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其实吧,每次胖胖写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评论区总能蹦出一两个老生常谈的声音,像昨天胖胖在小号一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条:
“你又没当过老师,少对老师吵吵。”
是,胖胖承认,确实没当过。
但胖胖早年在教培行业里,五六年下来,见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真不少。
难道非得打过孩子、吓哭过学生才有资格评论这个话题?
再说了,这又有什么不能说的?
韩寒在《通稿2003》里讲过一句话,印象特别深:
“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故意将教师的地位拔高,终于拔到今天这个完全不正确的位置,并且称作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说穿了,教师只是一种职业,是养家糊口的一个途径,和出租车司机、清洁工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全天下的教师一个月就拿两百块钱,那倒是可以考虑叫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说真的,有些人就是靠着“神圣光环”给自己涂脂抹粉,不让人批评、不让人揭短,好像谁要说一句老师不好,那就是“砸了根基”。
而当我们继续把“老师神圣不可侵犯”当成共识时,我们就默认了一种危险的逻辑:
任何披着神圣外衣的行为,都不该被质疑。
这不仅在教育领域,很多行业都一样。
可人性是一样的,职业光环也不会自动生出道德。
所以,胖胖斗胆敢说这么一句话:
有些人,真不配育人,不配当老师。
他们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光辉职业”。
我们想要的老师,是能把孩子当人看的人。
是能尊重孩子个性,而不是压制。是能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恐吓。是能管教但有底线,能严格但有爱心。
最近呢,新浪新闻就报道了这么一件事:
新疆某幼儿园,#一个小女孩在过生日时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扇了头。
就因为孩子摘掉了生日帽。
视频里,扇完之后,孩子在视频中还得强颜欢笑,配合“摆拍”出一副开心模样。
这不是阳光下的光辉,这是阴影里的暴力。
这事的视频被误发到了家长群,结果消息爆炸,该孩子家长一个个点开看,终于发现了这段画面。
家长第一时间把孩子接了回来,转了学,还在视频里回应:
“统一回复一下,我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把孩子接了回来,我们现在已经转幼儿园了,在另一个学校上了,感谢大家的关心,一定会有一个结果的。”
现在不少人看到这种新闻,第一反应是震惊、愤怒,然后就是“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可真的是“个别”吗?
每次新闻一发布,哪一个不都是一个个“个别”?可为什么“个别”能年年不断,月月不断?
说白了,是因为有些行业太容易藏污纳垢。
这个行业,对外有光环,对内有闭环。
出了事,学校先封口,像昨天胖胖小号文章事件中的家长怕事,大多数孩子不会说,老师同事更不会当出头鸟。
像这次结果就是,施暴者到该新闻发布时仍无处理结果,受害者沉默转学。
老师扇孩子,这可不是一时冲动,在胖胖的理解,这是形成了条件反射的“管理方式”。
尤其在幼儿园阶段,不少老师根本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儿童心理学训练,完全是靠“经验”教学,而经验里最简单粗暴的一招,就是用打压换服从。
孩子不听话,先瞪一眼。 孩子不配合,吼一嗓子。 孩子掉链子,打一下。
所以其实这是一种“默认模式”。
在很多地方,体罚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被拍下来。
但有没有想过,那个在生日那天被打的孩子,以后还会觉得“生日快乐”是个好词吗?
孩子不过是把帽子摘了,老师凭什么上手打?
孩子生日那天,本该是被祝福、被温柔对待的日子,却成了孩子童年记忆里一块阴影。
更可怕的一点是,孩子居然在被打之后知道要“假装开心”。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不是第一次被强迫压抑情绪了。
这难道不是被多次驯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所以,视频里孩子“强装开心”的表情,透露出一个现象:
我们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多次训练成了“情绪机器人”。
不准哭、不准闹、不准表达真实情绪。
必须听话、乖巧、感恩。
甚至被打了,也得强颜欢笑。
这种压抑情绪的教育,长大后会怎样?
哎,有太多人对“教育”这两个字,存在太多的误解。
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听话就该打,所谓“不打不成器”。
这是一种把孩子当“物品”或“工具”的思维。
不顺你的意,就可以摔、可以扔、可以打。
孩子不是工具,也不是任你打骂的小动物。孩子是一个有尊严、有情绪的独立个体。
教育,不是把孩子打服,而是教会他们成为有自我意识、有判断力的人。
再说深一点:
为什么很多人看到这种新闻不会愤怒,反而会说:“不就是打一下嘛,小时候谁没被打过?”
因为有很多人,从小到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被打被骂,是家常便饭。于是便开始合理化它。
“我小时候也被打,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但我们真的“好好地”长大了吗?
多少人内心敏感却装作坚强,多少人怕犯错、怕再次被打、怕表达。
这是成长吗?
如果这是成长了,那代价也沉重。
教育暴力最可怕的地方,不只是当下的痛,更是它留下的后遗症。
而这种后遗症,有时候会代代传递。
父母被打过,于是也觉得打孩子没问题;老师小时候也被打,所以现在打学生“只是教育方式”。
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要打破这个循环,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对暴力零容忍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相信这些“披着神圣外衣”的光环了。
老师说的话就是对的,就是“为你好”。
但他们也需要监督。
很多“披着教育外衣的暴力”,正是因为没人监督才得以横行。
现在这个视频,是“误发”才曝光。那还有多少孩子,正被打着“教育”的名义伤害着?
没有摄像头的地方,谁来为他们说话?
昨天胖胖小号文章,也是谈到教育,有人评论道:“又让你逮到机会上纲上线了。”
但胖胖真的想说这么一个道理,正是这种“不上纲上线”的态度,才让无数恶劣行为有了土壤。
今天你觉得“只是扇了一下”,明天可能就变成“只是打了一顿”,后天呢?
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追悔莫及。
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含糊。
孩子被打了,还要假装开心,那是最大的悲哀。
冰山下的肮脏,也不该被驯化后的沉默所包裹。
这在胖胖看来真不是“上纲上线”,而是为了让肮脏无处遁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