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研究发现:能活到85岁的老人,大多在55岁,就已经不做这9事了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老李今年86了,耳清目明、腿脚利索,每天还能在小区遛两圈,连年轻人都羡慕得不行。”



——你可能觉得,活到85岁还健康如初,是拼爹拼妈的“基因游戏”。但你不知道的是,研究发现,那些长寿且健康的老人,在55岁时,就已经悄悄和9种习惯说了“再见”。

不是神药,也不是仙丹长生术,而是日复一日的选择,造就了天差地别的结局。

在门诊坐诊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病人因为“习以为常”而走向疾病深渊,也见过不少老人靠着点滴小事,把人生拉得更长、更精彩。

这篇文章,我们就从研究出发,带你一探究竟:那些活得久、活得好的人,究竟早早戒掉了哪些事?



你以为的“无伤大雅”,其实在悄悄“偷命”

有一回,我接诊了一位68岁的退休干部周叔。他是那种你一看就觉得“这人真精神”的人,头发花白但整洁,衣着得体,言语清晰。他来复查体检报告时,我问他平时怎么保持状态。他笑着说:“我呀,55岁那年单位体检血压偏高,吓得我立马戒烟、晚饭不吃撑、晚上10点必须上床。”

他的体检报告几乎完美:血脂稳定、骨密度正常、心电图平稳。

这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一个结论:长寿的人,很多在中年时就开始“清理人生”。



2023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项对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显示:那些在55岁前后开始改变生活方式的人,平均健康寿命比同龄人长7.6岁。

健康不是拼到老,而是从中年开始的“战略性放弃”。

那些早早“放弃”的事,才是真正保命的智慧

第一件:不再“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走”



很多人到了中年,最爱的一句话就是:“唉,太累了,不想动。”但久坐不动,是慢性病的温床。2022年一项发表在《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的研究指出,久坐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以上。

我曾有个病人,50岁那年查出糖尿病。他原本是个典型的“办公室久坐族”,每天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动。后来他听从建议,每天吃完饭强迫自己多走3000步。一年后,体重减了6公斤,血糖也降了不少。

人老腿先老,腿一懒,病就来了。



第二件:不再“熬夜追剧,一口夜宵一口酒”

“年轻人熬夜叫生活,老年人熬夜叫伤身。”这不是一句玩笑话。睡眠周期紊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

55岁之后,褪黑素分泌减少、血压调节变慢,熬夜的代价远比年轻时更大。2021年《国际老年医学期刊》一份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中老年人,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提高40%。

我有一位朋友的母亲,58岁那年突然记忆力下降。她女儿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后来我们追问病史,发现她常年熬夜看电视剧,凌晨两点睡是常态。调整睡眠作息后,记忆力竟然神奇地改善了不少。



睡得好,胜过吃补药。

第三件:不再“跟谁都较劲,事事都不服”

你可能没想到,情绪是健康的第一杀手。中年之后,很多人开始“火气大”,动不动就急眼。但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加剧、心率不齐……都是“气出来”的。2020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一项研究表明,情绪压抑或激烈波动的人,患高血压或冠心病的风险提高了至少25%。

在我坐诊时,有个62岁的阿姨,血压一直控制不好。后来我们查出她每天都因为家庭琐事跟儿媳“对线”,情绪极不稳定。心理咨询后,她学会“换个脑回路”,血压也慢慢降下来了。



中年以后,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第四件:不再“吃饭只图个饱,不看营养搭配”

“吃饱就行了,哪还讲究这个那个?”——这是很多五六十岁人的口头禅。但你不知道的是,中年之后,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下降,饮食不均衡等于慢性自残。

缺钙、缺维生素D、蛋白质摄入不足,都会加速骨质疏松。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老年人群中超过60%存在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问题。

我曾经遇到一个病人,60岁不到就骨折了,检查发现是严重的骨质疏松。问饮食习惯,才知道一年四季几乎不吃奶制品,只吃米饭和咸菜。



吃得对,才活得久。

第五件:不再“轻视体检,觉得‘能吃能睡就没病’”

“我身体倍儿棒,去医院是浪费钱。”这种想法,看似豁达,其实鲁莽。中年之后,很多疾病都处于“无声潜伏期”。

一项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发病前从未做过系统体检。

我有个邻居,55岁那年单位组织体检时查出早期肝癌,因为发现得早,治疗后恢复得很好。他事后对我说:“早知道体检有这么大用,我早几年就去了。”

体检不是找病,是防病。



第六件:不再“朋友圈里比吃喝,不比步数”

很多人55岁以后反而越活越“精致”,天天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却很少有人晒运动、晒健康。

你运动的方式,就是你未来生活的样子。

2022年《中老年健康研究期刊》一项调查显示,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30分钟的中老年人,患慢性病风险降低45%。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跑步爱好者,60岁了体脂率比30岁小伙还低。他说:“我不跟人比车房,只跟自己比步数。”

健康,是你人生最硬的底牌。



第七件:不再“喝水靠想、不渴不喝”

“我又不渴,干嘛喝水?”——这是很多中年人的误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水分含量下降,口渴感减弱,但细胞依然缺水。

研究显示,中老年人如果每天摄水量不足1500毫升,容易导致血液黏稠、代谢障碍,甚至诱发尿路感染和肾功能问题。

我常建议患者定好闹钟提醒喝水,不渴也得喝点。别等到身体“报警”了才想起来“喝水这事不小”。

第八件:不再“以为‘老朋友就是救命稻草’”



很多人一有头疼脑热就去问“老中医”邻居、退休护

士朋友,甚至是某个养生群里天天发“偏方”的老人。

但医学不是“江湖传说”,中年之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风险成倍增长。

2024年《健康中国》调研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40%有过“自行服药”的经历,其中误诊率高达28%。

我曾接诊一位阿姨,因胃胀吃了某人推荐的“消食方”,结果导致胃出血,住院半个月。真正负责任的,是专业医生,不是“老朋友”。

第九件:不再“觉得人生已经定型,没必要再改变”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咋样?”——这种心态,是许多中年人健康最大的敌人。

但研究早已表明,人到中年依然可以逆转很多健康风险。关键是你愿不愿意“站起来”改变。

2023年一项发表于《中国公共健康》的研究显示,55岁开始改善生活方式的人,10年内高血压控制率提升34%,糖尿病控制率提升29%。

你越早放弃“无谓的坚持”,越早收获“有价值的改变”。

健康,是一种选择

人生过半,很多人开始“认命”,但真正长寿的老人,从不“认劣”。他们在55岁就选择了重新调整生活的节奏,不再为暂时的“爽感”透支未来。



我想起我外婆,活到92岁,临终前还能自己洗脸刷牙。她一辈子没啥大本事,但就是活得有节制、有规律、心态稳。

所谓长寿,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在该放手的时候,真的放了手。

参考文献 [1]李晶, 刘芳, 王雪. 全国中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相关性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12): 1879-1885. [2]王一帆, 周晓红. 中老年人运动习惯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 中老年健康研究期刊, 2022, 30(10): 56-59.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1年)[R]. 北京: 国家卫健委, 2021.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床小孩才6岁,他肠道很好,切掉会死!”罗医生曝光恐怖内幕

“三床小孩才6岁,他肠道很好,切掉会死!”罗医生曝光恐怖内幕

美美谈情感
2025-06-13 22:43:28
终身监禁!“中国女子新西兰遇害”案宣判,凶手庭上撕碎文件再现异常举止

终身监禁!“中国女子新西兰遇害”案宣判,凶手庭上撕碎文件再现异常举止

红星新闻
2025-06-13 17:42:52
特朗普扳回一局?判决国民警卫队指挥权交还纽森,但结果又出意外

特朗普扳回一局?判决国民警卫队指挥权交还纽森,但结果又出意外

星光看娱乐
2025-06-13 19:51:35
国家卫健委:年底前全面落实“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国家卫健委:年底前全面落实“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16:24:14
满是震撼!央视《护宝寻踪》36集大结局,是今年看过最过瘾的结局

满是震撼!央视《护宝寻踪》36集大结局,是今年看过最过瘾的结局

草本纪年
2025-06-13 22:46:00
马卡:补时遭争议点球绝杀无缘世界杯,巴勒斯坦已向FIFA申诉

马卡:补时遭争议点球绝杀无缘世界杯,巴勒斯坦已向FIFA申诉

懂球帝
2025-06-13 10:45:24
炸裂!51岁月嫂勾引男主人,发色情短信、不穿衣服进入房间

炸裂!51岁月嫂勾引男主人,发色情短信、不穿衣服进入房间

社会酱
2025-06-03 16:23:29
上海一餐厅回应使用“LABUBU”图案做甜品装饰:甜品刚推出3天,已停止使用

上海一餐厅回应使用“LABUBU”图案做甜品装饰:甜品刚推出3天,已停止使用

红星新闻
2025-06-13 14:53:12
冠心病最早信号不是心脏疼!医生:频繁出现6异常,心脏或已病变

冠心病最早信号不是心脏疼!医生:频繁出现6异常,心脏或已病变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06-13 14:12:15
又要当爹了!内马尔社媒晒女友孕照:情人节快乐

又要当爹了!内马尔社媒晒女友孕照:情人节快乐

雷速体育
2025-06-13 09:44:39
印度这起空难,疑点重重

印度这起空难,疑点重重

观察者网
2025-06-13 11:11:26
特朗普裤子上的凸起,引围观!

特朗普裤子上的凸起,引围观!

刀刀说事
2025-06-12 19:16:53
火力全开!中方不再好言劝: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发射就位

火力全开!中方不再好言劝: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发射就位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6-13 12:06:16
金正恩亲自登舰,朝鲜侧翻驱逐舰终于成功下水,完成“惊人壮举”

金正恩亲自登舰,朝鲜侧翻驱逐舰终于成功下水,完成“惊人壮举”

头条爆料007
2025-06-13 13:48:25
雷霆队集体罢赛抗议裁判,亚历山大指责NBA偏袒步行者。

雷霆队集体罢赛抗议裁判,亚历山大指责NBA偏袒步行者。

呆萌甜
2025-06-13 14:22:44
邓紫棋重录旧作品,与前公司纠纷,六年未得版税,李荣浩发文力挺

邓紫棋重录旧作品,与前公司纠纷,六年未得版税,李荣浩发文力挺

同知
2025-06-13 15:30:55
“大尺度”女星的瓜!

“大尺度”女星的瓜!

文刀万
2025-05-23 06:05:02
TVB宣布重拍《笑傲江湖》,令狐冲人选成焦点,何广沛被力推演“林平之”

TVB宣布重拍《笑傲江湖》,令狐冲人选成焦点,何广沛被力推演“林平之”

你约电影
2025-06-13 21:10:17
本轮降雨全面来袭,主要分布如下地区,今天夜间~15日天气预报!

本轮降雨全面来袭,主要分布如下地区,今天夜间~15日天气预报!

大笑江湖史
2025-06-13 16:59:49
伊朗五大军事领袖同日遭以色列斩首!六大基地指挥中心灰飞烟灭!

伊朗五大军事领袖同日遭以色列斩首!六大基地指挥中心灰飞烟灭!

国际情爆猿
2025-06-13 10:33:46
2025-06-14 01:27:00
鬼菜生活
鬼菜生活
不定时更新...
134文章数 239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头条要闻

媒体:伊朗支持的多组织都受重创 留给其的时间不多了

头条要闻

媒体:伊朗支持的多组织都受重创 留给其的时间不多了

体育要闻

世界第一和他背后的智囊

娱乐要闻

宋茜压轴风波升级!官方下场暗示顺序

财经要闻

5月M2同增7.9% 前5个月存款增14.73万亿

科技要闻

报志愿非得花上万元找"张雪峰"?AI行不行

汽车要闻

长城为了拿环塔冠军有多拼?魏建军在下一盘大棋!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PS商店出现一处错误!你不仔细看真发现不到

家居要闻

森林几何 极简灰调原木风

房产要闻

18位顶级买家疯抢!凯旋新世界,凭何成为广州顶豪终极价值锚点?

教育要闻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五年级可做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