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强|文
终于还是发生了病重老人取款死在银行的悲剧。
这是几年前都可以预见到的,银行这种僵化的规矩近些年似乎是越演愈烈,这次株洲农行赶上了。
5月14日,湖南株洲,62岁的老人病重住院,为了支付转院的医药费,老人的女儿带着两人身份证和一张5万元的定期存单来到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款。
家属说,银行的工作人员明确告知他们,需要本人亲自来银行办理手续,在告知银行老人病重,行动不便,仍被要求必须本人前来。
后来家属打了很多投诉电话,无果。
家属无奈只能用轮椅将老人抬到银行。期间,因为家属连续输错3次密码,导致存款锁死,后续银行要求老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解锁操作,比如人脸识别。
遗憾的是,老人因为身体不行,人脸识别屡次失败。
家属称,这个取款流程一直从下午4点多折腾到5点多,直到银行下班都没完成。
于是,悲剧意外地发生了,老人死在银行门口。
其实,类似事件并不鲜见,大都发生于病重老人取款,或者去世老人取款,子女代为操作,然后就是一系列的银行规矩,人脸识别,证明我爸是我爸的过程。
只不过,这次株洲农行倒霉,老人直接死在银行。
老人家属称,当晚,钱已经取出来了,但那个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
说实话,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确实很小,但你要用冷漠、僵化的制度、规矩去赌这个概率,那大概率就会“天降鸿福”。
于是,株洲各方都对此进行了回应:
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区分局称已经在介入调查处理此事。
石峰区政府称,老人是突发疾病,已经上报到市里。
不过,今晚,面对汹汹舆论,这家农行发布了一条极其强硬的回复,大意如下:
老人女儿带着自己和老人的身份证和定期一本通取款,3次输错密码。
输错密码后,老人女儿称会带着老人来网点办理业务。
家属并未告知老人身体情况。
老人到达网点后,银行发现老人状态不佳,为老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告知可以上门服务。
银行称客户在紧急状态时,可以直接将钱打到医院进行救治,老人女儿未现场表态。
16点36分,家属表示不打算送老人去医院,要求银行直接支取存款用于办理后事。
银行告知家属,可以带老人回去休息,由家属留下办理业务,被家属拒绝。
看完银行这个通报,我很吃惊,说实话,我不知道该不该信,毕竟,这个描述给我的感觉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
一个悲剧,两分几乎完全不同的说法,到底谁在说谎?
关键问题是,这样的悲剧能避免吗?是要求家属注意,还是让银行不再冷漠?对了,前两天,还有个眼球缺失的老人办理手机卡被要求必须睁眼刷脸验证,咱也不知道这位老人在银行能不能取出钱来。
反正,现在取款确实很难,不但被限额,还要填什么反诈承诺,对了,你办个一类卡可能都需要先到派出所开证明。
荒唐的事太多,也不知道是方便了谁,为难了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