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0架全退?波音放出狠话,要停止供货,我国C919硬气亮剑!
波音公司现在因为中国市场突然出现的“退单潮”,正遇上了从来没有过的大麻烦。2025 年 4 月的时候,中国的航空公司连着退了 3 架波音 737 MAX 客机,还暂停接收 50 架等着交付的订单,这差不多就等于 50 架全退了。
中国是波音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给波音贡献的交付量超过了 20%。就 2025 年计划交付的这 50 架飞机,价值大概 200 亿人民币,这差不多是波音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唯一能指望的了。
面对这 50 架订单没着落的困难情况,波音的 CEO 戴维·卡尔霍恩(Dave Calhoun)一边特别傲慢地威胁,放话说“要是这种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就停止给中国供货”,一边又特别着急地大声喊“中国市场不能替代”。
01 关税战火下的波音飞机“退单风波”
这场较量的起因是美国挑起的关税事儿,这一下就让波音飞机的进口成本涨了一倍,一架 737 MAX 的采购价直接涨到了 2.3 亿美元,远远超出了中国航空公司能接受的范围。
中国反击的道理简单明了:既然美国拿关税把贸易规则给破坏了,中国才不会陪着玩这场单边主义的游戏呢。可笑的是,美国还反过来指责,让中国交“百亿违约金”。就连波音自己心里也清楚——“中国从来没毁约,只是按照 WTO 规则暂时不交易,哪有违约这一说?”
特朗普好像没明白,关税这大棒子根本不能让中国屈服,只会让中国进步得更快。比如说国产 C919 加快生产(2025 年打算交付 75 架),国产化率达到 65%的突破,长江 CJ-1000A 发动机完成 3000 小时耐久性测试,耐温性能比 LEAP 系列高 8%,这就让波音在技术话语权和市场被替代的双重压力下,不知道该咋办了。
同时,中国在各个方面都通过创新突破、多方面合作的办法改变着市场的规则。可美国现在技术、市场封锁全都失败了,又开始找盟友帮忙,想“拆东墙补西墙”。
02 印度、马来西亚接盘?老美在博什么?
就在中国决定暂停接受波音客机,这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震动的时候,印度塔塔集团、马来西亚航空突然大声说:“愿意接手中国退回去的波音客机”。
这种看起来像是正常的商业流转行为,实际上是美国把印马当成关税战的缓冲地带。印度用接收 30 架中国定制客机当条件,想换来波音对“光辉”战机适航认证的那种模模糊糊的承诺。
而马来西亚,掉进了槟城维修中心“开空头支票”的陷阱,每架客机改造要花 200 万美元,还得不到核心的航电技术转移。这种不公平的交易把美国把盟友关系当成工具的本质暴露出来了,要清楚印度的航空市场容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如果硬要接盘,会让它的负债率超过 85%的警戒线。
而且,波音的供应链的确需要依赖中国的稀土、钛合金等关键材料,美国所谓的“去中国化”实乃无稽之谈。实际上,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是不可逆转的。
即便美国频繁设置诸多壁垒障碍,中国也从未受其影响,更没有自我孤立,反而一直在积极寻求合作机遇,期望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技术共享、利益共担”的模式,能够使合作的国家均从中受益。过往的经验也在向我们表明,霸权主义的思维最终会给自身带来损害。当下,美国推行霸权的成本已然超过所获收益。
当美国专注于长臂管辖之时,我国C919硬气亮剑!中国凭借 C919 百分之六十五的国产化率、生物科技的全球研发网络以及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突破,构建起了“去霸权化”的新规则体系,如今我国C919的订单已经超过了1400架,就算没有波音的飞机,我们也能翱翔蓝天。
C919 的出色表现,就连美国也未曾预料!从停止购买波音产品到 C919 的大放异彩,中国并非意气用事,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通过斗争来求发展”的明智之举。当特朗普还在核算关税账单之际,中国已然悄然为未来布局,正在加速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