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停火到期!50万印军压境克什米尔,转头发现,真正火药桶不在前线

0
分享至

印巴停火到期,印度军方及时宣布与巴基斯坦的停火协议"没有终止日期",但斯利那加-列城公路上昼夜不停的军车、克什米尔前线新增的50万大军,以及印度空军基地里忙碌的美国顾问,都在暗示这场较量远未结束。但印度一转头,却面临尴尬一幕:来自中巴工业产能的降维打击,足以让印度1200枚防空导弹库存在一周内耗尽。而真正的火药桶,也不在克什米尔前线。

据环球网报道称,印度军方于近日表示,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没有终止日期”,将暂停敌对行动,双方的协议仍旧有效。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还没有准备好,等哪天准备好了,丢掉的面子还是要拿回来的。

当前,印度往克什米尔增兵了,印度宣布,他们要把4000名退役军人作为“战斗志愿者”派到克什米尔冲突前线。


图为印士兵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现在已经在克什米尔部署了50万大军!第14、15、16三个集团军同时压境,T-72M1坦克和米格-21悉数出动。

我们从印度的军事行动就能看得出来,印度现在很焦虑,在停火的状态下,印度依旧想要强化对争议领土的实际控制权。而莫迪需要兑现他的竞选承诺。

但细看之下,这条号称"钢铁防线"的战线却不堪一击,印度67%的主战坦克是上世纪80年代的苏制老古董,32%的战机机龄超过40年,而维系50万大军的生命线,仅有每年封山半年的斯利那加公路。

更讽刺的是,这些前线士兵中82%是低种姓兵员,教育水平普遍低于高中,纪律投诉率年增23%,去年甚至发生整建制部队擅自越境挑衅的丑闻。

这种靠人海战术堆砌的威慑,在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和自杀无人机面前,简直就是行走的“炮灰”。

莫迪现在也顾不上这些,印人党在5个邦地方选举中得票率暴跌11%,克什米尔议题的社交媒体搜索量立刻飙升470%;卢比贬值14%引发民生危机,军费却逆势增长9.2%至726亿美元,国内一堆无解的乱象,只能通过外部矛盾来转移了。


图为莫迪 资料图

此次空战, 印度还暴露了空军基地有美军顾问的事情,当前,美军顾问正在帮印军处理C-17运输机技术故障的问题。

但是,印度空军的问题很难解决,就连那3架被巴军击落的阵风战机,也成了政治道具,要知道,每架2.4亿欧元的采购价中,实际裸机成本仅9100万,其余全是法国人收取的"印度特供费",从温控机库建造到飞行员培训,甚至包括美军顾问都修不好的C-17运输机维护合同。

不是美西方的武器太菜,而是盲目自信的印度空军实力有限,无法将这些武器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印度更焦虑的是,在此次空战中,巴基斯坦轻轻松松击落阵风战机是在克制下的结果。

有巴方空军透露,他们原本可以击落11架阵风的,但担心冲突升级,所以选择了克制。而且巴军有能力打击印度11个空军基地,却刻意避开了驻扎美军的运输机基地。可以说,给足了美国和印度面子。


巴基斯坦的武器来源于中国 图为战斗机

这种精准拿捏的背后,是工业产能的降维打击,巴基斯坦的武器来源于中国,而中国制造的零件占巴方无人机85%份额,月产3000架的规模能让印度1200枚防空导弹库存在一周内耗尽。

更令印度夜不能寐的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军事价值,37座雷达站构成的监控网络,使得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公路密度(仅0.21km/km²)成了笑话。而当印度威胁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时,北京在雅鲁藏布江的水电站规划,正悄然掐住南亚水资源的命脉。

这场失衡博弈正在催生新的战争形态。

2023年印巴83%的边境摩擦发生在夜间,AI巡飞弹和热成像装备让海拔5000米的雪山不再安全。

印度寄予厚望的光辉MK1A战机单价飙至6300万美元,性能却只相当于枭龙Block1,面对歼-10C如同"拿着弹弓挑战狙击手"。

而巴方拟对印商品征收300%过境费的反制,叠加中巴货币互换额度扩至1500亿的金融盾牌,正在把冲突引向经济战场。就连沙特也带着30亿美元援巴计划入场调解,印度现在竟然还沉浸在“自我强大”的催眠中。

其实,印度很清楚,50万大军挺近前线只是宣布一个态度,真正的火药桶不在边境前线,而在印度内部。

印控克什米尔分离主义武装获得先进夜视装备后,袭击频次月均增长17%;莫迪取消该地区自治地位的决定,正把5.7万驻军拖入治安战泥潭,每年34亿美元的军费消耗堪比无底洞。

当印度网民还在为"虚拟胜利"欢呼时,前线的低种姓士兵正用手机拍摄暴雪中断粮的视频,这些画面自然不会出现在官方通报里,却可能在某天引发比枪炮更致命的链式反应。

责任编辑:韩青青_NB308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媒:普京访华将停留4天,“非常罕见”

俄媒:普京访华将停留4天,“非常罕见”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06:14:03
杨瀚森正式出发前往纽约!26天试训14站:赔率最看好太阳选中他

杨瀚森正式出发前往纽约!26天试训14站:赔率最看好太阳选中他

罗说NBA
2025-06-24 06:13:04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或借鉴“胡塞模式”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或借鉴“胡塞模式”

上观新闻
2025-06-23 21:47:11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突发!许家印再爆大瓜!

突发!许家印再爆大瓜!

财经要参
2025-06-24 00:07:33
一个时代结束,台积电不会再提华为芯片订单了

一个时代结束,台积电不会再提华为芯片订单了

小陆搞笑日常
2025-06-24 05:50:45
【独家报道】福尔道核设施最新卫星影像公开 最大弹坑直径或达六米

【独家报道】福尔道核设施最新卫星影像公开 最大弹坑直径或达六米

环球网资讯
2025-06-23 22:00:07
官宣!米尔佐扬将访华

官宣!米尔佐扬将访华

环球时报新闻
2025-06-23 21:04:19
卡塔尔首都多哈响起爆炸声

卡塔尔首都多哈响起爆炸声

财联社
2025-06-24 00:47:18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大千世界观
2025-05-22 16:57:05
深圳中介大事件:华侨城成交一套3亿的别墅,中介小哥独吞400个

深圳中介大事件:华侨城成交一套3亿的别墅,中介小哥独吞400个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6-23 16:30:14
新华社发文,没有24小时禁酒!

新华社发文,没有24小时禁酒!

洞见报告
2025-06-23 15:10:18
这很可能是第一个被摧毁的巨型现代化城市,以色列上百亿大楼

这很可能是第一个被摧毁的巨型现代化城市,以色列上百亿大楼

诗意世界
2025-06-23 22:22:38
哈利今日接受手术修复撕裂跟腱!预计下季报销 步行者遭毁灭打击

哈利今日接受手术修复撕裂跟腱!预计下季报销 步行者遭毁灭打击

罗说NBA
2025-06-24 05:36:10
急了!张雪峰连续发文提醒考生,强调三遍,不要看分排名更重要

急了!张雪峰连续发文提醒考生,强调三遍,不要看分排名更重要

户外阿毽
2025-06-24 01:39:43
被清华打假后,曹玉磊回应:“清大经管”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公司主业是做培训,开“老板培训班”

被清华打假后,曹玉磊回应:“清大经管”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公司主业是做培训,开“老板培训班”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6-23 17:39:29
“任何侵犯我国领空的外国飞机,直接击落!”中国国防部正式表态

“任何侵犯我国领空的外国飞机,直接击落!”中国国防部正式表态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6-24 00:08:21
噩梦!某新能源汽车突然失速,杭州车主发帖称一家人上演生死逃亡

噩梦!某新能源汽车突然失速,杭州车主发帖称一家人上演生死逃亡

火山诗话
2025-06-23 13:11:21
上海女孩工资刚发,给姑姑转1200元表感恩,却收到“逐客令”…

上海女孩工资刚发,给姑姑转1200元表感恩,却收到“逐客令”…

火山诗话
2025-06-24 07:40:15
联发科起诉华为!

联发科起诉华为!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06-23 22:49:25
2025-06-24 09:39:00
说天说地说实事
说天说地说实事
家事国事时事事,事事关心!
15954文章数 179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特朗普:以伊完全同意全面停火

头条要闻

牛弹琴:伊朗还是太天真了 10天被美国骗了至少3次

头条要闻

牛弹琴:伊朗还是太天真了 10天被美国骗了至少3次

体育要闻

比起雷霆三少,他才是真正队魂

娱乐要闻

魏大勋和秦岚没分手!

财经要闻

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

科技要闻

特斯拉股价飙涨8%,但Robotaxi小违章不断

汽车要闻

真香价格+质保承诺 别克E5很难让人拒绝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被贵妃带火的“唐代顶流”,如今怎么不火了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父母如何说话孩子才能听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