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出炉,2025年一季度总人口降到14.09亿,已经是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
重点是,当前我国总和生育率跌到1.09,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甚至比日本、韩国还要低。
另外,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依旧很低,从卫健委调查的数据看到:58.3%的育龄人群不打算生或不愿意生。
要知道,同样的调查,在2020年只有42%左右,打算不生娃的年轻人比之前还要多16%。
这些数据看着就让人焦虑不安。
毕竟这两年各地都没有停止鼓励生娃,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到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这期间,为鼓励多生,有地方给予补贴,还有的地方给予多孩家庭购房优惠,甚至有的地区直接给生娃家庭现金补贴,直至孩子三岁…
然而,自2021年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仍在不断下跌。到了2024年,新生人口已经降至954万。
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生或推迟生娃的核心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房价太贵,很多人承担不起孩子的居住成本
比如当前,一线城市房价动辄数百万,哪怕二三线,房价也起码要一两百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一套小户型房子甚至要掏空家底承担几十年的贷款压力,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增加4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昂贵的住房成本让很多家庭即使想生,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养娃成本太贵
有数据显示,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就要62.7万至86.8万,多生一个,就等于费用翻倍,很多人负担不起,只能放弃多生的想法。
第三,职场对生育并不友好。
现实中,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再回到岗位,工作就被人“抢走了”,甚至有不少人产假过完就发现自己在公司没有了一席之地。多生一个孩子就可能提前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让女性也产生了“恐生”。
面对年轻人在各种鼓励措施加码之下依旧多生意愿不高的局面,国家正在转换生育思路,从以前光喊“生娃”到现在实打实的“帮助你养娃”。
各地已经在多个与孩子相关的领域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生育二胎三胎,比如住房、教育、税收、社会保障等。同时,卫健委也悄悄把口号从实施全面两孩换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而经济学家马光远则提出“新方案”——四个鼓励措施,得到了很多年轻家庭的大力支持,咱们具体来看看:
①降低教育成本
年轻人不生或者不敢多生,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生的起养不起。对此,专家建议把幼儿园3-6岁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每年就能给家庭省下好几万。
另外,他还建议统一编制免费教材,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待遇,享受免费国家统一的课本。
②减轻住房压力
住房成本太贵也是导致很多家庭不生或不敢多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当务之急就要减轻多孩子家庭的住房压力。
而且现在各地也在通过支持措施降低多孩子家庭的购房负担,比如全国已经超150个城市实施了对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支持政策,比如降低首付比例,专项贷款,给予购房补贴等等。
③老百姓免费生娃
如今很多城市已经实现生孩子不花一分钱,从产检到坐月子,再到住院费,只要愿意生娃,就可以100%医保卡报销费用。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也放宽了对女职工的工作要求,不仅在公司专门设置母婴室,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奖励女职工生娃。
比如,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表示,对于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员工,公司将一次性奖励21万元人民币;对于生育第四个孩子的员工,将额外奖励23万元;而对于生育第五个孩子的员工,公司将继续提供28万元的奖励。
④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
就是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真金白银的用于鼓励生育二胎或者三胎上面。比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分别补贴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如此一来,降低了多孩家庭的养娃成本,各的地生育率就有望得到反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