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取材网络
最近美国又有民调炸开了锅,说77%的人对中国没好感持负面态度,33%直接把咱当“敌人”,着实让我们挺反感。
美国近些年对我国啥态度我们都知道,天天炒作“中国威胁论”可以说是用着各种办法诋毁我国,民调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算意外。
那么问题也来了,美国人这么看我国,那我国百姓又是怎么看美国的?为啥两个大国的群众,会隔着这么远互相犯嘀咕?
取材网络
代际认知裂变
实际上,这次美民调所公布的数据已经是出现好转了的,77%的对华负面态度虽然仍占多数,但非常负面观点者直接骤降10个百分点跌到了33%,整体释放的信号是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负面观感创5年最大降幅。
如今的美年轻一代,像是活在两个平行世界里,在美国,18-29岁群体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不少人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到中国的现代生活场景,发现那些被标签化的“刻板印象”正在崩塌。
取材网络
为啥代际差异会这么明显?说白了,时代给不同年龄段的人发了不同的“信息护照”,年轻人从出生就浸泡在全球化的信息洪流里,能更直接地接触多元视角。
就比如甲亢哥,这个留着爆炸头的小伙子,靠拍中国城市的烟火气视频,很大程度洗清了美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抹黑,他镜头里的武汉过早摊、上海陆家嘴夜景、长沙文和友的复古街区,颠覆了很多美国年轻人对中国的想象。
取材网络
这种认知松动,本质是一场信息平权革命,之前美国人大多通过主流媒体了解中国,而如今短视频的出现让更多美国人知道了真相,他们会刷到中国大学生的vlog、看到重庆轻轨穿楼的震撼画面、甚至跟着甲亢哥学几句中文“你好”“谢谢”。
当传统媒体还在渲染“中国威胁”时,年轻人已经用手指滑动,给自己拼出了一幅更立体的中国画像,让他们明白,真正的中国充满科技感,也有烟火气,有飞速发展的城市群,也有传承千年的老茶馆。
当年轻人的手机成为认知的窗口,美西方媒体所渲染的“固有印象”还能撑多久?而那些美西方媒体又为何非要诋毁我们国家?
取材网络
技术焦虑与认知战
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发展的太快,这几年,中国的技术发展跟开了挂似的,上海的医院里,甚至连A都能帮医生看CT片子,深圳的工厂里,机器人流水线忙个不停,一天能造出上万部手机。
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菲克尔曾感叹,中国把技术用到生活里的速度,比西方快太多了,以前美认为咱只会做制造业,现在我们在AI、新能源这些高端领域也突飞猛进,这让一直觉得自己技术拔尖的西方,有点慌了神。
取材网络
这种慌,变成了美国一些政客的 “遏制牌”,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说要保护美国产业,结果呢?美国老百姓自己吃了亏,超市里的中国货涨价30%,每个家庭每年多花1200美元。
沃尔玛的货架空了又空,可中国企业没被打倒,反而搞起了“国产替代”,宁德时代的电池卖到全球,比亚迪的电动车在欧洲街头跑成了“风景线”,28纳米芯片自给率冲到70%。
现在美国年轻人发现,自己用的手机、穿的衣服,好多还是中国造,嘴上跟着喊 “中国威胁”,身体却很诚实。
取材网络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老百姓对政府的政策开始打问号了,25年的民调显示,52%的人觉得对华关税对美国没好处,53%担心影响自己的钱包。
为啥?道理很简单,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解决了上万中国人的工作,可美国那边,特斯拉的工人也指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呢,中企在美投资稳住30万岗位,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比政客喊破嗓子的 “对抗” 更有说服力。
技术竞争不是零和游戏,硬要分出输赢的人,可能先输了人心,了解完美国也该把视线转移到我们国家了。
取材网络
都是相互的!
23年,美斯坦福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曾发布一篇关于中国人对美西方看法的文章,据其对我国2000多人的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美持负面的群众占到75%,直接是多数欧洲国家的两倍。
而在正面看法上占比仅仅只有23%,这说明什么,美西方媒体以阴暗手段诋毁我国也引起了咱们的极大反感,美国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和中国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很大程度是以相互的形式出现。
取材网络
这还只是23年的数据,今年特朗普就任再打对华关税战,恐怕情况还要有变,我国讲究以礼待人,一个国家对我们友善,把我们当朋友那我们必然会以同等态度对待,但像美这样的肯定换不来我国群众的友善。
打开中国网友的社交媒体,夸德国工艺精细、法国风景浪漫的帖子能看到不少,可说到美国,评论区画风就变了,调侃、讽刺等等成了高频词。
取材网络
为啥?主要就是美做的事儿报道出来太惹人嫌,天天都是贸易战、科技封锁的消息,想着法儿损害我国利益,他们这种做法咋可能让我们去喜欢美国?
取材网络
再往大了看,全球舆论也在悄悄变,在中东、非洲这些地方,79%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比美国好,整体数据有八成国家对华看法正面,反观美呢?就连老盟友加拿大、墨西哥,这两年对美国的抱怨也多了起来。
短视频让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但它也让美国国内的一些乱想被世界更多人了解到,曾经世界不少国家的群众都将美看作“理想国”,可现在的他们早已被“霸权”思想的回旋镖所击中。
取材网络
结尾
转了这么一圈,咱发现中美民意的变化,藏着太多有意思的细节,年轻人用手机打破偏见,技术发展让西方重新认识中国,而老百姓的日子,永远是最实在的晴雨表。
表面上看,两国的民调数字有点刺眼,但背后的民间交流、技术合作,又像暗线一样连着彼此,民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对方的样子,更是自己的心态。
当美国新世代刷着中国夜市视频,这些细微的互动,早就在悄悄松动那些固化的标签,美国与其大搞舆论,倒不如该想想怎么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怎么让技术合作带来实惠以代替政客的戒心,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斗出来的。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中国青年网2025-04-22 15:22——最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了……
红星新闻2025-04-19 17:30——美国皮尤民调中心:美国民众对华看法缓和,负面观感创5年最大降幅
斯坦福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2023年6月1日——中国人如何看待“西”?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公众舆论的分歧和不对称 [ 5 分钟阅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