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前阵子,小雨在育儿群里和大家分享了一张“家庭收入等级表”,瞬间引起了热议。
群里不少宝妈都在感慨:不是我们不想生二胎,是真的养不起!
表中显示,家庭年收入如果达不到六级以上(约30万起),养育两个孩子简直是“硬扛”。
但我们这一代爸妈对生几个孩子的焦虑,不只是经济账的问题。
更大一部分压力,其实来自老一辈人源源不断的“催生”攻势。
01
为什么老一辈总是喜欢“催生”?
他们的育儿观里,孩子是“自生自灭”式成长
在那个物资匮乏、计划生育尚未严格实施的年代,很多家庭动辄生三四个甚至更多。
农村家庭常说:“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才是福气”。
那个时候养娃的模式很简单——生下来,喂饱,能上学最好,不能上也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从小就在“放养”环境中自立成长,大的带小的,有问题自己摸索,家长并不会事事插手。
这种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坚韧”和“吃苦耐劳”,也让他们习惯了不需要为每个孩子“精细投入”。
所以现在当他们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只生一个娃、各种精细化育儿时,自然会觉得“太娇气”“矫情了”,于是就变成了“多生点才热闹,怎么一个就受不了了?”
退休后无所适从,把带娃当做“第二人生”
许多老人退休后突然从快节奏中抽离出来,反而无所适从。
他们早已没有个人追求、也不擅长发展兴趣爱好,反而更渴望重新“发挥价值”。
而帮子女带娃,恰好成了他们获得成就感与存在感的方式。
于是,他们会主动说:“你们就生,剩下的我们来带!”听起来似乎轻松又贴心,但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年轻父母在精神、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压力。
他们愿意出力,但我们得负责任。这才是代际之间最根本的认知鸿沟。
02
“家庭收入等级表”一出,戳中年轻父母的痛点
前几年,一位住在二线城市的宝妈分享了她一年抚养孩子的详细账单,引发共鸣:
吃穿用度:约3万元
教育(幼儿园学费、兴趣班、绘本教材等):约4万元
医疗、旅游和额外消费:约3万元
这还只是学龄前的支出,如果孩子进入小学、中学,甚至考虑未来出国、艺术培养、特长辅导,花费只会更高。
更别说还有结婚买房的“长远投资”——没有个几百万,是不敢说自己给孩子“准备好了未来”的。
如此庞大的成本压力下,很多家庭在一个孩子身上就已经拼尽全力。生二胎、三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最近流传很广的“家庭收入等级表”把现实摆得明明白白:
第一级(贫困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
第二级(温饱家庭):年收入5-8万元
第三级(基础小康):年收入8-15万元
第四级(普通小康):年收入15-25万元
第五级(轻度富裕):年收入25-30万元
第六级(中等富裕):年收入30-50万元
第七级及以上(高收入):年收入50万+
根据这个标准,一个家庭如果想要养育两个孩子且保证生活质量不被显著拉低,至少要达到第六级以上。
而达到这个标准的家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多数年轻夫妻还在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养老压力的多重夹击中疲于奔命。
更现实的一点是,如果因为生育二胎而让老大享受到的资源被大幅削减,兄弟姐妹之间也可能埋下隔阂的种子,影响亲情关系。
03
孩子的幸福感,真的和家庭收入有关吗?
很多老一辈人常说:“小时候我们穷得连肉都吃不上,也没觉得不幸福。”这当然是实话,但那是建立在所有人都差不多的前提下。
如今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卷”时代,衣服要名牌,辅导班不能落,寒暑假要去夏令营,朋友圈晒的不是玩泥巴而是亲子游学……
孩子的幸福感当然不是完全由金钱决定,但家庭的物质条件确实影响着他们能不能获得平等的起点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二胎时代,一对父母同时要为两个孩子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和生活条件,真不是光靠热情就能实现的。
现在的年轻父母,已经不再是听话的“传宗接代机器”。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成长质量、心理健康、家庭氛围的温度。
很多人选择只生一个孩子,并不是自私,而是负责任。养好一个孩子,让他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认同感、自信心,比“数量”更重要。
我们不需要生两个孩子来满足父母的愿望,也不必用孩子的幸福去交换他人的认可。
果妈寄语
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责任。这个责任,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情感的、教育的、时间的。
我们可以感谢老人愿意出手帮忙,但不能将自己的抚养责任全部托付。毕竟,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只有父母才是主力军。
别再被“多子多福”的老观念绑架了,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催促而盲目生二胎。真正适合你的家庭节奏,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互动话题:你觉得“家庭收入等级表”说得在理吗?你会因为经济条件选择只生一个孩子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