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份声明标志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税战告一段落,两国都降低了115%的关税。虽然这只能算是是暂时停火,毕竟只是“暂停部分关税”,但仍旧让世界各国松了一口气,这场关税战或许是要看到头了。
美国媒体却完全开心不起来,因为这份声明实际承认了无人敢于承认的现实——美国已经被中国卡了脖子,美国却连半点对策都没有。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美国虽然基础工业空心化,但高端制造业总还是有所保证的,理由则是美国尚可生产各类高精尖武器,比如F-35战斗机之类的。这一看法对于外行人或许足够了,就连美国那些对工业生产一知半解的议员们或许也足够,可实际情况却足以让美国的内行们心生悲凉。
事实是,F-35战机生产线因镝元素短缺而几乎停顿,特斯拉的永磁电机订单直接排到2027年。如果中美今天全面脱钩,美国甚至连一枚标枪反坦克导弹都生产不出来。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稀土管制,而美国则完全没有任何应对手段——如果从日本回收二手硬盘,从中提取稀土元素也算的话。
在美国挑起关税战之后,美国的稀土和稀土相关零部件的储备是多少呢?答案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数字,那就是全美的储备仅够美国使用三个月。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呢?毫不客气的说就是,如果美国立刻和一个国家爆发战争,那么美国的高精尖武器仅仅能维持三个月的生产,三个月后美国就得退回二战时代了。
这并非是玩笑之谈,而是一个客观摆在美国面前的现实,美国高精尖工业实际需要大量基础工业和高端加工业才能生产的零部件,而美国国内在这一方面早已经停顿,制造业空心化决定了美国工业体系实际非常畸形,大部分零部件美国无法自行生产,必须依赖于外部进口才能够维持。
那美国的稀土进口主要依赖于谁呢?答案是中国。从2014年到2017年,美国超过87%的稀土产品都来自于中国,剩下份额主要来自爱沙尼亚、日韩和法国,但就算是这点份额也绕不开中国,因为日本、法国和爱沙尼亚的稀土产品实际也是中国方面生产的,这几个国家的稀土公司不过是做了个二道贩子罢了。
当然,美国大可以宣布中国在会谈后放开了稀土禁令,特朗普本人就宣称自己得到了“贸易战”然而这种放开是非常局限的,中国固然是开放了七种重稀土,可对于军用级的产品仍旧严格把控,比如说军用级镝、铽等关键军用物资在出口上被严格限制。这几乎是掐死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命门,而美国却没有任何反制措施。
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悲观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美国根本无力在稀土方面和中国竞争,中国几乎完全垄断了稀土市场,哈耶克的大手完全站在了中国这一边。如果中国只需要加强管制,就可以捏死美国的军工生产,那么美国又该如何与中国对抗呢?
一句话,摆在美国面前的客观现实是他们无法抗衡中国在稀土产业上的垄断地位,除非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能从近乎从无到有的进行建立,否则美国只能承认失败。
对于美国能否从无到有的自行建设稀土产业,一些人总是有一些奇怪的看法。认为美国也有稀土矿,也有稀土冶炼企业,美国只是因为环保问题才放弃了稀土产业,而中国不重视环保产业才占得先机。假设美国能够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那么中国很快就会失去在稀土产业上的优势地位。
这种言论在网络上从来不缺,但却暴露了其支持者的无知,因为美国面临的问题在于是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其研发体系也早已瘫痪,这决定了美国在稀土产业上无能为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有四百家稀土相关的创业公司,但其中真正能进入生产阶段的公司仅有五家,而能转入量产阶段的却只有两家,而且产能极其低下,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国。等于说美国这四百家创业公司全是废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的现状。
以去年12月为例,在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之后,美国稀土公司尝试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磁铁厂,计划每年生产5000吨稀土磁铁,而所需的原材料则需要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稀土矿里提炼。由此可见,美国为了对抗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做了努力的,但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么?
答案是没有回报。稀土公司首席CEO约书亚·巴拉德的看法是十分绝望的,磁铁厂的完工和投产遥遥无期,美国缺乏稀土的精炼技术,而矿产挖掘协议则干脆需要数年时间来达成,具体的开工和产量也完全未知。换句话说,现在只是先把工厂盖起来,但没法保证工厂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也完全无法保证,整个项目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奇观”。
美国面临的问题是缺技术,内部开采成问题,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而如果放眼美国的工业体系,则会发现美国需要面临更大的问题。想要建设稀土产业链,美国需要的是重塑自己的工业体系,甚至连电力系统也需要重塑,那些老旧的电力设施根本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生产需求。
2024年中国的发电量为10.1万亿千瓦时,而美国仅为4.36万亿千瓦时,也就是说中国的发电量是美国的2倍以上。通过发电量很容易看出美国工业的衰败,美国工业已经完全不具备与中国对抗的能力。如果想要满足特朗普所说的制造业回流,那么美国需要掏出大笔资金修缮自己的基础设施,其中对那些老旧电力设施的更新则是刚需。
但遗憾的是,美国无力完成这件事,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甚至连技术研发和熟练工人都凑不齐。美国稀土和磁性材料咨询公司斯坦·特劳特曾悲观的表示:“在稀土行业我们已经失去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也不存在,在稀土相关的行业里我们无法有任何作为。”
斯坦·特劳特的话其实很明显,那就是美国在稀土相关的技术领域已经有严重的断代,其技术是停留在过时的技术上,可就算是过时的技术也没有人力来实现运用。这就和美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相同,连基本的熟练工人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任何制造业蓝图都无法完成,这导致美国重建稀土产业的努力化为泡影。
何况,中国稀土产业实际大量进口矿产,在经过加工后又贩卖到国际市场上,技术垄断决定了各国普遍只能从中国获取稀土产品。这意味就算美国从乌克兰弄到了稀土矿产,最后的结果可能也是拉倒中国进行加工,美国又谈何壮大自己的稀土产业呢?
稀土产业的现状也是美国的缩影,即美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全方位处于下风,特朗普政府宣传的胜利并不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于问题正在变得比过去更加严重。当特朗普宣传自己赢得了“史上最大贸易胜利”时,美国《金融时报》用悲哀的语气写道:“中国签下了商业合同,而美国签下了投降协议。”
这是个非常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方面确实放松了一定的稀土出口管制,有四家稀土磁材料公司获准出口,但仅能向欧洲和越南进行出口。对于出口管制政策只说会进行相应调整,却没有说出具体的调整措施。不光如此,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走私的打击行动,开始针对性的打击战略矿产走私行为,坚决掐死美国通过走私获得稀土材料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美国并没有得到中国的稀土出口豁免,管制政策如同绳索一样套在美国和特朗普政府的脖子上,倘若中国觉得有必要,那么中国完全可以缓慢的绞死美国。
同时,由于稀土禁令的存在,特朗普宣传的“胜利”就变得十分可笑。5月15日,特朗普曾宣称:“关税大胜”,还宣称美国农民激昂重新伟大,这暗示美国恢复了对中国的出口,也是特朗普试图安稳自己的基本盘。可美国大豆协会却表示,对中国出口的大豆每吨上涨8美元,可农业机械需要的钕铁硼磁体价格却暴涨3倍,因为中国还保持对美国的稀土管制。
此外,特朗普还没说的事实是,中国固然同意从美国进口2000万吨大豆,但他却没说这笔交易的78%都需要用人民币结算。
这意味着,美国这场关税战是彻底输了,中国捏着美国最需要的稀土,而美国无力在这一领域对抗,相反却被中国拿捏住了。特朗普宣传的所谓大胜,实际上是在他签署了一份“投降协议”后,菜能换来一场只存在于宣传中的胜利。除此之外,美国几乎是满盘皆输,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上涨,抵不过稀土管制给美国带来的损失,而美国却只能闷头忍了这个暗亏。
如果这个事实公开,那么特朗普就将成为美国最失败的总统,他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基本盘。此前他在军工重镇弗吉尼亚州的支持率暴跌14%,原因就是稀土断供造成了洛马公司裁员1200人。为了保住基本盘,特朗普不得不对俄亥俄州的汽车工业开出一张5亿美元的补贴款项,而中美之间恢复农产品出口的消息,则能让爱荷华州等农业州对他感恩戴德。
毫不客气的说,特朗普是用“投降协议”换来了一时的喘息,这才让他能够在明面上安抚自己的基础盘,以免自己遭遇执政生涯中的“至暗时刻”。可他的策略却瞒不过那些敏锐的美国媒体,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的关税战惨败而归,只不过没有人愿意戳破这一点罢了。
眼下的美国和特朗普政府就像是童话里穿着“新衣”的皇帝,靠操控舆论维持自己的“光辉形象”。可这又能维持多久呢?规则的制定权已经易手,,特朗普所谓的“光辉胜利”,也不过是帝国崩塌前的荒诞剧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