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关税战终于按下了暂停键,可没想到在平稳度过一星期时间后,中国突然对美国、日本、欧盟同时加税,且最高达到74.9%。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为何在关税战平息之际突然出手。
5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一条重磅通知,对美国日本欧盟输华的共聚聚甲醛加征关税,其中美国企业被加关税最多,达到了74.9%,日本和欧盟多数在35%和25%。
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中方突然宣布这样的消息不免让人联想,这一做法的背后是否有额外用意。
事实上,美日欧盟的企业之所以会被加税,是因为他们在中国进行共聚聚甲醛倾销,并导致中国该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所以依法进行惩戒。
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此次的加税举措与关税战并无关系,再者说相关调查从去年5月就已经开始,今年1月就发布了初裁决定,那个时候关税战还没有开始。
然而反倾销措施作为一种贸易工具,除了经济因素外,也经常会掺杂政治和外交因素,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此次关税加上反制性质似乎也合情合理。
第一件事,中美虽然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但美国却在别的地方对华出手,在科技领域,美国一纸命令,想要在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
在拜登时期,美国就曾大范围在科技领域围堵打压中国,但最后的结果很清楚,中国科技将包围圈逐个击破,如今特朗普故技重施,也不可能产生作用,但这种做法却彰显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
第二件事,哥伦比亚总统不久前赴华访问,并且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规划,这对于两国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但没想到美国却想要多管闲事,不准哥伦比亚给境内中资企业贷款。
第三件事,中美虽然在关税上达成了协议,但在芬太尼问题上却再一次谈崩了,这也意味着,达成关税共识并不代表着博弈消失。
从美国干的这些事来看,对其一部分企业加征74.9%的关税,敲打一下特朗普政府,也完全合情合理。
但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我们都应该意识到,中美达成的共识仅限于关税领域,对于其他领域而言,那就是一码事归一码事。
中美在关税上达成的协议,是中方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因此妥协,所以该调查的东西不会缓和。
另一方面,日内瓦经贸谈判只是让关税回到了四月初的状态,可以看做是对局势的一次降温,但要输双方握手言和,目前来看还没有到这种程度。
所以说,中国只有继续抗争下去,才能让特朗普政府服软,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而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中方在关税上的立场是一贯的,美国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拿出诚意,停止施压谈判。
在中方的强硬态度下,特朗普日前再次释放善意,称想要访问中国,并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不过他恐怕难以等到中方的邀请了,真的想要访华的话,比如主动申请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