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旬,中美关系上演了一出“戏剧性反转”:中国在暂停四个月后首次向四家稀土磁体企业发放出口许可证,并重启波音客机接收程序,释放经贸缓和信号。
然而,美国转身就发布新规,宣布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并威胁对任何使用美国AI芯片训练中国模型的企业实施制裁。这种“前脚握手、后脚捅刀”的操作,暴露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矛盾——既想从中国获取关键资源,又试图掐死中国科技崛起的咽喉。
稀土作为这场博弈的核心筹码,中国并未因发放许可证而放松管控。此次获批的四家企业中,仅一家供货德国大众,其余三家外企身份未明,且无一涉及美国订单。
数据显示,中国稀土精炼技术占全球90%以上,中国重稀土供应占比超95%,而美国军工70%的稀土化合物依赖中国。这种“审查制”出口策略,既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基本运转,又保留了随时收紧的主动权——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任何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
美国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封杀,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暴露了其焦虑本质。昇腾系列芯片采用自研达芬奇架构,昇腾910C性能已比肩英伟达H100,新一代昇腾920更剑指行业顶尖水平。禁令发布前,昇腾芯片已在国内互联网大厂掀起抢购潮,华为预测2025年出货量将逼近百万张,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正循环”。
美方此前实施的《人工智能扩散管制框架》本想通过分级限售遏制中国,却意外摧毁了英伟达在中国苦心经营的CUDA生态,反而为昇腾腾出市场空间。如今,美国不得不承认“分级限售”策略失败,转而采取“一刀切”禁令,但这种“既要中国稀土,又不准中国造芯”的双标逻辑,连自家企业都难以接受——英伟达被迫推出阉割版H20芯片,性能缩水60%,却仍难满足中国AI产业的算力需求。
面对美国“既要断供硬件,又要封锁算法”的双重围堵,中国祭出“开源大模型+自主芯片”的组合拳。深度求索(DeepSeek)开源模型以1/10的训练成本实现GPT-4同等性能,全球下载量突破2亿次,衍生模型超10万个,成为国际开发者微调的首选基座。这种“开放生态”策略,与昇腾芯片形成深度绑定——海外企业若想使用中国开源模型,就不得不选择不受美国制裁的昇腾硬件。
这种绑定效应已在拉美、中东等“二级限售地区”显现。华为昇腾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逐步替代英伟达产品;而DeepSeek等开源模型通过免费商用授权,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正如克罗地亚AI专家所言:“中国正在重塑全球AI格局,让尖端技术不再是少数国家的特权。”
中美当前的较量,本质上是资源控制权与技术自主权的“时空竞赛”:比如
稀土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需8-10年、上千亿美元投入,而中国已通过《稀土管理条例》推动产业升级,从资源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永磁电机、风电设备)的技术壁垒构建;华为昇腾与MindSpore框架深度适配,支持160多个第三方模型,形成“硬件+软件+场景”的全栈能力,正逐步打破CUDA生态垄断。
美国的反复无常,反而凸显了中国“两手准备”的稳健性:
关税杠杆
:中方保留24%关税的90天暂停期,28家美企暂缓制裁,随时可重启反制。
资源牌
: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权牢牢在握,美国军工供应链仍受制于人。
技术牌
:昇腾芯片与开源模型形成“攻守同盟”,既保障国内AI发展,又撬动全球生态重构。
当美国试图用“规则”锁死对手时,中国正用自主创新书写新规则,这场较量没有赢家通吃,唯有手握核心筹码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