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事专家:“中国军事战略实力,已经整整领先美国一代”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从军事角度来说,最终战术的发展方向,军备的发展方向,军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取决于军事战略。
也就是说军事战略想清楚了,那么相应的军工研发,军事训练,军队融合等都是以这个战略目标为准则的。
近代军事武器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如此。
当大清还在痴迷于冷兵器,将冷兵器打造到最强大的时候,西方开启了向热兵器时代的转变。
在这个战略引导下,西方不断发力枪支,火炮,坦克,军舰等等。
到了一战后,世界军事战略向钢铁洪流迈进。
各国都在争夺,谁的军队拥有更多的钢铁武器。
包括坦克,装甲车,重型炮弹,以及战机等等。
而这方面,美国和苏联走在前列,尤其是苏联,在钢铁洪流方面,更是世界之最。
到现在全世界对俄罗斯的畏惧,本质上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基础。
到了冷战时期,美国为何最终战胜苏联的一个核心。
在于美国军事战略跟苏联相比发生了代差领先。
因为苏联还是继续提升钢铁洪流,造了10万辆坦克,无数的战机,装甲车等等。
甚至大力制造核武器,将核武器数量搞到了一万多枚,为此白白花费了国家巨大的资源和投入。
但是美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军事战略变成了信息战和电子战等信息化手段的战争。
主导的是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争夺,摒弃了陆战思想。
最终实际上苏联自己的军事战略拖垮了苏联,美国赢得了胜利。
在80年代海湾战争,美国就展示了信息战下,对伊拉克钢铁洪流的碾压式胜利,打得伊拉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看到此,全世界才知道美国为什么会赢,苏联为何走向解体。
至此此后美国的这个军事战略,成为全世界争相学习和模仿努力的方向,包括当时的我国。
但是到了现在,尤其是这一次印巴战争,实际上在军事战略层面已经出现新的分化。
对于此,德国军事专家直言:“中国军事战略实力,已经整整领先美国一代”。
这次印巴战争,德国军事专家解读,很明显中国的军事战略,已经到了“远距离,无人化,无接触”时代。
也就是说,一方面,武器之间形成了数据共享,不需要依靠人冲到一线。
通过雷达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导弹系统,防空系统等实现了数据共享和无缝对接。
使得打击主体不固定,不可预测化,导致的结果是防不胜防,这是印度失败的最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更为可怕的是,中国军事战略已经实现了无接触的战争降维打击。
也就是说双方的战机,双方的人员根本不需要接触。
相隔几百公里,就决定了胜负,彻底颠覆了空战的本质意义。
更为可怕的是,按照这个推算,中国如果拿出最为先进的武器系统。
基本上可能实现了两千公里范围外的锁定,瞄准和打击。
如果按照此,那么以后的战争,你都看不到战机,也看不到相互厮杀。
在千里之外就决定了胜负,堪称是前所未有的碾压式打击。
这个军事战略明显领先了美国整整一代。
德国军事专家分析,美国的军事战略还在接触式层面。
从其打击胡塞武装就可以看到,还是战机飞过去,直接轰炸。
而且其军事战略引导下,军事装备还在强调单兵种武器的参数提升和性能提升。
战机层面还在比谁的速度更高,谁的参数更好,谁的高度更高等。
在战争设计层面,还是在于近距离的接触绞杀和战斗。
所以其战机,航母战斗群等,本质上就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所以印度这次,本质上是美国军事战略的运用。
用最先进的战机,以为可以秒杀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
结果遭到了军事战略的降维打击,没有还手之力。
德国军事专家认为,这明显反映了,美国现在军事力量下降的缩影。
因为美国已经在军事战略层面落后了中国,所以其装备体系,训练体系,军工体系,都走错了方向。
尽管美国在很早的时候,提出过这种无接触的数据共享概念。
但是一方面这个思想还是建立在美国的近距离接触战争的战略上;
另一方面,即便是如此,美国至今也没有搞出这种共享式接触战争的系统,所以本质上还是走的老路没有转过弯来。
对于此德国军事专家大胆预测,中国军事战略实力已经领先了美国整整一代。
所以一旦中国完成整个系统的切换和整个军备的准备,本质上对美国和世界都是降维打击。
跟80年代的海湾战争一样,这么看来,美国的霸权已经在加速毁灭,中国主导时代加速开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