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五一订单寥寥,倒闭近9万家!曾红极一时的农家乐,快笑不出来了

0
分享至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人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又创造了“一点奇迹”。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天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

国内游客出游总消费高达1800多亿,同比增长8%。

得益于国人强大的消费能力,国内旅游业和餐饮业在五一假期狠狠地赚了一波,然而这其中却有个例外,那就是曾经爆火的农家乐。

四川成都三圣花乡曾聚集数百家农家乐,过去节假日车水马龙,一座难求,不提前预订就要排队两小时。

但如今,不少农家乐老板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餐厅,即使推出“消费满200送一只土鸡”的促销活动也无人问津。

都江堰景区旁的农家乐,往年五一爆满的停车场,2025年也空了大半。



鱼塘边虽挂着“野生河鲜”的招牌,但游客更愿意去三公里外的网红咖啡馆打卡。

从一座难求到无人问津,农家乐到底是咋了?



提起农家乐,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现代休闲娱乐方式,其实严格来说,农家乐是古人“玩剩下的”娱乐活动。

清朝有个叫袁枚的诗人,堪称“大清农家乐”的形象代言人。

袁枚人到中年无比叛逆,他十分崇拜偶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人生态度,于是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过上了放荡不羁的退休生活。

袁枚本想把自己的小园子修缮一下用来养老,可他很快就想起来自己为官清廉,不贪污不腐败,赚得那点死工资根本就不够修园子的。

但车到山前必有路,袁枚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办法。

因为这个园子以前是曹雪芹家的宅子,袁枚于是借此大做文章,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参观。

在成功吸引到第一波流量后,袁枚随即将园子剩余的田地、山林、池塘租给周围的老百姓,让他们种植瓜果蔬菜,自己没事儿就收点租金。

在农民们的努力下,园子没过多久就呈现出一派纯天然的田园气息。

打造出田园IP之后,袁枚趁热打铁请来江南名厨,推出各种美味菜肴,对外宣传“小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吸引了一大批馋嘴猫前来就餐。

之后,袁枚又利用自己在文坛的名气给人题词作诗,很快就把园子打造成了“大清网红农家乐”,很多人都想前来一睹风采。



靠着这波操作,从此世间少了袁大人,多了一个袁大老板。

在金钱的滋润下,袁枚每天游山玩水活到了82岁,临死前留下了两万两白银和无数珍贵的藏书字画。

3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靠着农家乐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到了今天,中国经营农家乐的老板们,却赔得叫苦连天。

在弄清楚现代农家乐是怎么没的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第一家农家乐,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徐家大院”。

上世纪80年代,农科村是卖花卖树的苗木基地,经常有外地客商来此采购。

1986年,村民徐纪元敏锐地发现,客商们在村子里吃饭住宿都不太方便,于是他在自家院子里推出了“免费食宿”服务,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落脚。

看到生意有起色,徐纪元灵机一动,把吃饭住宿从免费变成收费。

徐纪元推出的“每人每天35元包吃住”服务,实际成本只要8-10元,利润一下子就出来了。

在徐纪元的经营下,徐家大院很快就火了。

2002年,徐纪元投资200万把自家农家乐升级成“五星级乡村酒店”,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还让农科村有了“农家乐第一村”的美称。

在徐纪元的带领下,农科村90%的农户都开起了农家乐。



农科村的人脑子活络,大家想出了各种赚钱的点子,有人主打盆景园林,有人专做特色美食,还有人搞亲子活动,逐渐形成了“一户一品”的特色。

在村民们的努力下,农科村的农家乐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整个村子靠着做农家乐生意收入过亿。

农科村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农家乐市场存在的巨大潜力:

原来,一个院子、一块招牌、几个灶台、几间屋子、几 把椅子、几张桌子,就可以创造上亿的收入!

此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兴起农家乐,其中以四川、湖北、重庆农家乐数量最多。

这些农家乐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大都建在距离适中的城乡结合部,既方便城里人来乡下放松,也方便他们当天赶回去,娱乐工作两不误。

另一方面,农家乐的空气必须要清新,这样才能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菜品住宿方面,早期农家乐还是极其在意自身口碑的:

菜是自己老板亲自去地里挖的、鸡鸭鹅鱼都是现杀现吃,当着顾客的面做好端上来的、房间更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根头发丝都找不到。

十几年前,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都市白领的压力也非常大,风景秀丽、服务质量高、兼具原生态的农家乐,就成了他们的“心灵寄托”。

都市白领们的压力,养活了一大批农家乐,跟多踩中时代风口的农家乐老板不费吹灰之力就净赚千万甚至上亿。

比如,北京郊区某民俗村的农家乐,凭借着靠近北京市区交通便利、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等优势吸引了大量顾客,最火的时候需要提前一周预定才行。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2025年的农家乐已经成了餐饮界最惨的存在之一。



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8.4万家农家乐关闭。

清明假期期间,传统农家乐空置率达63%,美团平台“农家乐”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暴跌45%。

农家乐为啥不火了?

首当其冲的原因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网红化”“同质化”太严重。

在人人都想“搞特殊”的时代,农家乐那套传统的住农家院、打麻将、钓鱼的套路,早就已经过时了。

一些农家乐为了吸引游客,会盲目跟风当下的网红元素,比如打造网红打卡点、设置流行的游乐设施等等。

然而,“网红风”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贬义词了,很多农家乐网红化的下场就是关门大吉。

农家乐走向没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太想赚快钱了,以至于把顾客当成“傻子”宰割。

2018年6月15日,有游客向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投诉,称在三亚金海岸渔村农家乐吃海鲜时,店家在公平秤上动手脚,虚加海鲜重量。

经调查,该饭店负责人和过秤人员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公然承认了自己就是想以最低的成本挣客户的钱。



有些农家院更是脸都不要了,居然跟顾客玩起了“阴阳菜单”。

龚先生带着朋友途经昌赤路,其间在一家农家院就餐,当时服务员向他们推荐了红烧牛肉、野菜烩等菜品。

本以为这些菜贵不到哪去,但结账时大家都傻眼了,野菜烩158元、红烧牛肉198元,四个人消费近千元。

有这些钱,去大酒店饱餐一顿岂不美哉?

除了宰客,很多农家乐的厨师水平参差不齐,做出来的菜品是咸是淡完全看人品,让最后顾客吃了一肚子气钱还没少花。

还有一些蛮横的农家乐老板,甚至在店里养着打手,不允许顾客对自家的菜品发表任何意见,顾客不给钱就别想走人。

更让人无语的是,当年的农家乐老板都是自己挖野菜,亲自给顾客准备食材,现在可倒好了,随便去市场上买只鸡,再弄点茄子土豆,就敢自称“农家乐”了。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农家乐的重灾区。

有网友分享在某农家乐吃饭时,发现端上桌的菜里竟然有一只小飞虫,瞬间没了食欲;

还有人在农家乐吃饭时,看到农家乐厨房和卫生间同在一处,厨房地面污水横流,异味扑鼻,卫生间的手纸也被扔到了厨房,四处堆叠脏乱不堪。

如此混乱的景象,让消费者对农家乐的好感度直线下降,一个厕所和厨房通用的农家乐,能是正经农家乐吗?

其实,农家乐本质上是一个消费频率低、淡旺季分明的行业。

但农家乐单次收费高,如果其服务态度和各方面品质都跟上的话,顾客也是不会在乎花多少钱的,因为他们来农家乐要的就是一种体验感。

可很多农家乐早就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把眼睛都盯在了顾客的钱包上,还拒绝给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这简直就是舍本逐末。



既然如此,顾客又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去买罪受呢?难道和农家乐同等价格的豪华大酒店、西餐厅不香吗?

目前,农家乐只有积极转型,才能挽回顾客伤痕累累的心。

在溧水,龙吟生态园从最初的农家乐餐厅转型为综合性休闲农业基地。

近年来,龙吟生态园建立了农耕园、就餐区、露营区等多个场地,并承包了当地茶园、稻田和果园,面积逐步扩大到500亩。

平日里,生态园主要接待中小学生研学和各类公司团建活动,最多的时候单日接待游客可达1700人次,也算是农家乐里的“幸存者”了。

在南京等地,还有一些农家乐尝试将浓郁的咖啡和田园风格的农家乐相结合,创建以田园风光为主,辅以现代咖啡文化的新式农家乐模式。

这条路线目前还算走得通,很多都市白领和大学生都纷纷来此,享受“土洋结合”的新式农家乐。

由此看来,农家乐未来可以走的道路还有很多条,只要它们不把眼睛盯在顾客的钱包上,就有再次兴起的可能。

参考资料:

1、央视新闻:书名号《同比增长6.4%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2、大众投资:《当“爆改”的风吹到了农家乐》

3、特别关注:《曾经风靡一时的农家乐为何门庭冷落》

4、餐饮行业观察:《从风光无限到颓势尽显,农家乐变革已迫在眉睫》

5、南方出版社:《和古代学霸握个手:袁枚.清朝高端“农家乐”的创始人》

6、餐创指南:《倒闭近9万家,红极一时的“农家乐”笑不出来》

编辑:一乙木

作者:TWYMG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达赖”与“班禅”是什么关系?谁的地位更高?

“达赖”与“班禅”是什么关系?谁的地位更高?

故衣谈历史
2025-06-15 15:17:21
范冰冰,裙开叉到大腿根,深v开到肚子,馒头都可以看7分了

范冰冰,裙开叉到大腿根,深v开到肚子,馒头都可以看7分了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6-14 09:26:28
传TP-Link上海WiFi芯片部门大裁员,补偿N+3!

传TP-Link上海WiFi芯片部门大裁员,补偿N+3!

芯智讯
2025-06-16 15:14:22
6月讣告密集,让无数中年人心惊

6月讣告密集,让无数中年人心惊

17谭
2025-06-16 14:49:49
特权高墙下的冷漠:解析伊朗民众对高层遇刺的沉默逻辑

特权高墙下的冷漠:解析伊朗民众对高层遇刺的沉默逻辑

步论天下事
2025-06-14 20:17:14
以色列上当,被伊朗打下来3架F-35,内塔尼亚胡政府或将走到尽头

以色列上当,被伊朗打下来3架F-35,内塔尼亚胡政府或将走到尽头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6-16 11:43:38
机关事业单位大清理!这5类人将被辞退、清退、冻结编制...

机关事业单位大清理!这5类人将被辞退、清退、冻结编制...

诗词中国
2025-06-16 12:57:44
体制内怎么知道同事有没有后台?网友:隔个两三年就换岗位的

体制内怎么知道同事有没有后台?网友:隔个两三年就换岗位的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6-17 00:15:05
6月16日俄乌最新:26架空中加油机飞越大西洋

6月16日俄乌最新:26架空中加油机飞越大西洋

西楼饮月
2025-06-16 22:15:55
飞天茅台持续暴跌!回收商:“快亏掉一台奔驰”

飞天茅台持续暴跌!回收商:“快亏掉一台奔驰”

鲁中晨报
2025-06-17 09:07:07
商超巨头第一季营收:沃尔玛1.2万亿,永辉147亿,胖东来令人意外

商超巨头第一季营收:沃尔玛1.2万亿,永辉147亿,胖东来令人意外

近史博览
2025-06-16 12:02:59
如果两岸突然爆发战争,那么,我们首先斩首的就应该是顾立雄

如果两岸突然爆发战争,那么,我们首先斩首的就应该是顾立雄

牛牛叨史
2025-06-16 18:39:18
突然爆雷!涉案超25亿,掌门人卷钱跑路,“康养巨头”彻底凉了

突然爆雷!涉案超25亿,掌门人卷钱跑路,“康养巨头”彻底凉了

任紀煙
2025-06-16 14:32:14
一家三口先后离世!提醒:冰箱久放7种食物,是癌症“帮凶”

一家三口先后离世!提醒:冰箱久放7种食物,是癌症“帮凶”

小蜜情感说
2025-06-14 11:00:34
王菲在福建寺庙祈福被偶遇,棉麻素衣加持,美成“人间仙子”

王菲在福建寺庙祈福被偶遇,棉麻素衣加持,美成“人间仙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6-16 13:20:05
36℃!又双叒提前了?上海冲击今夏首个高温…别急,周四起还会变得潮湿闷热,先吃颗“长安的荔枝”消消暑

36℃!又双叒提前了?上海冲击今夏首个高温…别急,周四起还会变得潮湿闷热,先吃颗“长安的荔枝”消消暑

上观新闻
2025-06-17 07:45:04
2013年,外卖小哥贪便宜买下北京凶宅烂尾楼,10年后整条街是他的

2013年,外卖小哥贪便宜买下北京凶宅烂尾楼,10年后整条街是他的

罪案洞察者
2025-06-16 20:35:39
以色列的灭顶之灾与别无选择

以色列的灭顶之灾与别无选择

寰宇大观察
2025-06-16 18:19:48
哈登和杜兰特重聚,快船再造超级舰队

哈登和杜兰特重聚,快船再造超级舰队

阿雄侃篮球
2025-06-16 17:38:34
48小时内伊朗第9波导弹,美海军反导没拦住,以色列石油罐或烧光

48小时内伊朗第9波导弹,美海军反导没拦住,以色列石油罐或烧光

博览历史
2025-06-16 12:09:45
2025-06-17 10:11:00
李砍柴 incentive-icons
李砍柴
原财经、文化记者/现自由撰稿人/MCN机构创始人/闲云野鹤小老板
3013文章数 617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头条要闻

由于中东局势 特朗普将提前离开G7峰会并返回美国

头条要闻

由于中东局势 特朗普将提前离开G7峰会并返回美国

体育要闻

被偷走的世界杯资格 他们用20年抢回来了

娱乐要闻

该管管了!杨坤篡改革命红歌遭痛批

财经要闻

618国补贴钱反涨价 美的深陷价格魔术漩涡

科技要闻

为保住200亿融资,奥特曼或将引爆"核选项"

汽车要闻

荣威M7 DMH外观官图发布 预计将于下半年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400系列首销惊艳,OPPO、vivo同档机型都不是对手

本地新闻

最近的打工人,都在熬夜看这剧逐帧学习职场小技巧

教育要闻

糟糕的初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大的悲剧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