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报》第4版“市县新景象”栏目重度报道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医院工作。特约记者李海鹏、魏剑,通讯员张凯深度挖掘,以《院前急救“最后一公里”畅通了》为题,报道了120院前急救的救治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增强了群众的就医满意度。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性卫生健康行业报,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份专业报。1931年,创刊于江西瑞金。1956年,周总理亲提报头。
全文内容如下: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医院医共体上下联动、快速响应,成功抢救了一名来自蒲城县高阳镇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
高阳镇距离蒲城县城30多公里。如果有心肌梗死、脑梗死或遇到交通事故的患者,县医院急救人员往返一趟,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曾经,患者可能会因此错失黄金救治时机。“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已很熟悉胸痛、卒中等应急救治流程,第一时间就能进行抢救。”高阳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朱莉说。
原来,蒲城县卫生健康局以县医院为核心,在兴镇卫生院、罕井镇卫生院、椿林镇卫生院、陈庄镇卫生院4个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15分钟急救圈”;为22家乡镇卫生院配备心电图机、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同时,该县建立覆盖所有村的基层急救网络,每一名村医都是“吹哨人”,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和位置协同互动,前移救治关口。
在此基础上,由蒲城县医院、蒲城县中医医院两家医共体总院牵头,坚持“县级牵头、激活基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建成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心电诊断中心5个县域医疗中心,开展基层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诊断等工作,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基层治疗”,让群众就近享受同质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目前,在“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前的窗口期,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已能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此举打通了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乡镇卫生院救治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摆脱了偏远乡村急救服务半径过长的困境。
“面对留守老人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的实际,卫生院依托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20’急救站离我们也不远,能切实解决‘急救难’问题。”高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文涛说。
“现在无论患者身处县城广场还是偏远乡村,我们都能快速响应,做到‘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蒲城县医院副院长张磊指着院前急救电子地图上跳动的光点介绍。
特约记者 李海鹏 魏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