12:55:39
女人会这么做,已经让别人“搞”过很久了,你还不知道吗?

女人会这么做,已经让别人“搞”过很久了,你还不知道吗?

故衣谈历史
2025-06-14 11:29:26
詹姆斯:若小儿子布莱斯26年进入NBA,我不排除届时继续征战

詹姆斯:若小儿子布莱斯26年进入NBA,我不排除届时继续征战

懂球帝
2025-06-18 09:23:55
伊朗开窍了,用导弹摧毁以色列出过三位诺奖得主的魏茨曼研究中心

伊朗开窍了,用导弹摧毁以色列出过三位诺奖得主的魏茨曼研究中心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6-16 18:37:28
芯片不是问题!1颗不行就4颗,华为“四芯片封装”技术来了

芯片不是问题!1颗不行就4颗,华为“四芯片封装”技术来了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6-17 10:22:17
长安的荔枝:直到易烊千玺出场,三句话让我知道这剧为何“扑”了

长安的荔枝:直到易烊千玺出场,三句话让我知道这剧为何“扑”了

娱乐故事
2025-06-17 21:56:37
詹姆斯再发声!炮轰"戒指论":艾弗森巴克利不伟大?这逻辑太离谱

詹姆斯再发声!炮轰"戒指论":艾弗森巴克利不伟大?这逻辑太离谱

球童无忌
2025-06-18 14:18:56
帝国之援:解决伊以战争的关键钥匙,为何是巴铁?请看历史长镜头

帝国之援:解决伊以战争的关键钥匙,为何是巴铁?请看历史长镜头

牛牛叨史
2025-06-18 12:18:52
狂开1863家店,全是预制菜!究竟是谁在吃这家网红餐厅?

狂开1863家店,全是预制菜!究竟是谁在吃这家网红餐厅?

阿伧说事
2025-06-17 10:55:33
下一个乌克兰浮现?美防长放话:中国敢动手,美国就下场

下一个乌克兰浮现?美防长放话:中国敢动手,美国就下场

蓝色海边
2025-06-18 11:52:29
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后违规接受宴请,应予以严肃处理

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后违规接受宴请,应予以严肃处理

今日海沧
2025-06-17 19:42:56
史上最严禁酒令变味了 白酒重蹈教培、地产覆辙?

史上最严禁酒令变味了 白酒重蹈教培、地产覆辙?

资本时差
2025-06-17 22:13:54
56岁高晓松与高中女友相约聚会,晒二人恋爱时合影,被嘲像两代人

56岁高晓松与高中女友相约聚会,晒二人恋爱时合影,被嘲像两代人

娱圈小愚
2025-06-18 08:53:07
哈尔滨大三女生坐T3网约车被司机猥亵,司机竟住同一小区,女生担心被报复重度抑郁

哈尔滨大三女生坐T3网约车被司机猥亵,司机竟住同一小区,女生担心被报复重度抑郁

红星新闻
2025-06-18 01:00:08
霍思燕夫妇参加儿子毕业典礼,12岁嗯哼穿校服超帅就是身高有点矮

霍思燕夫妇参加儿子毕业典礼,12岁嗯哼穿校服超帅就是身高有点矮

深析古今
2025-06-17 22:19:44
胶着的以伊局势怎么破?专家:可能有三条走向,都不是“赢家之路”

胶着的以伊局势怎么破?专家:可能有三条走向,都不是“赢家之路”

红星新闻
2025-06-18 07:08:20
伊朗怒斥以方“越过所有红线” 美国增兵同时释放会谈信号

伊朗怒斥以方“越过所有红线” 美国增兵同时释放会谈信号

极目新闻
2025-06-17 17:42:27
2025-06-18 14:39:00
诗意世界 incentive-icons
诗意世界
讲历史故事,谈人生经历
2005文章数 276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狱警因给罪犯"捎买带"获利6万被处分 10年后又被立案

头条要闻

狱警因给罪犯"捎买带"获利6万被处分 10年后又被立案

体育要闻

从春晚秧歌到拳击擂台,中国机器人打服老外

娱乐要闻

S妈晒慈善照 疑似躲避大S遗产风波

财经要闻

"高端国货"林清轩IPO:虚假宣传成"惯犯"

科技要闻

别叫我互联网公司,京东的野心藏不住了

汽车要闻

六色可选!秦L EV发布限定改色车膜 1999元包安装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温暖明亮 三代同堂之家

房产要闻

硬核补货!海口主城买入低密洋房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军事要闻

特朗普呼吁伊朗无条件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