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发现一个“很无奈”的事实:解放军收台,也许不需开一枪一炮

0
分享至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主权问题,也是美国积极插手的热点。

多年来,很多人都担心它会引发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

但最近美国有些专家观点开始转变,认为解放军统一可能不用打仗。

为什么会这样想?

美国真会来吗?

台湾岛自身军事力量能否抵抗解放军?

普通人都明白答案。

台湾只有约18万现役人员,年度军费预算仅约170亿美元。



这与大陆庞大的军事实力形成鲜明对比。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实际上阻止了进程。

此后几十年,美国一直给台湾提供“保障”,让台湾一些人产生了“美国会来救”的幻觉。

但美国真会来吗?

越南战争后期,美国撤军时把南越抛弃了;

阿富汗战争结束时,美军匆忙撤离喀布尔,甚至都没来得及把所有合作的阿富汗人带走。

当美国发现某处利益不值得付出生命代价时,就会迅速抽身。

而且,有个很关键的点:

美军在西太平洋打不赢解放军。

家门口和远线作战

家门口跟打仗和到一千公里外,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是地理位置。

大陆离台湾最近处只有130公里,解放军导弹2分钟就能打到。

美军最近的大基地在关岛,离台湾2700多公里。



解放军可以几小时内大规模集结,美军要调集足够兵力可能需要好几周。

其次是后勤补给。

美军来打仗需要源源不断的补给,油料、弹药、零配件都得从几千公里外运来。

条补给线太长了,很容易被切断。

粮道被断了,再强的军队也要撤退。

别看美国军队装备精良,但要把它们运到亚太地区却是个大问题。

美国军队的远程投送能力主要靠空军的大型运输机和海军的运输船。

美国现有约223架C-17运输机和52架C-5运输机,听起来不少。

但要把一个重型装甲旅(约4000人、几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从美国本土运到台湾周边,需要约300架次C-17的起降。

考虑到飞行距离、加油和维护时间,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周时间。



解放军的规模约200万人,而且几乎全部集中在本土。

对比之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8万人简直是杯水车薪。

解放军,现在到底强到什么程度?

解放军,现在有“东风-21D”和“东风-26”这样的航母杀手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迪,在2020年的一次听证会上承认: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让美国航母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美国海军现在有70多艘驱逐舰,听起来很多。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军舰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建造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平均舰龄已经超过20年,很多已经接近退役年限。



海军强国衰落往往从军舰老化开始。

英国在二战后,因为无力更新舰队,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

西班牙无敌舰队在与英国的决战中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英国人的军舰更新更快。

老化的军舰维修成本高,可用率低。

2020年,美国海“钟云”号驱逐舰在圣迭戈海军基地起火,烧了四天才灭掉,损失惨重。

事后调查发现,很多消防设备因为老化而失效。

更严重的是,美国海军舰艇事故频发。

2017年,美国海军“麦凯恩”号和“菲兹杰拉德”号驱逐舰先后发生撞船事故,共造成17名水兵死亡。

调查发现,这两艘军舰的雷达系统和通信设备都存在老化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现在有约50艘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

但几乎全部是2010年后建造的新舰,平均舰龄只有10年左右。



2015-2023年,中国建造了32艘驱逐舰,而美国同期只建造了11艘。

中国052D型驱逐舰的建造周期约为24个月。

美国伯克级新型驱逐舰,平均建造周期达到60个月。

中国大连造船厂单厂年产军舰能力达8艘,而美国所有造船厂加起来年产军舰不超过5艘。

解放军的造舰速度更是惊人。

过去20年,中国建造的军舰吨位超过了英法德意西五国海军的总和。

2023年底,解放军海军已有360多艘舰艇,数量上超过了美国海军。

虽然大型舰艇还有差距。

但在自家门口作战,这个数量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美国造不动船了?

以前美国有十几家能造军舰的大型造船厂。

现在,只剩下两家主要的军用造船企业:

通用动力公司和亨廷顿英格尔斯造船公司。

工人也不好找,技术工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三明治”困境

美国军队看起来很强大,但面对台海问题,它遇到了一个难题:

不可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是全球性大国,军队分散在世界各地,根本不可能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亚太地区来。

美国现在有约129万现役军人,听起来不少。



但分布在全球至少60个国家的374个军事基地。

具体来看:

  • 中东地区:约4万人(伊拉克、叙利亚、沙特等)
  • 欧洲:约12万人(德国、意大利、英国等)
  • 非洲:约2万人(吉布提、尼日尔等)
  • 美洲:约1万人(主要在本土和关岛)
  • 亚太地区:约10万人(日本、韩国、关岛等)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队,只是其全球军力的一小部分。

有很多国家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而失败的例子。

拿破仑远征俄国、希特勒同时在多个战场作战,最终都因为力量分散而失败。

二战期间,美国也面临同样困境。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必须同时应对欧洲和太平洋两个战场,结果在太平洋战场上前期连连败退。

直到1943年工业生产完全动员起来,才开始反击。

如今情况更加复杂。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向欧洲增派了大量军队和装备。

2023年还宣布向波兰增派一个装甲旅,约3000-4000人。



同时,中东地区形势持续动荡。

2023年10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后,美国向地中海东部派遣了林肯号和艾森豪威尔号两个航母战斗群。

这些最精锐的部队被占用,自然无法用于亚太地区。

美国海军有11个航母群,听起来很厉害。

但,按美军规定,通常只有3-4个航母战斗群处于完全作战状态。

其余的要么在维修,要么在训练,要么在本土待命。

以2023年为例,美国海军平均有2-3个航母战斗群在海外部署,其中1个在中东,1个在欧洲,只有1个在亚太地区。

这就是美国的“三明治”困境:面包不够厚,夹的地方太多。

生产能力是核心

二战时期,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飞机和潜艇,但最终还是输给了美国和苏联的工业机器。

为什么?

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约10.8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

这种生产力压垮了日本。

今天的世界工厂是谁?

中国。

从螺丝钉到航空母舰,几乎无所不能。

战争爆发后,谁能更快地把民用工厂转为军用?

这叫“战时转产”能力。

中国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



许多中国大型制造企业本身就是“军民融合”企业,平时生产民用产品,战时可以迅速转产军用装备。

例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既生产民航飞机零部件,也生产歼-15战斗机。

美国决策者很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台海问题上越来越谨慎的原因之一。

他们知道,在与“世界工厂”的较量中,赌注太大,风险太高。

其实,美国军方也做过推演,结果令他们担忧。

美智库报告显示:

如果发生台海冲突,美军可能在7天内损失两艘航母和2000多名士兵。



美国前印太司令戴维森,2021年公开表示,中国可能在2027年前具备“统一的军事能力”。

2022年佩洛西访台时,解放军环台演习,美国航母“里根”号本来在附近,结果绕道菲律宾东部,躲得远远的。

这比任何言论都能说明问题。

台湾如果指望美国来打仗救他们,恐怕是在赌一个极其渺小的概率。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指望别人来救,往往会等来失望。

美国不插手,其他国家更不敢,解放军一旦围岛,可能不费一枪一炮,台湾就自己回归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宗历史 incentive-icons
南宗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1499文章数 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