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撑不住了!重庆轨道交通涨价的背后,谁在买单?

0
分享至


重庆轨道交通票价调整方案公布,涨价板上钉钉!全网炸锅:低收入群体经济负担恐会加重。

重庆市现行轨道交通票价制定于2005年,执行“0-6公里2元起步、封顶7元”的票价政策,长期维持全国较低水平。

然而,今年3月,重庆公布的6号线东延伸段最高票价,突破7元封顶的限制(达10元),已为调价埋下伏笔。


此次推出的两套方案:首套方案将起步里程缩短至 4 公里,以 2 元低价吸引短途客流;

第二套方案则对标京沪,设 3 元起步价,并通过宽分档设计降低中长距离出行成本。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494.58公里(不含市域铁路),线网规模仍在扩大。由于山城地形特点,建设成本高,且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随着线网出行总量、出行结构、出行路径的变化,票价里程区间的划分已不匹配线网规模,需要调整优化。

重庆此举既是对“低票价—高财政补贴”模式难以为继的回应,也折射出公共服务型国企改革的共性挑战——如何在市场化与公共属性间找到平衡点。

重庆不是孤例,北京、深圳、郑州、昆明等城市年内也陆续上调地铁票价,印证了全国地铁从“高补贴、低效率”向“市场化、可持续”转型的共性趋势。

但重庆的改革更具代表性:其国企改革“三攻坚一盘活”倒逼票价市场化,同时地方财政“去补贴化”改革需求紧迫。


90% 地铁公司深陷亏损,财政补贴还能撑多久?

全国超 90% 地铁公司深陷亏损泥潭,财政补贴成 “续命符”!

每公里 7-10 亿的建设成本(一线城市部分线路单公里投资超20亿元)、叠加高昂的运营成本,让地铁成 “烧钱巨兽”。 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城市地铁因客流不足,单位成本压力更大。

北京地铁 2022 年账单触目惊心:123.65 亿元运营成本中,人工占比近半达 60.59 亿元,连安检费用都砸下 13 亿元。

2023年,全国29个公布数据的城市中,扣除政府补贴后,只有福州赚了0.1亿元,其它全部亏损。


以重庆为例,轨道交通集团在扣除政府82亿元补贴后,亏损额高达81.7亿元,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地铁(亏损229.4亿元),表明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

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地方债台高筑、土地财政遇冷,地铁 “输血式” 运营模式已走到生死关头!若继续依赖巨额补贴,教育、医疗等民生投入恐遭挤压。

2024年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6.3%,虽超经济增速,但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8.3%,土地财政难以维系。

地铁公司陷入巨额亏损的根源复杂,但重庆、深圳、北京、昆明等城市为何将票务涨价作为首选策略?

答案在于地铁收入结构的致命失衡——票务收入常年占据总收入的50%-70%,广告和商业开发等非票务收入占比严重不足。

如重庆2023年票务占比高达66.7%,而重庆东站、四公里站、九曲河等TOD项目虽通过长期土地开发和商业运营形成收益预期,未来将反哺轨道建设运营,但建设周期时间长,短期内仍无法发挥有效支撑作用。

这种畸形比例决定了:每一次票价上调都能直接撬动核心现金流,远比挖掘边缘收入来得高效。

更令人窒息的是,巨额的建设成本和人工与设备维护费用属于刚性支出,且难以通过短期措施大幅压缩。

当这些成本像滚雪球般膨胀,而票务收入又承担着超过半数的生存压力时,涨价几乎成为唯一能快速止血的手术刀。

毕竟票价每上涨1元,每天数百万次乘客的支付总和就能瞬间改写财务报表。这种“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选择,正是各大城市在财政紧缩时代被迫采取的生存策略。

此外,深圳、武汉等少数地铁公司曾依赖“轨道+物业”反哺主业,实现盈利,但近年地产行业下行导致收入锐减,使得这一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显示出其他增收手段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以深圳地铁为例,其2024年因地产板块收入锐减及对万科的投资亏损,合并报表亏损高达334.6亿元。


重庆国企改革倒逼轨交涨价?

与北京、深圳、郑州、昆明等城市不同,重庆轨交票价调整还存在当地国企改革的倒逼效应。

今年4月29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完成专业化重组改革,整合轨道集团、铁路集团运营职能,成立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这一改革不仅是组织架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更暗含着对轨交公司财务可持续性的深层推动。

尽管轨交票价调整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成本与收入矛盾,与国企改革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国企改革确实为其提供了制度环境和推动力。

重庆近年受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面临地方财政压力,2023 年 12 月启动 "三攻坚一盘活" 改革,要求国企通过专业化重组、资产盘活提升效率,实现“止损、瘦身、提质、增效”。

其 2025 年国企改革目标明确,要求市属国企利润总额增长 5% 以上,同时推动资产盘活、止损治亏。

重庆轨道交通适度上调票价,直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并降低对地方财政补贴的依赖。这一举措与国企改革中“止损、增效”的目标高度契合——

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企业“造血功能”,推动轨道交通企业逐步实现财务独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释放财政资源。

优化后的票价优惠体系(如自然月累计优惠、工作日早高峰折扣、“常乘客”积分奖励等),通过差异化定价和用户分层策略,精准匹配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阶梯式折扣既鼓励高频出行,又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客流错峰;“常乘客”计划以积分绑定核心用户,类似商业会员体系强化粘性;计期票、计次票等多样化票种则覆盖旅游、通勤等细分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些设计在市场化导向下兼顾了公益属性,体现了国企改革中“公益+市场”的平衡路径。

此次调整不仅是重庆国企改革的实践样本,也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转型范式:通过票价市场化改革倒逼企业优化成本结构(如节能降耗、智慧化管理),同时探索公共服务与市场化经营的协同机制。

但其背后仍隐藏着深层矛盾不可忽视。

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民生设施,其核心功能是保障公众出行权益。但轨道交通企业减负需求,可能削弱其普惠性,或将导致“市场化改革”与“公共服务保障”两条主线的撕裂。

同时,轨交票价优惠措施的阶梯式折扣,设计以“高频用户”为核心激励对象,可能加剧资源向中高等收入群体倾斜,可能会加剧社会公平问题。

这些正是国企市场化改革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典型困境。


自然垄断企业改革,如何平衡盈利与民生?

公共服务型国企多处于自然垄断领域,如电力、铁路、水务、燃气、轨道交通等,具有很强的公用性和较高的进入门槛,消费者缺乏替代选择。

一方面无需面对市场竞争,缺乏动力优化服务或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能通过行政干预限制新进入者,维持企业高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垄断企业往往会出现垄断地位,从而面临平衡自身利润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因此,不少自然垄断企业往往借改革之名,推动价格上涨。这一现象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屡见不鲜。

全国范围内的水电、燃气等领域,频频出现因“市场化改革”引发的涨价潮,背后折射出垄断企业改革中的深层矛盾。重庆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带来的争议,恰是这一逻辑的缩影。

这场改革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市场化,越需要政府之手的精准调控;越是强调公益,越要激发企业的盈利动力。

因为,如果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它们就无法继续运营和提供服务,进而体现公共属性。

同时,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规制来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价格管制。例如,政府可以设定价格上限,避免企业对消费者实施过高的价格。

对重庆轨道交通而言,若要在经济效应与民生保障间找到平衡,需通过市场化手段,反哺运营成本,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如加速TOD开发,打造“轨道+商业+社区”的城市新地标,拓展“交通+文旅”“交通+物流”等新兴业态,探索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推动轨道产业链企业“走出去”等。

同时政府监管的红线必须同步前移。价格上限、成本监审、补贴兜底三管齐下的监管体系,保障企业的公共属性

如对轨道交通等公共服务设定价格波动预警机制,防止企业借“市场化”名义过度涨价,持续迭代票价优惠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的出行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疑妻子出轨,贵州男子灌儿女农药致死,家属:孩子曾有反抗痕迹,枕头被撕烂

疑妻子出轨,贵州男子灌儿女农药致死,家属:孩子曾有反抗痕迹,枕头被撕烂

极目新闻
2025-06-12 21:38:53
曝江西2男孩无故被6名保安用铁棍殴打骨折,囚禁威逼利诱官方通报

曝江西2男孩无故被6名保安用铁棍殴打骨折,囚禁威逼利诱官方通报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6-13 06:20:04
中国资深机长分析印航空难:起飞后疑遭遇风切变或鸟击,飞行员紧急呼叫试图拉起飞机但已来不及重启

中国资深机长分析印航空难:起飞后疑遭遇风切变或鸟击,飞行员紧急呼叫试图拉起飞机但已来不及重启

大风新闻
2025-06-12 21:41:58
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澎湃新闻
2025-06-12 20:48:32
印度波音787空难对莫迪的打击比印巴空战惨败还要大

印度波音787空难对莫迪的打击比印巴空战惨败还要大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6-12 21:31:42
印度空难唯一幸存者:座位紧邻舱门 坠机后立刻拨通父亲电话

印度空难唯一幸存者:座位紧邻舱门 坠机后立刻拨通父亲电话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06:41:01
豹纹吊带睡衣女网红驾小米SU7连撞16车,撞车后竟第一时间发抖音

豹纹吊带睡衣女网红驾小米SU7连撞16车,撞车后竟第一时间发抖音

芝士圈
2025-06-12 22:59:14
“苏超”狂飙启示录①|当空调维修工、前国奥队员、“00后”海归决定来踢“苏超”

“苏超”狂飙启示录①|当空调维修工、前国奥队员、“00后”海归决定来踢“苏超”

红星新闻
2025-06-12 20:18:14
伊朗总统访华引发警惕:出卖朋友的国家注定没有未来

伊朗总统访华引发警惕:出卖朋友的国家注定没有未来

万国明信片
2025-06-12 17:15:49
某局大崩溃:管理人员都发不出工资了!

某局大崩溃:管理人员都发不出工资了!

黯泉
2025-06-11 22:00:11
小米的供应商慌了!45天账期调整为60天内,网友调侃小米情商高…

小米的供应商慌了!45天账期调整为60天内,网友调侃小米情商高…

火山诗话
2025-06-12 12:26:00
凌晨3点,郑钦文险胜!草地赛开门红+一神奇纪录延续,下轮战强敌

凌晨3点,郑钦文险胜!草地赛开门红+一神奇纪录延续,下轮战强敌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06-13 03:14:25
“亚洲最大医院”原院长落马背后

“亚洲最大医院”原院长落马背后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6-12 15:16:04
上戏官网显示那尔那茜当过2015级老师

上戏官网显示那尔那茜当过2015级老师

现代快报
2025-06-13 08:47:13
王晓晨回应与俞灏明已婚传闻:我头昏了

王晓晨回应与俞灏明已婚传闻:我头昏了

鲁中晨报
2025-06-12 16:02:11
又早又猛又持久!四川64个站点热到破纪录,今年将迎来“最热夏天”吗?

又早又猛又持久!四川64个站点热到破纪录,今年将迎来“最热夏天”吗?

封面新闻
2025-06-13 01:14:11
我国芯片人才张浩收美邀请函参加学术会议,刚下飞机就被扣押……

我国芯片人才张浩收美邀请函参加学术会议,刚下飞机就被扣押……

百态人间
2025-04-17 16:27:10
都2025年了,上海的鸡蛋抗生素还能超标3120%,多地农产品爆出类似问题

都2025年了,上海的鸡蛋抗生素还能超标3120%,多地农产品爆出类似问题

小萝卜丝
2025-06-12 16:04:21
扑朔迷离?罗帅宇事件的官方回应来了!

扑朔迷离?罗帅宇事件的官方回应来了!

走读新生
2025-06-12 22:16:02
罗帅宇离世一年终上热搜!真相就在16斤的材料里,就差你一声呐喊

罗帅宇离世一年终上热搜!真相就在16斤的材料里,就差你一声呐喊

昨夜军帖
2025-06-12 13:23:43
2025-06-13 09:15:00
雨前顾问 incentive-icons
雨前顾问
成都最专业的独角兽培育机构
134文章数 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修好了 朝鲜发生重大事故驱逐舰再次下水

头条要闻

修好了 朝鲜发生重大事故驱逐舰再次下水

体育要闻

没有人会不喜欢TJ-麦康奈尔

娱乐要闻

邓紫棋自爆因官司6年没收到版税, 重录旧作反击

财经要闻

787客机首起空难 波音飞机事故频发引质疑

科技要闻

AMD发下一代AI芯片,OpenAI掌门人当场惊呼

汽车要闻

方程豹最大SUV比豹8便宜?钛7搭华为智驾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刷到这条视频,每天都如鱼得水!祝您身体健康,早上好呀

家居要闻

精致奢华 丰富的连贯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